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勿去草
勿去草,草無惡 。若比世俗俗浮薄 。
君不見長安卿家 ,公卿盛時客如麻。
公卿去後門無車,惟有芳草年年加 。
又不見千里萬里江湖濱,觸目淒淒無故人 ,惟有芳草隨車輪。
一日還舊居,門前草先鋤。
草於主人實無負,主人於草宜何如 。
勿去草,草無惡。若比世俗俗浮薄。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去草:猶言“除草”。
⑵惡:罪過。
⑶世俗:世間通行的風俗習慣。
⑷卿:泛指達官貴人。
⑸加:猶言“生長”。
⑹淒淒:同“萋萋”,茂盛貌。
⑺宜:應當。
白話譯文
不要鏟掉青草,青草沒有罪過,用它來比世俗人情,世俗更加顯得浮薄。難道你沒有聽說長安達官貴人的居所,主人得勢時賓客盈門有如亂麻,主人失勢後門前再沒車馬經過,唯有芳草年年依舊生長許多。難道你沒有看見走在千里萬里的江湖之濱,滿目是萋萋芳草卻不見了故人,唯有芳草多情地跟隨著車輪。有朝一日返回故居,門前先把青草除去。草對主人實在沒有辜負,主人對草又應當何如?不要鏟掉青草,青草沒有罪過,用它來比世俗人情,世俗更加顯得浮薄。
創作背景
《勿去草》是一首譏諷世情的詩歌。此詩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王安石所作,但《宋詩紀事》、《宋文鑒》皆以之為楊傑所作。
宦海沉浮,對每一個掙扎在其間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大名利場。“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官場之交比起市道之交來,有時甚且還不如。於是,“公卿盛時客如麻,公卿去後門無車”的情景,在封建王朝的官場中,一幕幕地反覆上演著。楊傑看到這種現象,感慨系之,於是借詩言意,對這種醜惡現象進行了抨擊。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作者的下筆之處非常巧妙,他沒有直接抨擊這種勢利淺薄的世態,而是以草起興,慨嘆“草無惡,若比世俗俗浮薄”,世俗的浮薄勢利,實在是在那無言伴隨著人們的青草之上啊。看吧,當公卿們罷官失位,原先熱熱鬧鬧的庭前立刻門可羅雀,車轍不至,只有芳草不以主人官位和權勢的升降而進退,依然是無言地、默默地生長著,陪伴著主人,這是家中的芳草。而當主人貶謫萬里,遠行江海之間,正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失意時節,觸目淒涼,眼前沒有一個朋友來送行,也沒有一個朋友來看望,當此之時,始終忠貞地陪伴著主人的,那就是那車轍軌跡之下不斷向前路伸展蔓延的青青碧草。詩寫至此,青草的堅貞之性已經從字裡行間透露了出來。
然而一旦主人獲得重新起用的機會,回到朝廷的中樞,此時風光得意,回家後面對著滿庭滿院的青草,卻又起了厭煩之心。不錯的,隨著官位的復職,怕是這寂寥了許久的門庭,又要重新車馬喧鬧了。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得把這些礙事的青草除去,以便重新迎接意料中的人流。於是詩歌主題跳躍了出來:“草於主人實無負,主人於草宜何如?”詩人在惋惜青草的無辜受累,也在嘆惜主人的涼薄寡恩。
整首詩表面上在寫青草,實際上在描摹世態冷暖,慨嘆浮薄的世風和變幻不定的人心,對之進行諷喻與反思。詩的開始和結束的兩句完全相同,具有首尾呼應的特點,也使整詩具有了迴環反覆的民歌風味。
名家評價
陳衍《宋詩精華錄》:“用意甚深厚。”
作者簡介
楊傑,字次公,自號無為子,無為軍(州治在今安徽無為)人。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歷官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兩浙提點刑獄。著有文集二十餘卷,《樂記》五卷,已佚。《全宋詩》錄其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