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

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

老字號是商品質量的保證,也是老北京的歷史文化名片,該書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北京市西城區近30家涉及各個行業的老字號傳承故事,如鶴年堂、全聚德、六必居、天福號、砂鍋居等。這些老字號見證了北京市西城區的社會歷史進程,也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留下了屬於它們自己的身影。

內容簡介

其一,《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的故事均有出處。看得出來,本書的作者在材料的蒐集上是下了功夫的。有別於其他同類書的是,本書所講的故事,對歷史背景、社會狀況、當時的民風民俗等等,都做了非常具體翔實的交代。比如寫“茶湯李”的故事,作者並沒有隻停留在寫茶湯的來歷和做法上,而是尋根溯源,講了“燕王掃北”時,燕王朱棣和一個門伺老兵的故事。從這個感人的故事裡,我們不但知道了茶湯是怎么來的,而且也感悟到傳了500多年的李氏茶湯里濃濃的人情味兒。

其二,《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的故事不求奇,講求的是一個“新”字。這些年,一些老字號很重視企業文化的宣傳,老字號的一些傳奇故事,甚至寫進商業廣告之中,老百姓已經耳熟能詳。本書的編寫初衷就是力求出新,老字號的那些婦孺皆知的故事,幾乎都沒有納入書寫之列。

細細品讀本書,確實能感受到故事的新意。一是敘述的形式新,二是故事的內容新。比如王致和臭豆腐的故事,一般人都知道王致和是由於科舉考試沒有中第而滯留在京城,因為做的豆腐放得變了質,意外地發明了臭豆腐。但本書的作者並沒有停留在這種坊間傳聞上,而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詳細地講述了王致和的科舉考試經歷,通過一系列有趣的小故事,詮釋了臭豆腐的來歷。其中許多故事我還是第1次看到,例如他在考試中以臭豆腐入詩,以及後來科舉中第,在鐵嶺當過縣令,後升任衛輝知府等等,都是鮮為人知的。

其三,《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並沒有拘泥於史料或民間傳說,不是只講老故事,而是把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融入其中,顯得鮮活生動,讓人看了動情動容。比如年糕錢與他的“秀才”冬粉的故事,就寫了錢氏年糕的傳承人錢寶文與郭書生的幾段情誼,藉助郭書生的竹枝詞,將年糕錢的特點及錢氏老家兒的創業經歷娓娓道來。讀之,入情入理,不覺生硬死板,而讓人感到十分親切。

從文獻的角度說,民間故事與民間傳說還是有區別的,在這一點上,《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把握得比較到位。從中也可以看到編者和作者行文的嚴謹。當然,從這點上,也能看出本書的價值。

作者簡介

王長征,安徽省界首市人。現為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文學院第三屆高研班作家,北京西城簽約作家,《中華風》雜誌執行主編。

先後被聘為《企業研究》雜誌專欄記者、CCTV法制線上特邀評論員、好德和諧文化慈善基金副理事長、北京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愛心使者、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岳飛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國際學雷鋒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書畫創作研究院秘書長等社會職務。

在北京採訪過近百位國企央企董事長及文化界名人,包括多位茅盾文學獎、人民文學獎、蘭亭獎得主。在海內外《中國作家》《星星》《新大陸詩刊》《北方作家》《安徽文學》等數百家刊物發表各類作品三百餘萬字,出版詩文集《心向未來》《幸福不期而遇》《飄在北京》等多部。榮獲“《百花園》2015年度最佳優秀作品提名獎”“上海第三屆"中國龍文學獎"小說獎”“首屆劉邦詩歌獎提名獎”“阜陽市第三屆中篇小說獎”等多個榮譽獎項。

目錄

仔細咂摸才有味兒

省時好喝“茶湯李”

鶴年堂創辦養元社驅除瘟疫

“吟詠臭豆腐”中“貢士”

從“下水棚子”到“砂鍋居”

乾隆皇帝賜號“清秘閣”

天福號“摔罐分錢”

王子豐因病開藥店

董連元報恩謝舅父

從“德聚全”到“全聚德”

偶得羊頭創名吃

一碗羊肉湯換回一條性命

大和恆的“幕子面”窩頭

豆腐腦白“得匾”

年糕錢與他的“秀才”冬粉

六必居老匾“兩摘兩掛”寫傳奇

張一元“品茶”定乾坤

聚順和巴拿馬獲金獎

“一得閣”掌柜智斗日本商人

市90泉居里唱大戲

成文厚的新式賬簿

戴月軒為中南海制筆

莆寶齋千元收藏《苕溪詩卷》

西單商場員工自建“爭氣樓”

小腸陳和一位台灣退伍老兵的情緣

清華池的“一招鮮”

老舍夫人胡絮青為“南來順”題詞

內聯升布鞋走上奧運頒獎台

桂香市寸進社區

後記

精彩書摘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21歲的燕王朱棣奉命就藩鎮守燕京,即以前的元大都。作為當時蒙古人的“鄰居”,朱棣所統帥的軍隊不斷同蒙古騎兵發生摩擦。當時的北元,雖然輝煌不再,但是騎兵依然不容忽視,經常闖入明朝邊境燒殺搶掠。明軍卻對此束手無策。於是兩軍經常是邊談判邊打仗,談不攏就打,打累了再談。為了能夠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朱元璋派燕王朱棣領重兵與之決戰。時值隆冬,北風呼嘯,天氣奇寒。在做好保密工作以後,燕王朱棣帶領明軍悄悄向北進發了。因乃兒不花駐軍遠在北漠,明軍此行路途遙遠,加之自然環境十分惡劣,行軍異常艱難。

對朱棣來說,戰爭存在的主要困難不是打擊敵人,而是找到敵軍主力。元朝自從被朱元璋推翻以後,蒙古鐵騎再無百年前的雄風,面對明朝的騎兵往往一觸即潰,倉皇而逃。他們自古有著遊牧的習慣,常年居無定所。軍隊一旦被打散,會出現很多游兵散勇同大明軍隊打游擊。這些散軍經常騷擾邊境,搶一把就跑,令明朝守將們非常頭疼。

朱棣深知要想一舉殲滅敵軍,奪取北元政權,必須先找到他們的巢穴。所以,他並未急於貿然進軍,而是一次次派出輕騎四處偵查敵情。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騎兵們兩個多月的四處偵查、仔細探訪,終於找到了北元太尉乃兒不花所在的確切位置。當時的北元軍隊幾乎全部掌握在乃兒不花手中,找到他就等於找到了北元軍隊的主力。

明軍一連走了幾天,忽然天降大雪,漫天雪花團團飛舞,不多時天地間便茫茫一片銀白。明軍士氣開始有所低落。兵貴神速,若不繼續行軍,恐怕會走露風聲,萬一乃兒不花得到訊息再次脫逃,豈不是前功盡棄?天漸漸地黑了,風雪之夜行軍困難重重,不少將士又冷又餓,不禁牢騷滿腹,紛紛前來進言,要求停止進軍。

朱棣想到已行軍數百里,將士們疲憊不堪,一旦安營紮寨、埋鍋造飯,勢必延誤時間,到時將士們肯定更加不願意繼續行軍。這可怎么辦呢?於是,朱棣立即召開軍事緊急會議。

會議的結果令他大失所望,大多數將領都要求停軍休息。正在這時,軍帳外有一位門侍大聲叫嚷求見,說他有一個好主意。很多將領十分惱怒,軍事會議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闖進來的,一位普通士兵胡亂插嘴是觸犯軍紀的。朱棣聞言,不禁皺了皺眉頭。

“元帥所愁的不過是造飯費時,恐怕貽誤戰機,小人倒有一個兩不誤的好主意。”這位士兵說道。

“大膽,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一名將軍呵斥道。說遲時那時快,立刻有兵士衝過來將其擒拿。

“且慢——”燕王朱棣一聲斷喝。雖然這位士兵有些越禮,但他若是能想出好主意,倒也是大功一件。朱棣見來者是位老兵,想到他一定擁有很多打仗經驗,或許會有什麼好主意。

“做飯炒菜確實耗時久,但是有些食物卻簡單方便。”這位老兵娓娓道來,“前些年下官曾隨軍同蒙古軍隊打仗,發現蒙古人吃飯很快。後來知道他們只要將開水煮開,切開薄肉片在開水裡涮一涮就可以撈著吃。再有就是他們把面用牛骨髓油炒熟了用開水一衝,立馬就能食用。這樣做飯方便快捷,很適合行軍打仗使用。”

“生肉片不曾齊備,牛骨髓炒麵又上哪裡去找!”一位將領怒氣沖沖,“有炒麵的功夫我們也能做好飯了!”

“生肉片沒有,但我們攜帶有乾糧。另外我從蒙古韃子的牛骨髓面得到啟發,在軍營中多次琢磨,發現磨好的糜子面也可以直接沖熟,只要略加一些佐料、油鹽或糖漿,就是一份非常美味的食物,時間比蒸饅頭蒸米飯快多了!”

序言

老字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研究老字號,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所以北京的老字號比其他城市多。從商業部已經掛牌的老字號數量來看,北京幾乎占到了全同老字號的三分之一,而北京西城的老字號,又占到了北京老字號的近三分之一。由此可見老字號對北京、對西城的重要。

老字號之所以金貴,就在於一個“老”字。“老”,就意味著字號的歷史長,傳承的時間久遠。時間一長,必然故事和軼聞就多。所以,幾乎每個老字號,都有許多有意思的故事流傳於民間。

毫無疑問,挖掘和整理老字號的故事,是保護和傳承老字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因為如此,北京西城在開展老字號譜系研究時,將組織專人蒐集整理出版《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此舉可謂高屋建瓴,畫龍點睛。

算起來,我從事老字號的研究有30多年了。早在1983年,我在北京市委商貿部工作時,商業部門恢復老字號,我就已經開始關注老字號。後來我在《北京晚報》當記者,又挖掘、搶救了許多老字號的故事並發表了相關報導及文章。對北京的老字號,我還是比較熟悉的。正因為如此,我深知老字號的故事是比較難寫的。

為什麼老字號的故事難寫?

首先,老字號的故事不能現編或瞎編,一定要有根有據。這就難了。因為一般的老字號都有上百年的歷史,由於時間久遠,有許多故事,它的傳人也未必知道。

其次,許多老字號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中,變為公私合營。由私營變為“國營”後,人們對合營之前的情況知之甚少,後來的職工對這些也不太關心,加上許多老字號幾乎沒有保留下什麼歷史材料,而公私合營前在老字號學徒、上櫃的老職工相繼作古,所以蒐集整理老字號故事的素材有相當大的難度。

我之所以談這些,主要是想說明整理和寫作這本書的作者有多么的不容易。從本書的體量和內容來看,他們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近幾年,隨著各級政府對老字號的關注,市面上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老字號方面的書。其中,有關老字號故事類的書,我也看到過一些,但是總感覺這些書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膚淺。顯然書的作者沒有深入到老字號企業內部做紮實的採訪,而只是對現成的材料東抄西抄拼湊出來。這些書也許當時能惹惹眼,熱鬧一下,卻經不起歷史的檢驗。

相較而言,本書起碼有三點是以前寫老字號故事的書所鮮見的。

其一,這本書的故事均有出處。看得出來,本書的作者在材料的蒐集上是下了功夫的。有別於其他同類書的是,本書所講的故事,對歷史背景、社會狀況、當時的民風民俗等等,都做了非常具體翔實的交代。比如寫“茶湯李”的故事,作者並沒有隻停留在寫茶湯的來歷和做法上,而是尋根溯源,講了“燕王掃北”時,燕王朱棣和一個門伺老兵的故事。從這個感人的故事裡,我們不但知道了茶湯是怎么來的,而且也感悟到傳了500多年的李氏茶湯里濃濃的人情味兒。

其二,本書的故事不求奇,講求的是一個“新”字。這些年,一些老字號很重視企業文化的宣傳,老字號的一些傳奇故事,甚至寫進商業廣告之中,老百姓已經耳熟能詳。本書的編寫初衷就是力求出新,老字號的那些婦孺皆知的故事,幾乎都沒有納入書寫之列。

細細品讀本書,確實能感受到故事的新意。一是敘述的形式新,二是故事的內容新。比如王致和臭豆腐的故事,一般人都知道王致和是由於科舉考試沒有中第而滯留在京城,因為做的豆腐放得變了質,意外地發明了臭豆腐。但本書的作者並沒有停留在這種坊間傳聞上,而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詳細地講述了王致和的科舉考試經歷,通過一系列有趣的小故事,詮釋了臭豆腐的來歷。其中許多故事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例如他在考試中以臭豆腐入詩,以及後來科舉中第,在鐵嶺當過縣令,後升任衛輝知府等等,都是鮮為人知的。

其三,本書並沒有拘泥於史料或民間傳說,不是只講老故事,而是把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融入其中,顯得鮮活生動,讓人看了動情動容。比如年糕錢與他的“秀才”冬粉的故事,就寫了錢氏年糕的傳承人錢寶文與郭書生的幾段情誼,藉助郭書生的竹枝詞,將年糕錢的特點及錢氏老家兒的創業經歷娓娓道來。讀之,入情入理,不覺生硬死板,而讓人感到十分親切。

從文獻的角度說,民間故事與民間傳說還是有區別的,在這一點上,本書把握得比較到位。從中也可以看到編者和作者行文的嚴謹。當然,從這點上,也能看出這本書的價值。

有道是好茶不怕細品。一本書有沒有味道,或者說有什麼味道,您得仔細咂摸。但願您能在這本書中,咂摸出西城老字號文化的味道來。以上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