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分節語”是人類語言的共同屬性,也是人類語言區別於動物叫聲的本質特性。
發展
人類社會蒙昧時代的低級階段終於食用魚類和用火,以採集野生植物為生,出現了分節語。人類物質生產的進步總是伴隨著思維的進步,二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而思維又是藉助語言進行的。因此人類的思維和分節語是同時產生並同步發展的。
自從人類有意識地打制石器時起,就具備了最簡單的概念意識,實現了向人類思維的過渡。隨之產生了傳遞有關概念的最簡單的語言形式,即聲音信號。最初的語言只是簡單的音節。此外,手語和某
些動作、表情也是早期猿人傳遞信息的輔助手段。後來,單音節的語言已不能滿足人類在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的需要,於是分節語便適時產生了。人類發音器官的進化為這種新的語言形式準備了條件。由於手的解放,人類的嘴巴不必直接尋找食物,逐步後縮。熟食的發明導致咀嚼器退化,加速了後縮的過程。結果嘴唇出現,聲道得到改變,口腔適於共鳴和發出唇音。加之人類在勞動時經常屏住氣息或大聲傳遞信息,造成喉頭的發達。因此在生理條件和心理條件都具備的時候,人類在某一時刻便發出了第一句分節語。北京猿人的顱骨內腔結構證實了分節語產生於晚期猿人時期。其大腦語流發生中樞顳骨後部的顳—頂—枕骨部位發達,表明已具備較高程度的講分節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