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適宜與經濟發展:基於中國實踐的發展經濟學

中國制度的適宜性 1978年以來中國制度的適宜性 制度適宜視角下的中國發展模式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平裝: 37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10072302, 7010072302
條形碼: 9787010072302
尺寸: 23.8 x 16.8 x 2 cm
重量: 640 g

作者簡介

李若谷,1981年獲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83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現任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生導師、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行長助理、副行長,中國駐亞洲開發銀行執行董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開發銀行、加勒比開發銀行和東南非開發銀行等機構的中國副理事。2003年4 月至2005年9月期間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曾主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金融改革》、《國際經濟一體化與金融監管》、《國際金融調研論文集》,翻譯羅納德?麥金農所著的《經濟自由化順序--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金融控制》。

內容簡介

制度適宜與經濟發展:基於中國實踐的發展經濟學》從中國獨特的發展道路中提煉出“制度適宜”作為切入點並貫穿始終,認為中國經濟成就的關鍵在於選擇了符合自身國情、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和國際環境的制度,即適宜的制度。並且,根據條件和環境的改變,通過改革不斷創新,持續推進制度調整,在變與不變中保持制度的適宜性。《制度適宜與經濟發展:基於中國實踐的發展經濟學》認為,由於各國國情不同,適宜的制度也是動態和多樣的,不存在唯一的普適性制度。最後《制度適宜與經濟發展:基於中國實踐的發展經濟學》指出,發展的道路上沒有永恆的制度,只有不變的發展主題。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所昭示的最有價值和意義的核心理念就是制度適宜,這一理念對開發中國家應有借鑑意義。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實踐及對現有經濟學理論的挑戰
第一節 中國經濟高增長的奇蹟
第二節 對中國經濟成就的理論解釋尚不充分
第三節 用制度適宜解釋中國經濟奇蹟
第二章 一般意義的制度適宜
第一節 制度適宜的定義
第二節 制度適宜的標準
第三節 制度適宜的特性
第四節 制度適宜促進經濟成長的作用機理
第五節 適宜制度的產生
第三章 開發中國家的制度適宜
第一節 開發中國家的適宜制度
第二節 政府與市場作用的邊界調整——駝峰型路徑的提出
第三節 實證分析
第四章 中國制度的適宜性
第一節 中國計畫經濟體制的歷史必然性與局限性
第二節 1978年以來中國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第三節 1978年以來中國制度的適宜性
第五章 制度適宜促進中國經濟成長的機理
第一節 適宜制度激發勞動熱情
第二節 制度適宜促進投資
第三節 制度適宜促進人力資本開發與技術進步
第六章 從制度適宜視角看當代世界主要發展模式
第一節 東亞模式
第二節 蘇聯模式
第三節 拉美模式
第七章 以制度創新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及其制度性原因
第二節 根據形勢發展需要不斷推進制度改革與創新
第三節 中國經濟展望
第八章 制度適宜視角下的中國發展模式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值得總結
第二節 中國發展模式的普遍性
第三節 中國發展模式的特殊因素
第四節 制度適宜視角下的中國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