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天

劉章天

劉章天(1823~1879年),字聯雲,號倬卿。因其名字犯“天子” 忌,後被皇帝改名璋壽。今福建省仙遊縣郊尾鎮湖宅村人。十六歲入縣學為秀才。二十四歲開始吃官糧為貢生。鹹豐己未年(1859年)中舉人。同治辛未年(1871年)中進士,欽點禮部精膳司兼儀制司主事,欽加郎中銜,覃恩四品封典,誥授中憲大夫。光緒乙亥年(1875年)京察一等,擢升禮部侍郎。光緒乙卯年(1879年)授禮部尚書,是年告假回梓,途中得病,即在福州省城謝家瑞糧道公館就醫,不幸病劇,於斯長逝,享年五十七壽,墓葬楓亭鎮溪北村飛鳳朝天穴。他是清代著名良臣、詩人、書法大家,可謂實現“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至高境界的楷模。“政聲人去後”,一個半世紀以來,其事跡世人廣為傳頌,其精神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人物簡介

劉章天 年幼聰慧善對,人稱“神童”。五歲時,一夜將睡,其父邑庠生,口出:“攜兒入室”,囑對。章天即答云:“隨父登朝”。其師祖父楊九舍不信,貯餅邀他去面試,以“沛公三尺劍”難之,章天對以“周武一戎衣”。對句工整且出口不凡。
劉章天心繫民瘼,居官以“清公儉”三個字作為座右銘,不沽名,不貪財,清正廉明,盡心盡責,渾厚能容。履任後上呈《略陳百姓疾苦疏》《敬陳預防科舉流弊疏》等“五事疏”,直陳民間悲困,抨擊時弊,疾呼改革,名震朝野,促進社會進步。章天故居現存其親撰書楹聯:“報國曾陳五事疏,傳家衹有六經書”言及的即是這些事。

劉章天劉章天
劉章天為鄉民辦了諸多好事,創辦學校,培育人才;帶頭鋪橋修路,為民謀利;發動墾山種果,植樹造林;組織挖井開渠,築陂抗旱;鳩資修葺寺院,保護古蹟。值得一提的是在光緒二年(1876年),上本奏請清廷寬以恤民,減輕了仙遊縣的賦稅,造福桑梓。在京城宣武西磚塔胡同籌資新建“仙谿會館”,使會館成為“聯鄉情,篤友誼”的場所,成為鄉親的停靠站和交流點。他還到原惠安縣峰尾城平息兩大姓氏宗族械鬥,率民圍海造田,並從京都爭取大筆款項,幫助實施。
劉章天劉章天

劉章天雖身為高官,卻“朗如日月,清如水鏡”,終生沒有蓋府第,甘居陋室,這在當時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他在詩中把自己狹窄住所戲稱:“瓶室”,詩句曰:“瓶室清如水”,“飢驅奔走無息肩,家居容膝安所便。編茅結屋三兩椽,妻孥聚處堂之邊。家徒壁立常安眠,開窗望極雲頂巔”。從字裡行間可看出他出仕後仍處的窘況,其清廉程度和安貧守道節操略見一斑。他身後沒有給後代留下余財,所幸到土改劃分成份時,家家戶戶皆劃為貧下中農,在那講成份的漫長年月中能輕鬆地過日子。
劉章天年少博學,詩書俱佳,詩作甚豐。傳世著有《慕鳳岩詩集》八卷等,珠璣璀璨,金玉鏗鏘。宗師余懋勲高度評價:“諸體皆工,五言尤峻潔,氣格近孟襄陽”。都察院左都御史 、工部尚書、光祿大夫徐樹銘為其詩集作序云:“閩海之濱有奇士焉,曰劉生倬卿。足不越里閭比黨而常若志九州四海之大。身不越蓬戶瓦牖而常若有天地民物之憂。此豈非山川奇氣有以鍾毓而然哉?”吏部尚書兼署禮部尚書毛昶熙也盛讚:“璋壽文有奇氣”。《莆田市志》,《仙遊縣誌》,《郊尾鎮志》等三級地方志均對他的詩才和文學歷史地位寫上濃濃一筆。詩作《舟泊上海》被徐世昌編入清代名詩集《晚晴簃詩匯》。詩云:“悵無斗酒與雙柑,客里鶯聲二月三。帶得春潮隨我去,杏花一色看江南”。他的書法師“二王”,出“柳歐”,正楷行書皆精,尤擅楷書。朝廷眾臣贊他:“書法奇才,一代稱雄”。在仙遊名山魁山現留有他的“亦釣台”“慕鳳岩”“上有飛瀑”“望斗台”“虎阜移來”“一見千人”和“拜兄處”等摩崖題刻。在泉州市泉港區廻瀾書院留有“廻瀾”石刻。在仙遊一中留有“傅少師讀書處”石刻。傅少師即傅楫,宋代進士,官至龍圖閣侍制、少師太博。在仙遊縣榜頭鎮普明書院留有“道綜三聖”巨匾。在仙遊縣天竺寺留有他撰書的兩對楹聯:“寶地朗開天一洞,紫雲高蔭竹千尋”、“懸象天高垂寶蓋,無心竹翠藹慈雲”石刻。從上述這些精妙凝重的筆致中可以窺見其書法風韻。堪稱字字結體工穩,雄渾大氣,精淳粹美,圓秀膄勁。峭拔之中不失婉媚,方正之中透露靈動之神。
劉章天劉章天

劉章天熟讀經史,深知家教的重要性。時常教誨子孫要“讀書、積德、耐勞、惜福”,並把這八個字立為家訓。課子課孫先課己,章天要求後代做到的,他自己先做到,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循循善誘,開拓良好純樸家風,為世人稱道。莆田御史第一人、直聲震天下氣節重山嶽的江春霖以及莆田最後一位舉人、莆田清末“四大才子”之一的清官吳台均仰慕章天官德和家風,樂與劉家聯姻,在莆陽大地傳為美談。
劉章天為人內斂不張揚,謙和朴誠。朝考時,他滿腹經綸,眼界獨到,龍顏大悅,留京任用,並加授官銜,提高品級,器重無比。然章天受寵不驚,得意淡然。當他衣錦還鄉途徑同窗落第舉子家門時特地不乘轎,不鳴鑼,不打鼓,低調悄行。
劉章天的官品和善舉深受萬民景仰。十里八鄉百姓自發為他在魁山寺右側建“報功祠”,世代祀拜。至今香火鼎盛,信眾如雲。
劉章天劉章天
劉章天劉章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