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延邊大學教師]

劉卓,男,1963年3月8日生,吉林省梨樹縣石嶺鎮人,滿族,延邊大學教師,吉林省語言學會任會員。

人物經歷

1971年3月——1976年7月,梨樹第一國小學習;

1976年7月——1979年7月,梨樹第一中學學習;

1979年7月——1980年12月,梨樹第一中學學習;

1980年12月——1981年7月,梨樹第二中學學習;

1981年7月——1982年7月,梨樹第一中學學習;

1982年7月——1986年7月,延邊大學中文系學習;

1986年7月——2003年7月,延邊大學中文系任教;(1987年,在敦化額木中學任教)

2002年9月——2006年6月,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學習;

2003年7月——2009年,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任教;

2009年6月2日去世;

1995年1月由吉林省教委授予講師職務;

1986年7月——2003年7月,延邊大學中文系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擔任中文系教研室主任;

1989——1999年任論文集《語言文學縱橫》副主編;

2001年經延邊大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被授予副教授職稱。

主要貢獻

劉卓老師治學嚴謹認真,教學效果良好,深受廣大師生好評。此外,他積極回響黨和國家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鍛鍊自己的工作能力,1987年到敦化額木中學支教一年。

劉卓老師密切聯繫實際,積極開展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其科研水平有目共睹。他注重對中國朝鮮族和韓國留學生的漢語教學規律探索,在辭彙學和現代漢語與諸種語體關係方面也有很大科研成績。曾發表多篇論文,如在1998年第4期的《延邊教育學院學刊》上發表《朝鮮族學生國語正音淺論》,在1999年第4期的國家級核心期刊《漢語學習》上發表國家級論文《深入淺出的語言文化教學》,在《漢語學習》上還發表《說說水紅色與水綠色中的水》、《“花兒”的“兒”是變詞語素嗎》,在省級論文集上發表《以改革開放的社會心理看近年來漢語辭彙中的新詞語》,論文《析失之於X句式》發表在《漢語文字論文集》上。此外,他對現代漢語的字詞語法修辭在具體語體中的運用也有深入研究。

人物評價

教學工作之餘,劉卓老師積極參加詞典編著工作並對此進行科研探索,參與編寫《現代漢語全功能大字典》,由吉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他還編寫了《現代漢語語音、文字、辭彙訓練》作為延邊大學內部交流教材。

在科研方面,劉卓老師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和探索鑽研精神,不僅撰寫多篇論文,還參與、承擔多項科研項目,如“習題庫卡片程式化、配套化,抽樣合成命題化”中承擔語音、文字等部分內容,“留學生漢語寫作程式訓練”並指導留學生按此程式完成論文,補充了現代漢語中的“失之於X”句式,“對朝文系的朝小、朝中、畢業學生如何進行現代漢語教學”項目中承擔國語正音、成語、虛詞部分。

在教學方面,劉卓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吸取學術界新成果,充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靈活,勇於承擔教學責任,注重教法革新,並積極開展科研導向,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他設計了與教材配套的輔助性習題訓練參考教材,並參加了留學生教法改革的工作研究。他認真鑽研教育學、心理學,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了系統的教學體系,即教學大綱、教案、輔助教材、習題訓練、考試命題配套,使教學程式科學化。

此外,劉卓老師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在攻讀碩士學位勤奮刻苦,榮獲延邊大學研究生“成寶獎學金”。

劉卓老師的一生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於律己,堅持做到為人師表;教育事業心強,對學生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學、科研各方面都極為突出;對系裡的事情認真負責,愛系如家。他把自己的知識與才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是當之無愧的“靈魂的工程師”!

獲獎記錄

1987年受語文系黨總支嘉獎,曾被評為優秀班主任,1990年榮獲全校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第三名,系級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獲二等獎,首屆校級青年教師演講大賽獲一等獎,1999——2000年度被評為院級“優秀教師”,2000年獲延邊大學科研優秀獎。

在吉林省第六屆語言學會年會上,論文《論訴訟文書中字詞運用的規範性》獲優秀論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