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浮冰是海凍的一種重要形式,面積 平方千米,是南極、北極海域中主要的特徵,而南極和北極的浮冰也存在著差異。北極浮冰為多年冰(multi-year ice多年生海冰),厚度可達3~5米,其中永久浮冰區面積高達 平方千米,占北極海域最大海冰覆蓋面積的一半以上;而南極浮冰主要是當年冰(first-year ice,也稱1年生海冰),即浮冰在秋、冬季形成後,第二年夏天融化,厚度一般不超過1.5米。
由於北冰洋深度不深,因此,有可能是由於海冰融化時相互碰撞、擠壓,將海底沉積物翻到了凍的表面,使北極浮冰看起來沒有南極浮冰乾淨。
氣象要素特
(1)冰面溫度的日變化有明顯差異。除晴天夜間出現逆溫外,冰面為熱源,不斷向上輸送熱量,近地層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2)冰面反射率晴天具有明顯日變化,浮冰在午後有明顯的融化現象,反射率小於早、晚,即早晚反射率大,中午小。平均反射率約為76%。
(3)浮冰表面至20厘米深處的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有明顯的日變化,但是在40厘米深度處溫度較為平穩,且日變化不明顯。這一現象表明浮冰中熱量交換主要在0~40厘米。
(4)總輻射和反射輻射的日變化明顯,隨著低云云量的減少逐漸增加;大氣逆輻射日變化不明顯,隨水汽的減少而減少。冰面放出的長波輻射日變化、日際變化都不明顯。
(5)冰面淨輻射有明顯日變化,平均為正值,表明冰面有淨的輻射能收入,並以感熱和潛熱的形勢加熱大氣。
對生物的影響
(1)海冰生物群落
海冰生物群落(sympagic community)指依賴于海冰內部結構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而生存的生物群落,其生活在狹小(通常直徑小於1毫米)海冰鹵道(brine channel)和冰水間隙中。這些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原生生物(單胞藻類、自養鞭毛藻和異養鞭毛蟲、纖毛蟲)和後生動物(微、小、中型)等類群。受海冰鹵道(brine channel)空間的限制,海冰內部沒有大型後生動物。但在冰—水界面存在一個包括大型後生動物(如端足類)在內的、與冰相關的生物群落。
(2)北極熊
北極熊生活在大片浮凍的南極南部邊緣地帶。北極熊依靠浮冰來捕食海豹,它們通常在冰面的通氣孔旁等待海豹浮上來換氣,或在海豹在冰面上休息時躡手躡腳地走過去偷襲。當冬天海面結冰,浮冰面積擴大時它們會向南遷徙,到了夏天再回到北邊。現在由於北冰洋冰封期的縮短,厚度減小的海冰也難以承受北極熊的重量,導致北極熊滯留在陸地上的時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