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勛[北京中醫專家]

劉建勛[北京中醫專家]

劉建勛,男,1955年3月24日生,河北安平人。日本東京藥科大學博士,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基礎醫學研究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從事工作

1978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生物系中草藥(藥理藥化)專業,同年分配到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基礎醫學研究室工作,主要從事藥理學及中藥學研究工作。

1992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93年破格晉升為研究員;1991.5-1992.12在日本東京藥科大學研修一年半時間;2004年榮獲日本東京藥科大學博士學位。

榮譽

1996年被評為“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2002年被評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4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實驗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新藥(中藥)臨床試驗中心(GCP)副主任,科技部規範化中藥藥理實驗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理事、中國藥理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及中藥藥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實驗藥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及基礎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藥理學會委員。北京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專家。

發明創造

從事藥理學研究近三十年來,在同事們配合下,建立了達國內先進水平的一系列藥理實驗指標和方法,如:首次建立小型豬高脂飲食加介入冠脈內皮損傷“痰凝血瘀證冠心病”病證結合模型及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冠脈介入自體血栓法製備小型豬和犬心肌缺血模型、電刺激豬和犬冠脈血栓形成誘發心梗模型、離體心臟缺血後控制再灌流量大鼠模型以及“疾病動物模型擬臨床研究”的思路與方法;中藥對心、腦血管系統影響試驗方法與指標的研究;中藥防治高脂血症及動脈粥樣硬化試驗模型的研究;中藥治療乳腺增生藥效學模型與指標的研究;中藥治療婦科疾病試驗模型及指標的研究;中藥治療慢性腎炎和腎衰以及慢性肝纖維化的試驗模型和指標觀察;頸椎病模型在動物體的複製;系統性紅斑狼瘡、外科瘡瘍、脂肪肝藥效學試驗設計等,這些試驗方法多為首次在國內建立或首次用於中藥研究。

在日本東京藥科大學研修其間,首次發現和研究了控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流量能夠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這對於臨床冠脈再通術後心肌保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在《美國藥理學雜誌》發表後,引起廣泛注意。在一年半時間內,完成了七篇科研論文,其中有六篇分別發表在國際著名雜誌《美國藥理學雜誌》、《歐洲藥理學雜誌》、《藥理學和實驗治療學雜誌》及《細胞分子心臟病學雜誌》。其研究工作受到該校高度讚揚。

在國內首次提出中藥複方“指征藥代動力學”概念,並順利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藥活性物質指征藥代動力學’探索性研究”。首次較完整的進行了中藥複方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後給藥的血藥色譜分析,對從血中檢測到並能通過數學模型擬合的16個指征化學成分經時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並和藥效學指標變化進行同步比較和相關性研究,從藥動學角度探討了中藥複方配伍的科學性、合理性,在方法學及對中藥複方配伍套用的理論合理性研究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主持項目

主持完成的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方劑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子課題“方劑生物活性的評價研究”,以心腦血管中藥生物活性評價為主方向,制定了以心腦血管為主的15類66種中藥活性評價動物模型的SOP,新建實驗模型和方法10多種,內容包括各種模型的操作規範、特點、適應範圍、局限性等。所建模型的操作規範都經歷了實踐的檢驗,達到了實驗數據客觀、準確、真實、可重複,檢測手段規範、先進、可靠的目標。為客觀、準確地評價中藥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在國內首先提出用中藥化學、藥理學和藥代動力學相互關聯法對中藥及中藥藥效物質基礎進行研究的模式,並用於中藥基礎研究和新藥開發研究,並得到國家十五攻關計畫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礎研究項目和創新工程項目的立項支持,在此模式下通過對中藥化學物質基礎、研發的中藥新藥因質量可控、療效顯著、作用機理清楚得到製藥企業的支持與合作,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提出概念

最近,提出了“疾病動物模型擬臨床研究”概念,並完整的建立了研究思路與方法,建立了小型豬高脂飲食加介入冠脈內皮損傷中醫病證結合模型及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其領導的該課題組先後得到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和國家自然基金的立項支持。

先後參加並完成多項國家“七五”、“八五”科技攻關項目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招標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完成了“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10多項國家研究課題,包括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子課題、國家863課題、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國家新藥基金資助課題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由其設計和主持完成的100多項新藥研究課題,得到了各級專家評審及合作單位的好評。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15篇被SCI收錄,出版專著 8 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項,國際發明專利1項,已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主編或參編著作11部。2000年以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省市級及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10項科技成果獎 。

發表代表性論文

1. Liu JX(劉建勛),Yu Z,Li XZ,Fu JH,Shang XH,Yan AG,Shi Y,Ma YL.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diltiazem re-evaluated by a novel myocardial ischemic model in Chinese miniature swine,Acta Pharmacol Sin,2007;28(1): 52-57

2. Liu JX(劉建勛),Li XZ,Ma XB,Lin CR,Wang YH,Ma XY,Wang M. Cardio-protectvie effects of Corocalm o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Chin J Integr Med,2006,12(3): 199-202

3. Liu JX(劉建勛),Cong WH,Xu L,Wang JN.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extracts of ginseng and ginkgo biloba on acetylcholine in amyloid beta-protein-treated rats determined by an improved HPLC. Acta Pharmacol Sin 2004,25:1118-1123

4. Liu JX(劉建勛),Shang XH,Fu JH,Li XZ,Wang G. Effects of recombinant staphylokinase on coronary thrombosis in Chinese experimental miniature swine. Acta Pharmacol Sin. 2002,23(6): 509-15.

5. Liu JX(劉建勛),Li XZ,Shang XH,Cong WH. Effects of Shuguan Capsule on myocardial blood floow and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in dogs.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2007;29(8):1115-111

6. Zheng YQ,Liu JX(劉建勛),Wang JN,Xu L. Effects of crocin on reperfusion-induced oxidative/nitrative injury to cerebral microvessels after global cerebral. Brain Res,2007; 1138:86-94

7. Zeng GF,Liu JX(劉建勛),Wang LX,Xu Q,Xiao HB,Liang XM. A uniform HPLC method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Salvia miltiorrhiza,Panax notoginseng,and Fufang Danshen. Journal of Chromtographic Science,2006,44(10): 591-595

8. 劉建勛,韓笑,孫宇揚. 含藥血清藥理作用強度與體內給藥的量效、時效關係研究.中國中藥雜誌,2006,31(10):829-831

9. 劉建勛,韓笑,許勇剛,麻柔. 雙參通冠方藥物血清抗缺氧復氧損傷心肌細胞Ca2+超載的機制研究. 中國中藥雜誌,2006,31(12):995-998

10. 劉建勛,韓笑,馬曉斌,王楊慧. 雙參通冠方對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核因子-κB信號途徑及細胞間隙連線通訊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5,25(3): 228-231.

11. 劉建勛,于震,李欣志,付建華,尚曉泓,史躍,馬彥雷. 雙參寧心膠囊對心導管介入血栓法製備小型豬心肌缺血模型的影響.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6,26(8):728-731

12. 劉建勛,李欣志. 中藥新藥有效性研究的新進展與新方法.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5,7(4):78-82

13. 劉建勛,吳曉陽. 中藥複方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思路與探討.中國藥物與臨床,2003,3(3):172-174

14. 叢偉紅,劉建勛. 老年性痴呆動物模型研究進展.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19(5):497-501

15. 於 震,劉建勛,李欣志,尚曉泓,閆愛國,馮新慶. 雙參寧心膠囊對小型豬介入性心肌缺血的保護作用. 中國中藥雜誌,2007,32(16):1695-1699

16. 李欣志,劉建勛,尚曉泓,付建華. 重組納豆激酶對小型豬冠狀動脈血栓的溶解作用.中國藥學雜誌,2006,41(8)589-592

17. 李欣志,劉建勛,尚曉泓. 重組納豆激酶重複給藥對Beagle犬凝血和纖溶系統的影響.中國新藥雜誌,2006,15(10):777-780

18. 叢偉紅,劉建勛,徐立. 人參、銀杏葉提取物對β-澱粉樣蛋白1-40毒性損傷大鼠全腦神經遞質的影響.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6,22(6):747-750

19. 韓 笑,劉建勛.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細胞信號轉導機制.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20(1):4-7

20. 於 震,劉建勛. 慢性心肌缺血動物模型製備方法.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21(3): 273-27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