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
北關村持之以恆發展集體經濟,大刀闊斧地進行新農村建設,大手筆實施舊城改造,村民基本住上了單元樓或別墅,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在短短五年時間裡,北關村由一個貧困落後的舊農村變成了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生活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連年被評為全縣、全市乃至全省的“小康建設示範村”、“文明村”。北關村新農村建設模式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成為閃耀在冀南平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發展集體經濟保障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的社會工程,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廣泛的資金來源,新農村建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北關村人多地少,既不依山傍水,又無資源,搞新農村建設資金從哪裡來?僅靠人均不到半畝地的農業收入顯然不夠。以劉同林為帶頭人的北關村黨總支一班人深刻認識到,要想改變北關村的貧窮落後面貌,讓民眾儘快過上小康生活,就必須跳出農業,走工、農、商一體化的經濟道路,這是北關村脫貧致富的唯一出路。
早在1984年,通過調查研究,北關村黨總支就發現南和作為農業縣,農副產品資源極其豐富,特別是小麥秸稈,是造紙的上等原料。他們上北京,下天津,跑河南,奔山東,行程1萬多公里,考察了30多家造紙企業,經過科學論證和市場調查,他們投資200萬元建設了一家年產1100噸紙的造紙廠、北關村第一家村辦集體企業———光明造紙廠。這是北關村農民致富和集體收入的支柱產業,也是當時全縣投資額最大和規模最大的一家村辦集體企業。
為擴大企業規模,北關村黨總支非常注重加強同國內外同類企業的合作,先後與北京華倫、香港亞太等多家企業進行資金、人才和技術上的合作與交流,為企業的發展積蓄了後勁。上世紀90年代初,北關村黨總支審時度勢,決定走集團化發展之路,1995年成功組建了以造紙為主導產業的航宇集團有限公司。經過10多年的發展,航宇集團有限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具有進出口經營自主權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該集團被農業部批准為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在全國造紙及紙製品行業中排名第47位。其總資產4億元、職工3000餘名,年創匯1億元,40多種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英、美、意、澳及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創匯千家鄉鎮企業之一。航宇集團年產值5億元,利稅3500萬元,是全縣納稅大戶。航宇集團的不斷發展壯大,不僅為該村及周邊民眾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為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夯實了物質基礎,提供了資金保障。
北關村有關領導經過分析研究,決定依託地處縣城這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重新規劃、改造了人民市場,建立了占地100畝、門店1000間、攤位800餘個的經貿市場。去年投資600餘萬元,在商業中心黃金地段建立了一座建築面積達216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百餘攤位,內設中央空調、電梯的現代化豪華型航宇超市。各主要大街的門店也商賈雲集、繁榮昌盛,整個北關已形成了街街有門店、戶戶能賺錢的格局。整個市場年經營額達3.5億元,利稅達3000萬元,成為全縣城最大的商業中心。在繁榮經濟的同時,北關村也擴大了就業規模,為2萬餘名下崗職工和富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成為民眾增收致富的又一主要途徑。
村屯建設
隨著北關村集體經濟的日益壯大和北關人逐步走向富裕,北關村黨總支帶領村民高起點規劃村莊。一是實施舊村改造工程。北關村環境髒、亂、差,如何既能改善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又能吸引更多外來人員前往居住、務工、經商,服務該村經濟發展,是擺在村黨總支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該村黨總支在認真分析並充分論證的基礎上,2000年4月實施了舊村改造工程,聘請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專家進行了科學設計和規劃,並對村民採取舊房評估作價、輔以補貼的方式,使舊村改造工程順利開展。
新農村建設五年來,北關村投資3.5億元,建成了高樓區、別墅區、商貿區、中興區和朝陽區五個融歐式建築與古典藝術為一體的居民生活區。該村在建設中做到了“四化”,即綠化一片、亮化一片、硬化一片、美化一片。截至目前,共建各類樓房130餘棟、別墅350餘套,面積達45萬平方米,占全村總面積的8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46%。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寬敞明亮、優雅舒適的別墅和樓房。
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北關村先後投資200萬元,將全村5萬平方米的土路全部硬化;2000米街燈線路通宵明亮;投資100餘萬元完成了全村自來水無償供給和農網線路改造,實現了“戶戶通電話,家家能上網”。
三是強化日常管理。北關村專門成立了物業管理處和小區治安巡邏隊,負責各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維修護理以及治安巡邏工作,並實行了水、電、暖氣和物業管理費全免。
新農村建設
只有不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形成健康積極、文明向上的社會新風尚,新農村建設才會有不竭的動力和源泉。為了提高農民教育水平,北關村堅持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每年投入30多萬元用於培養和聘請高科技人才,通過築巢引鳳、借雞生蛋、就地選才等多種形式為該村吸引了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100餘名,為今後更快更好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先後投資3500萬元重建了航宇學校,一流的硬體設施、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管理,使航宇學校成為全縣乃至全市知名學校。投資300餘萬元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積15畝,可同時容納1000名幼兒的高標準、現代化幼稚園。為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投資300餘萬元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群藝苑、健身廣場等文體設施。同時,還組建了航宇文工團,成立了老年秧歌隊、紅白理事會等,並實行幹部人身保險、職工退休金、黨齡補貼制、優撫濟貧制,使該村村民老有所養、退有所依,社會秩序安定、村風文明,民眾生活富裕,家家安居樂業。此外,他們還投資500萬元建起了北關醫院,實現了與邢台礦務局醫院、邢台市第三醫院聯合辦醫,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看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