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拼音: liu zheng guo
出生年份: 1951年
籍 貫: 安徽 無為
民 族: 漢族
學歷: 研究生
特 長: 音樂
畢業院校:中國藝術研究院
個人簡歷
1982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藝術系;1996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曾應聘中國音樂研究所任《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編輯部副主任,曾在安徽省藝術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現為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早年習笛,曾首創笛子的卡腔雙聲和弦奏新技法,代表性笛曲作品有《巢湖泛舟》(華音曲庫里有詹永明改編演奏的此曲,曲譜詳見《中國竹笛名曲薈萃》),《新編小放牛》等。自90年代開始致力於中國古龠的理論研究和樂器開發,創製有“九孔龠”(國家專利)。在《音樂研究》,《中國音樂學》,《人民音樂》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現為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校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國家一級演奏員、碩士生導師。著名笛龠演奏家,音樂史學家,國家專利樂器“九孔龠”、“七孔笛”的發明人。在多年的笛龠演奏過程中,他練就了空管吹律這一絕技,可在一根不開任何音孔和吹孔的自然空筒上吹奏出一連串的自然泛音和鏇律、甚至演奏出完整的樂曲。即便是一張普通的紙當場捲成一個筒,也可演奏出完整的優美動聽的樂曲。
近年來,他教研並舉,先後獲得“安徽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劉氏九孔龠簡介 :
“龠”是一件被公認為久已失傳了的我國上古時期的重要吹管樂器,劉正國老師多年致力於中國古龠的理論考證和樂器的開發,不僅從理論上考定了“龠”的真實形制為“斜吹”,更從樂器實體的開發上創製出了一種新穎的“九孔龠”(獲國家專利),還躬身訴諸舞台,使失落久遠的古龠文化得以重新彰顯於世,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被海內外眾多媒體評價為“破解了龠如笛的千古之迷”、“開當代古龠演奏藝術之先河”(香港《大公報》)、“使斷響千年的古龠又重續香火、再現輝煌”(台灣《省交樂訊》)。
2009年11月21日,劉正國九孔龠首奏音樂會在上海賀綠汀音樂廳隆重舉行,音樂會的藝術顧問由中國竹笛一代宗師陸春齡教授擔綱,特邀台灣琴園國樂團的林谷珍先生擔任導聆,特邀上海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戴路青先生擔任指揮。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先生、笛子泰斗陸春齡教授、中國戲曲音樂學會名譽會長時白林先生分別為音樂會題詞。整場音樂會的樂隊伴奏為上海師大音樂學院民樂團,特邀樂隊伴奏為上海江南絲竹協會中國國樂團。本次音樂會也是上海師大民樂團第一次在賀綠汀音樂廳的演出,他們的表演受到了各位專家的肯定和好評。
音樂會的曲目如下:
《布穀忙》:
該曲為劉正國的笛曲處女作,初稿於1975年,原名《割麥插禾忙》,又名《春播忙》,創作的靈感源於作者插隊落戶的務農經歷。樂曲以徵調色彩的民歌音調為基礎,巧妙地將民間稱之為“割麥插禾”鳥(布穀鳥)的鳴叫音調嵌入鏇律進行之中,短小明快而富有鄉土氣息。
《牧歸》:
樂曲以安徽皖南民歌《牛歌》為素材,樂境取唐人雷震的《村晚》七絕詩意,用七孔梆笛高低錯落的演奏,素描出一幅“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的山村小景畫卷。
《牧笛》
該曲系劉森先生根據劉熾作曲的雙人舞《牧笛》音樂改編而成。樂曲表現了牧人放牧山坡的悠然自得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讚頌,創作於上個世紀50年代末,是一首至今仍廣為流傳、深受聽眾喜愛的北派經典笛曲。本曲的訂譜,主要對中段的“慢板”作了變調處理,以“七孔笛”的附加側孔(即如六孔笛的筒音)作“5”演奏,轉入屬調。在“慢板”與樂曲的前後“快板”的連線上,通過兩個附加樂句來過渡,自然而清新,使全樂曲獲得了先前六孔笛演奏所不可能有的調性色彩上的對比。
《雙聲小放牛》:
《小放牛》本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出傳統歌舞小戲,描寫一村姑向一牧童問路,兩人對歌對舞的富有田園情趣的熱烈場面。戲中的歌舞音樂及對唱小曲【回回曲】在民間極為流行,後被改編成笛子獨奏曲,主要有南派的陸春齡和北派的劉森兩個不同的版本。
該曲以民間的【回回曲】為基礎,並參以陸春齡版《小放牛》進行了創造性的改編。樂曲進一步突出了江南絲竹的韻味,運用了作者所獨創的“咔奏雙聲”吹法貫穿於慢板之中,又在樂曲的快板部分採用了大二度的轉調,以極為罕見的筒音作“4”的“凡字調”指法來演奏,再行轉入下屬調,以筒音作“1”的“乙字調”演奏漸趨高潮結束全曲,整個樂曲的音域達到了近三個八度。《雙聲小放牛》的編曲,無論是在結構上還是在調性布局上都對傳統《小放牛》有著相當大的突破,加之獨特的“咔奏雙聲”技巧和新創製“七孔笛”的運用,使得樂曲更具有一種獨到的韻味,散發出一種異樣的光彩。
“咔奏雙聲”是竹笛演奏上的一種特殊的演奏技法,它是通過“氣”與“喉”兩個不同的聲源來同時振動笛膜,從而獲得“雙聲”乃至“復調”的奇特演奏效果。該技法是由劉正國先生在《獨酌》(“全國第六屆音樂作品評獎”入圍曲目)一曲中首創運用的,台灣及國內的笛界都有過不同形式的介紹。《雙聲小放牛》是劉氏“咔奏雙聲”的代表性曲目。
《巢湖泛舟》:
這是一首寄情山水、歸趣大自然的抒情笛曲。全曲共分三個樂段,是一個有引子、帶再現的具有“A B A”三部典型結構特徵的獨奏樂曲。
“引子” 自由的散板結構。笛子以流利的顫指和自如的琶音,展示出一幅水波浩淼、山影疊現的巢湖秀麗風光的畫卷。
第一樂段“如歌的行板”,抒情主題的呈示部。在伴奏樂隊具有波動感的固定切分音型的烘托下,笛子吟奏出一段婉轉如歌的抒情曲調,表達了人們對巢湖自然美景的陶醉和泛舟湖上的愉悅心情。
第二樂段“歡樂的小快板”,對比性的中部。在歡樂的排鼓伴奏聲中,笛子以輕快的吐奏、流利的顫音以及大幅度的上下自如的持續琶音,使樂曲漸趨高潮,表現了千帆竟發、百舸爭流的繁忙景象和游舟競賽、鼓聲逐潮的熱烈場景。
第三樂段“如歌的行板”,抒情主題的再現部。這是在激情澎湃後的安寧中,笛子再一次吟奏出婉轉如歌的抒情主題,它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歌唱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該曲為劉正國先生的代表作,創作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1980年由安徽人民廣播電台首錄展播於華東六省一市廣播電台;1982年作者以此曲的演奏榮獲安徽省首屆“大學生之春”優秀演奏獎、創作獎;1996年該曲入載《中國竹笛名曲薈萃》(上海音樂出版社)。早期的原版音響有劉正國1983年的演奏版(現存於安徽人民廣播電台),入編安徽、江蘇的中國小“音樂欣賞”教材。自90年代後,有詹永明演奏版(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台灣國綸企業公司出版)廣泛傳播於海內外。
《花三七》:
樂曲取材於安徽地方戲曲“廬劇”的特色曲牌【三七】腔,創作上採用了連貫發展變化的手法,既保留了原有戲曲曲牌的獨特韻味,又融入了適合竹笛演奏的特點,恰好地表現了江淮一帶民間人們的質樸豪爽性格和樂觀向上的情緒,具有典型的皖中南音樂風情特點和戲曲韻味。
《良宵》
該曲為劉天華先生的二胡名曲,改編為“七孔笛”曲。演奏上,既保留了弦樂的張力和風格(如“5”音的滑奏等),又充分展示了“七孔笛”的寬廣音域和獨特的表現力。樂曲有絲竹般的娓娓訴說,又有寧靜、淒楚的想望,還有激動、奮發的抗爭。整個樂曲強、弱,高、低,跌宕對比,音域達到了三個八度以上,對原曲的風格、音區和表現力都有相當的拓展。
《新編歡樂歌》:
《歡樂歌》為江南絲竹的八大名曲之一,其曲調委婉流暢、風格清新秀麗、情緒歡快熱烈,常演奏於喜慶集會之際。本曲的改編,依“七孔笛”音域寬廣的特點,作了三處拓展:一是在中板部分加入了一段婉轉低回的演奏,使其更富絲竹風韻;二是在快板部分有一段低八度的、快速流麗的反覆演奏,增加了音區上的對比;三是於尾部的結束句加上了一個五聲級進向上的擴充,使該曲的結尾有異峰突起之感,更凸顯了整個樂曲的張力。
《婺江歡歌》:
樂曲以浙江婺劇音樂為素材,描繪了婺江兩岸春意盎然的景色,抒發了人們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之情。在演奏技巧上,將循環換氣和連續的快速顫指巧妙結合,更豐富地表現了泛金流彩的滾滾江水和歡樂攢動人群的場面。
該曲廣為流行的版本系詹永明先生用排笛(曲、梆笛各一隻)演奏的,堪稱經典。本曲按詹氏的排笛演奏版本,只在一根“七孔笛”上,演繹出排笛演奏的音區、音域效果,忽而低回暢達,忽而高亢引頸,別有一番情趣。
《江南吟》
樂曲取材於江南絲竹樂,以清新優雅、歡快流暢的鏇律,生動地描繪出“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江南迷人景色。原曲創作於1981年,是安徽已故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黃錫麟先生的遺作。本曲的改編,根據“七孔笛”的特點,對原曲的調性作了較大的突破,變宮調色彩為羽調色彩,既不失江南絲竹之特質,又融入了南方崑曲之韻味,更具有“吟”的意味。該曲與笛子名曲《姑蘇行》異曲同工,用領奏、齊奏的形式演出亦頗相宜。
《小橋·流水·人家》
該曲系根據著名作曲家顧冠仁先生的笛曲《水鄉新歌》改編而成。樂曲前有“引子”後有“尾聲”,主體分為三個部分:
一、“江南小橋”,慢板,以極其優美抒情的江南民歌曲調,勾勒出小橋疊疊、小溪潺潺的、充滿詩情畫意的江南秀色。
二、“快樂人家”,中板,以一段輕鬆明快的連音與吐音相間的樂句,在互為上下屬關係的調性上反覆與變奏,表現了江南農家的質樸形象和快樂情緒。
三、“行雲流水”,快板,以一大段酣暢淋漓、行雲流水般的循環換氣演奏,將樂曲漸趨推向高潮,尾部以激動的情緒再現歌唱性的主題樂句以為呼應,最後在寧情、悠遠的高音區尾聲中結束全曲。
該曲以典型的江南絲竹韻味,充分地展示了“七孔笛”的獨特魅力和張力,全曲的音域達到了三個八度加一個小三度,為傳統六孔笛所不可能及。本曲的改編,徵得顧冠仁先生的同意,並由其親自輔以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