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凝血四項屬於檢驗科臨檢檢查項目之一,歸屬於血栓性疾病檢查。為手術前必查項目、血栓前檢查項目及監控臨床口服抗凝藥物患者。
患者住院做手術前,醫生總會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項檢查,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目的是在術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無缺陷,以事先有所準備,防止術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體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當人意外受傷流血時,止血功能迅速發揮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傷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丟失。當患者需要手術時,醫師必須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術中可能會大出血以至發生手術意外甚至死亡。
凝血四項內容及正常值
凝血因子測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秒數:25-37,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
2、凝血酶原時間(PT):秒數:11-14 ,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活動度:80-120% INR:0.8-1.2
3、纖維蛋白原(FIB):2-4 g/L
纖維蛋白溶解檢測
1、凝血酶時間(TT):秒數:12-16 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
適應症
1、出血性疾病。
2、血栓性疾病,血液高凝狀態。靜脈栓塞,肺栓塞,心肌梗塞,腦栓塞不穩定心絞痛,腎病綜合徵,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3、口服抗凝藥,口服避孕藥,溶栓治療。
4、DIC,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抗磷脂抗體綜合徵,急性傳染病、急性感染、惡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肝炎,肝硬化等。
5、外科手術前,損傷性穿刺前,硬膜外麻醉前。
指標及意義
1、凝血酶原時間(PT)參考範圍:11~14S
PT即加入組織凝血活酶和鈣離子使血漿凝固的時間,主要用於檢測外源性凝血系統有無障礙。
延長:常見於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Ⅶ、Ⅹ缺乏症,低或無纖維蛋白原血症,DIC,FDP增多,惡性貧血,原發性纖溶症,維生素K缺乏,肝實質性損傷時損害凝血因子與凝血酶原的合成,口服抗凝劑如肝素等
縮短:見於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藥,高凝狀態,血栓性疾病等。
2、凝血酶時間(TT)參考範圍:16~18S
TT在凝血酶作用下,血漿的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的時間。
延長:常見於肝素增多或類肝素抗凝物質存在,DIC,FDP增多,SLE,肝病,腎病,低或無纖維蛋白原血症,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症等疾病。
縮短:標本可能有微小凝塊或有鈣離子存在。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參考範圍:30~45S
APTT為腦磷脂具有部分凝血活酶的作用,能加速因子X的活化,使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促使血液凝固的時間。
APTT延長:可見於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甲、乙、丙型血友病;後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嚴重肝病、維生素K缺乏、DIC、血液循環中的抗凝物質增加等。
縮短:見於高凝狀態,血栓性疾病,Ⅴ、Ⅷ、血小板增多,幼兒,DIC高凝期,標本離心不足,標本混有血小板等。
4、纖維蛋白原(FIB、Fib或Fbg)參考範圍:2~4g/L
FIB即凝血因子I,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既是凝血酶作用的底物又是高濃度纖溶酶的靶物質,在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中同時發揮重要作用,FIB作為底物,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轉變為纖維蛋白。
含量增高:可見於糖尿病、糖尿病酸中毒、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傳染病、急性腎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手術後、輕度肝炎等。
含量減低:可見於DIC、原發性纖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