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始建於1957年,當時由火箭彈設計、推進劑及火工和制導專業組成。隨後經過發展和 調整,學校於1961年成立新的第一機械系,即飛行器工程系的前身(後來簡稱為一系),設有飛彈總體設計專業、飛彈彈體製造專業、飛行力學、發射裝置與地面設備專業、空氣動力學、發動機設計等專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該係為國家航空航天和兵器領域培養了大量高層次專業人才,主持和參與了多項科研項目並裝備部隊,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根據國家航天事業發展需求和學校向航天領域拓展的發展戰略,學校於2008年12月30日成立了主要面向航天科技領域的宇航學院,由飛行器工程系、發射與推進工程系和力學系重組而成,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傑院士為學院名譽院長。
宇航學院依託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力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兩個博士後流動站,其中飛行器設計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固體力學是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設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天運輸與控制、飛行器動力工程、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和工程力學6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教職工135人,教授28人,博士生導師3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511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實驗示範教學中心2個,國防科工委研究生創新基地1個。學院教師近些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根據學校“強地、揚信、拓天”的發展戰略,宇航學院將在保持現有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向航天科技領域拓展,逐漸使宇航學院成為學校在航天飛行器總體技術科研與教學的主力軍和面向航天科技工業服務的主視窗和合作的主渠道。
專業介紹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培養目標:在航天航空領域中從事飛行器總體設計的理論研究與試驗、設計與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工作。
專業內容:本專業以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主幹學科,學習飛行器總體設計、飛行器結構設計、飛行器飛行力學與控制等學科方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主要課程(群):工程力學、結構力學、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機械設計與製造基礎、電工和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套用、自動控制原理、制導與控制技術、結構設計、飛行器系統設計、測試技術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有相應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攻讀研究生的比例達40%。畢業生面向航天、航空及兵器科學技術等國防科技領域,主要從事飛行器,特別是制導飛行器設計的理論研究、技術開發、總體論證、方案設計及技術管理等工作。本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100%。
學制與授予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航天運輸與控制
培養目標:在航天航空等國防科技領域中從事太空飛行器系統方面的理論研究、設計與開發、試驗研究以及技術管理等工作。
專業內容:本專業以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為主幹學科,重點學習太空飛行器發射與推進原理、空間飛行控制、太空飛行器著陸與回收、天體力學、航天運載技術等學科方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主要課程(群):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與軌道動力學、太空飛行器控制原理、航天測控原理、太空飛行器返回與著陸、航天飛行器分析與設計、空間推進原理、太空飛行器發射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可靠性工程、微機原理及套用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具有相應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畢業生面向航天、航空科學技術等國防科技領域,主要從事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太空飛行器推進與發射、太空飛行器返回與著陸、航天運輸工程以及與之相關的系統設計、研究開發、總體論證、方案設計及技術管理等工作。
學制與授予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飛行器動力工程
培養目標:在航天航空領域中從事飛行器推進系統的理論研究與試驗、設計與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工作。
專業內容:本專業以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熱)力學、機械工程為主幹學科,重點學習飛行器推進系統原理與設計及相關學科方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主要課程(群):工程力學、工程熱力學、結構力學、氣體動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電工和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套用、自動控制原理、測試技術、航空宇航推進原理、發動機設計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有相應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攻讀研究生的比例達38%。畢業生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科學技術等國防科技領域,主要從事飛行器推進系統及熱機系統的理論研究、技術開發、總體論證、方案設計、實驗技術研究及技術管理等工作。本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100%。
學制與授予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培養目標:在航天航空及兵器科學領域內從事武器系統、火箭飛彈發射技術與設備及相關專業的理論研究與試驗、工程設計與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工作。
專業內容:本專業以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主幹學科。重點學習內彈道學、發射裝置設計等學科方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主要課程(群):工程力學、結構力學、氣體動力學、機械設計和製造基礎、電工和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套用、自動控制原理、發射動力學,發射系統設計、測試技術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具有相應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攻讀研究生的比例達38%。畢業生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和兵器科學技術等國防科技領域,主要從事航天地面工程、武器發射系統的總體論證、理論研究、試驗研究、產品設計及技術管理等工作。本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100%。
學制與授予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工程力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紮實的力學基礎理論、計算仿真和工程實驗能力,能在航天航空、土木建築、機械與車輛、生物醫學等工程領域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的研究型人才。
專業內容:本專業以力學、數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為主幹學科,重點學習動力學與控制、工程材料與結構設計、工程計算仿真與測試、生物力學等學科方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並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術。
主要課程(群):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概論與數理統計、力學中的數理方法、數值分析、工程製圖、機械設計、電路分析、自動控制理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計算力學、實驗應力分析、塑性力學、振動理論、振動測試技術、工程材料、智慧型材料與系統、納米材料與技術、生物力學、航天工程概論、太空飛行器動力學、太空飛行器結構與設計、最最佳化方法、現代控制理論、現代測試技術、計算仿真工程實訓、實驗測試工程實訓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具有相應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其中動力學與控制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固體力學是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該專業畢業生可進入航天航空、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生物醫學等套用領域,從事航天航空結構的振動控制、先進材料的設計、生物力學與仿生材料、結構仿真計算及實驗測試等方面工作。
學制與授予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
(本碩博連讀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力學、控制基礎、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有國際競爭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面向航天航空領域的研究型工程師和科技領軍人才。
專業內容:以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主幹學科,重點學習航空宇航、力學、控制等學科方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主要課程(群):力學基礎課程、力學學科主幹課程、控制基礎課程、控制學科主幹課程、機械學科主幹課程,航空宇航學科基礎課程、系統設計、動力學與控制、導航制導、推進與發射、結構與力學等課程模組。
就業與深造: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本碩博連讀班學生面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等一級學科,畢業生面向航天、航空科學技術等國防科技領域,主要從事相關理論研究、技術開發、總體論證、方案設計及技術管理等工作。
學制與授予學位:學制為8-9年,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學院名師
在校全職工作的名師有 唐勝景 崔平遠 祁載康 劉莉 劉藻珍 畢世華 胡更開 榮吉利 季葆華 等。
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於倩
院長:胡更開
副院長:唐勝景 榮吉利 王寧飛 崔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