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醫學名詞]

副作用[醫學名詞]

副作用(Side Effects;Adverse Reactions)系指套用治療量的藥物後所出現的治療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

基本信息

一、藥物的正副作用

藥物正作用是主要的.一種藥物常有多方面的作用,既有治療目的的作用也並存有非治療目的的作用。如抗膽鹼藥阿托品,其作用涉及許多器官和系統,當套用於解除消化道痙攣時,除了可緩解胃腸疼痛外,常可抑制腺體分泌,出現口乾、視力模糊、心悸、尿瀦留等反應。

副作用和治療作用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治療目的的不同,也導致副作用的概念上的轉變。如在手術前為了抑制腺體分泌和排尿,阿托品的上述副作用又轉化為治療作用了。副作用常為一過性的,隨治療作用的消失而消失。但是有時候也可引起後遺症。

二、副作用發生的機率

嚴格來說,所有的藥,包括化學藥、中藥、中成藥都有副作用,只是不一定每個人每次使用都會表現出來。

以降壓藥為例,硝苯地平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降壓藥,它有一個很常見的副作用是踝部水腫。然而並不是所有吃硝苯地平的患者都出現,也不是吃藥多的就出現,吃藥少的就不出現。

有些副作用只與每個人的不同體質有關。這有點像過敏,比如有人對花生過敏,不能吃花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對花生過敏 。

三、副作用對用藥選擇的影響

在治療疾病選擇藥物的時候,醫生會綜合考慮,遵循「獲益大於風險」原則。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也就是說都是有風險的,當疾病的風險大於藥物的風險的時候,使用藥物就是值得的。

如果治療同種疾病、藥效接近的情況下,應首選副作用小的藥物 。

四、副作用的判斷

不少長期服藥的患者,容易把身體上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都和藥物副作用聯繫起來,要么輕易停藥,要么就不理會這些不舒服。

有的時候,藥物副作用和疾病導致的身體不適很難區分,比如有些降壓藥的副作用有頭暈,然而我們血壓高的時候也可能會頭暈,或者血壓低的時候也會頭暈,那么在口服降壓藥的過程中出現了頭暈,到底是哪種頭暈呢?這時候,就應該找個血壓計量一量。當然,有些副作用的鑑別不是我們自己在家裡能夠完成的,它可能需要專業的設備(比如抽血化驗)或者專業人士判斷,所以定期複診也很重要的。

有些不適雖然感覺並不嚴重,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比如一些藥物吃了以後出現”乏力”,很多人認為既然是生病,還吃了藥,有乏力再正常不過,但其實這種乏力可能是由於低血鉀導致的,如果不了解原因,不採取措施,長期下去,也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

五、正確看待副作用

如果擔心藥物有副作用而不敢用藥,是因噎廢食。我們應了解藥物的副作用,控制它、和它共存,而不是抗拒它、否認它、害怕它。

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像ACEI類的降壓藥(一般叫某某普利),一些患者服用後會出現乾咳,如果不能耐受的話,可以詢問醫生是否可以換用ARB類的降壓藥(一般叫某某沙坦),很多人換藥後該副作用明顯緩解。有些藥物副作用是可以採取手段減輕的,比如糖皮質激素能夠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導致消化性潰瘍風險升高,醫生會給有些大劑量、長期使用激素的人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來降低消化性潰瘍發生的風險。有些藥物副作用一旦出現,是應該立即停藥並換藥的。

六、減輕藥物副作用的建議

事實上,從藥物的設計、研究和開發階段,科學工作者就已經為減輕藥物副作用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為了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將藥物設計成腸溶片;比如為了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將其製成膠囊;比如為了服藥更方便,同時減小藥物濃度的波動,將藥物設計成控釋片、緩釋片等。

1.在醫生開出藥物之後,要詳細了解服藥方法和主要副作用,並了解清楚在用藥期間應該怎樣監測這些副作用。

2.在使用藥品的過程中出現不適,應該及時就診。
3.治療、控制慢性疾病的藥物,一般都是處方藥,遵循醫囑或執業藥師的用藥指導,不要自診自治,不要隨意購買藥品。

4.避免使用渠道不正的、不合法的藥品,更不要以食品或保健品代替藥品使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