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況
全鄉有17個大小島嶼,有人居住島嶼3個(分別為北麂本島、下岙、關帝山),行政區域總面積740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6.34平方公里,主島北麂山面積1.98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2008年末總戶數1317戶,總人口4032人,長期居住在島的2600多人。自然條件
北麂鄉所在的北麂島位於我國二大石油消費市場華東和華南海岸線中部,海域寬廣,北麂列島北側與洞頭島相距約24km,天然水深條件好,周邊自然水深均在20m以上;30萬噸級油輪可直達碼頭。在北麂列島的西南側岸線,NW~E外海浪均受到較好掩護,具備建設大型深水泊位的條件。北麂島面積較大,工程所處海域,土地資源豐富,圍墾後可形成陸域8平方公里。島上居民較少,且離大陸有一定距離(距瑞安市區37公里),可設定超大型油品罐區,該島可作為我國石油戰略儲備首選基地之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 | 3027 |
男 | 1624 |
女 | 1403 |
家庭戶戶數 | 89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952 |
家庭戶男 | 1576 |
家庭戶女 | 1376 |
0-14歲(總) | 689 |
0-14歲男 | 364 |
0-14歲女 | 325 |
15-64歲(總) | 2173 |
15-64歲男 | 1192 |
15-64歲女 | 981 |
65歲及以上(總) | 165 |
65歲及以上男 | 68 |
65歲及以上女 | 9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150 |
經濟發展
區域經濟平穩增長。2002至2006年,漁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鞏固和發展,漁業加工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生產規模有所發展,在保持小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的同時,產品質量也有了新的提高,一些產品通過各種渠道打入國際市場,取得較好經濟效益。交通運輸、產品流通、貨物貿易等相關產業協調發展,漁業產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初步形成漁、工、貿一體化的產業格局。漁業產業內部結構調整邁出了新的步伐,網箱養殖、鮑魚養殖得到了一定的發展。2007年全鄉農村總收入6560萬元,人均純收入3918元。2008年全鄉農村總收入6677萬元,人均純收入5102元。北麂漁港為國家二級民眾性漁港,北麂漁場為浙南三大漁場之一,漁業資源豐富,全鄉以漁業捕撈業為主,總船舶數218艘。2007年捕撈產量達1.25萬噸,全鄉漁業總產值5120萬元,工業總產值730萬元。2008年全鄉漁業產量11842噸,漁業總產值5357萬元(其中養殖產值476萬元),工業總產值810萬元。
基礎設施
海島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2002至2006年,總共投入889萬元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面貌有了較大變化,人民民眾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2002-2006年5年間,共投入56萬元新建、改建通村道路8條,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方便了民眾出入;共投入72萬元相繼完成了殼菜岙村無名岙水庫、立公水庫、山卡脈水庫、海利村上、下溪坑口水庫等水庫的清淤、修理、擴容工程,增加了水庫蓄水量;共投入62萬元完成了全鄉5個行政村的自來水管更換工程,民眾用水質量明顯改善;共投入114萬元興建了東聯、海利張網岙2個漁用碼頭和殼菜岙、東聯的2個堆網場,改善了漁業基礎設施,方便了漁民生產;投資450多萬元建設南岙西岸300噸級交通碼頭;投入106萬元,新建和修理中國小教學樓,學校硬體設施得到加強;投入29萬元,修繕鄉辦公樓,改善了鄉機關辦公條件。
社會事業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2002-2006年5年間,共爭取科技項目11個,補助資金43萬元。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校網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新建、改建校舍1700平方米。文化事業日益繁榮,修建電影院等文化設施,增加了有線電視頻道,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通過“金海岸文化明珠”工程驗收,獲得市級文藝作品一等獎項1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農村衛生網路。高度重視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強化基層基礎建設,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穩定。積極開展文明村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2002年獲溫州市“雙擁”模範鄉稱號。工會、婦女、青少年事業有了新進步,民族宗教、人武、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堅持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解決了民眾關注的一批熱點難點問題。通過2002-2006年5年的努力爭取實現北麂電廠被市供電局接收,確保了主島居民正常用電。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全面免徵農業稅。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構築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加強陸海協作,積極爭取扶貧項目。積極參與慈善福利事業,鄉機關幹部共籌集資金1萬多元,2002-2006年共爭取各類救災救濟資金97.2萬元直接用於北麂困難對象,困難民眾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