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福清附屬學校是由北京師範大學、福清市人民政府、澤融(福建)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創辦的一所企業出資、政府支持(核定部分公辦編制等)的體制創新型學校,學校地處福建自貿區核心區域,緊鄰福清市火車站。學校項目總投資8.7億元人民幣,占地總面積528畝(包括政府配套景觀湖163畝),總建築面積33萬多平方米,辦學規模為幼稚園36班、國小62班、國中60班、高中48班,並計畫開設國際部。
該項目是北京師範大學與福清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改革創新綜合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11月,其又被列為福州市人民政府與北京師範大學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
文化優勢
先進文化:北京師範大學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引領者,其在各地踐行“做紮根的教育”,以“人、愛、創新”的理念構建多元個性化育人模式。福清附校在其引領下堅持“陽光教育”,做溫暖人心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自主發展。
垂直管理:由北京師範大學選派校長及管理團隊。定期開展管理評估,實施全方位業務指導,共享北師大五十餘所附屬學校的資源,協同創新,為打造區域性品牌學校奠定堅實基礎。
學校領導
校長:劉增利,北師大教育管理碩士,高級教師,北師大基礎教育對外合作辦學部常務副部長。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成都市民辦中國小專委會副理事長。曾獲成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勞動模範、四川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常務副校長:黃煒,華中師大教育碩士,高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優秀化學教師、省五四青年獎章、省語言文字先進個人、省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帶頭人、市管拔尖人才並享受政府津貼;曾輔導學生在高中化學奧賽中獲得省級賽區第一名;專著《走近真實的科學》獲省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五年一屆)。
副校長:劉明俊,高級教師,四川省骨幹教師。四川省骨幹教師、成都市先進德育工作者。曾任國家級重點課題主研人員並主持國家重點課題子課題1個、“十一·五”省級重點課題1個,參與市級課題研究3個,多篇論文發表或獲省廳、市一、二等等級獎勵,曾記“個人三等功”一次。
優秀師資
福清附校師資由北京師範大學專家組負責選聘,形成了一支由首席專家、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組成的名師團隊。
聘請名家大師定期親臨學校開辦講座,開展互動,從小貼近大師,感受大家風采,共享大師成功經驗與人生啟迪,接受全人格教育。
專家名師顧問:
林格:著名學者,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教育專家之一,中國教育內涵改革整體解決方案首席專家、新時期養成教育理論實踐體系創建者。曾任職於國務院直屬研究機構,兼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數十所中國小校名譽校長,全國養成教育總課題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辦學平台教育內涵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教育作品有《教育是沒有用的——歸回教育本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教育的溫度》、《做有智慧的教育者》、《教育者的自我修煉》等十餘部。
譚旭東: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對外合作辦學部兒童閱讀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兒童文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後、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餘映潮:特級教師,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被譽為“中青年語文教師課堂學藝術研究的領軍人物”,創建了閱讀教學藝術體系。
朱金軍:教授級高級教師,物理競賽主教練;連續7年輔導學生參加物理奧賽全國決賽(冬令營),多人獲金、銀、銅牌,多人進入國家集訓隊。
胡高清: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文學寫作名師,全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文學寫作輔導教師,清華同方培訓中心特約講師。
鍾陽: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質量評價與監測部主任、生物教研員、特級教師,華中師範大學生物科學院研究生導師、華南師大心理學院研究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考試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理事。
戴曙光:特級教師,新世紀國小數學教材建設特約專家,福建省“送培下鄉”講師團成員、廈門市講師團成員。
優美環境
環境優勢——學校辦學條件高端配置
規劃合理:“一心二軸四片區”的設計理念,將校園車行區、教育區、運動區、生活區巧妙銜接,形成了氣勢恢宏的文化校園。
設備齊全:公寓式住宿,教育裝備、教學設備均按照國家最高標準配置,建有三網一體互動式網路管理系統。
環境優雅:學校西北兩面有34米寬河道,河道內外有12-15米寬綠化帶,校園周邊有2.25公頃湖面,並建有環湖生態園,校園內建有游泳池等,環境宜人。
特色課程
學校把校本課程作為核心文化進行建設,將形成“博學”、“篤行”、“明德”三大課程體系,注重全體學生的基礎落實和特長發展,做到關注每一位、發展每一位、成就每一位。
1.中外閱讀:通過中英文閱讀學習,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良好閱讀習慣,將閱讀知識轉化為先進、豐富的思想,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學會思考,健康成長。
2.戲劇表演:通過戲劇學習,引導學生透過戲劇,想像表現出動植物的生活、理解人和物的關係、認識社會的現象,從而增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全面發展。
3.科技教育:納入常規教學體系,讓文化課的教學與科技教學緊密結合,模擬未來小小科學家,設定機器人、3D設計等各項科技課程,啟發學生科學意識,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4.傳統文化:開展多形式的中華經典文化教育,結合福建當地文化傳統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根據老師的專長和學生興趣愛好,適時開設生活中的趣味化學實驗、烹飪、健美操、服裝設計、模擬聯合國、理財、播音與主持、食品安全,宇宙模型創意製作等校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