十三星瓢蟲

十三星瓢蟲

十三星瓢蟲,鞘翅目,瓢蟲科。分布於北京、吉林、河北、山東、河南、新疆、浙江;蘇聯;歐洲、北美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十三星瓢蟲十三星瓢蟲
體長6.0-6.2毫米;體寬3.4-3.6毫米。頭部黑色,但前緣黃色,複眼黑色,觸角、口器黃褐色。前胸背板橙黃色,中部有大型的近於梯形的黑斑,自基部幾乎伸過前緣,近側緣處還各有—個小圓形的黑斑。小盾片黑色或褐黃色。鞘翅基色為紅黃色至褐黃色,兩鞘翅上共有13個黑斑,其中1個位於鞘縫靠近小盾片處,每一鞘翅上有6個黑斑。腹面大部分黑色,緣折橙黃色,中、後胸側片黃白色和腹部1-5節側緣部分黃褐色;足腿節、跗節端部和爪黑色,其餘部分橙黃色。觸角長度為額寬的4/3,錘節緊密連線,第10節寬過於長,端節方形。前胸背板前緣淺微內凹,幾乎近於齊平,其側緣有邊縫,但後緣無邊縫。前胸腹板無隆線,第一腹板無後基淺,足細長,脛節有兩個刺距。爪中部有小齒。

生物學特性

成、幼蟲捕食麥長管蚜、禾穀縊管蚜,亦捕食棉蚜、豆蚜等。關中6、7月成蟲發生於棉田,陝北5月麥田有發生。

瓢蟲

瓢蟲為鞘翅目瓢蟲科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