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明[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劉海明[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劉海明,男,漢族,1967年5月生,河南延津人。現任教於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博士、教授。

個人信息

劉海明,男,漢族,1967年5月生,河南延津人。現任教於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博士、教授 。

研究方向

劉海明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倫理、災難報導倫理、報紙著作權等。曾先後主持“汶川大地震語境下我國災難報導的倫理規範化”“災難性新聞採訪的倫理與構建”等課題研究。

5、《此處無聲勝有聲——小議汶川特大地震採訪的一些敗筆》,《新聞記者》2008年7期;

6、《從拉薩事件看西方“新聞自由”的實質及我們的對策》,《新聞知識》2008年6期;

7、《對西方媒體歪曲報導的對策》,《檢察風雲》2008年第11期;

8、《媒體評論的社會責任研究》,《西南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科)2008年第3期;

9、《“綠色節目”:從概念到落地》,《現代視聽》2008年5期;

10、《媒介科技傳播與科技資源共享》,《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7年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1、《奧運電視的新聞媒體傳播途徑》,《現代視聽》2008年4期;

12、《煥然一新的面貌——喜讀<人民日報>十七大特刊》,《新聞記者》,2007年12期;

13、《新聞採訪權是否記者證持有者的專利》,《新聞記者》,2007年5期;

14、《試論黨報新農村戰略》,《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6年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5、《法律監督與新聞監督》,《新聞愛好者》(核心期刊),2007年2期;

16、《記者證與採訪權》,《法治新聞傳播》,2007年2期;

17、《媒體網站部落格頻道的現狀與對策》,《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2期;

18、《新聞編輯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教育現代化》,2006年7期;

19、《新聞監督與法律監督聯動研究》,《新聞潮》,2006年4期;

20、《時評標題的造詞方法》,《新聞愛好者》(核心期刊),2005年9期;

21、《施拉姆在蘇聯共產主義報刊理論中的誤讀》,《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6期;

22、《民歌如何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尋求發展》,《青年記者》,2005年6期(下);

23、《網路文化的特性及社會影響》,《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二期;

24、《媒體評論的效益研究》,《西南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科)2008年第6期。

專著

1、《新媒體形態論》,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2、《苦澀的標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