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冬至日
(左河水)
西北風襲草木衰,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艷開。
注釋
1、冬至日:每年的公曆12月21、22日或23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冬至節氣的第一天 ,它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全國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如北方吃餃子。
2、風襲:一般指從西伯利亞進入的冷空氣,在我國的地面對氣候及植物造成影響。
3、草木衰:衰,為衰落,沒落,枯萎,凋謝。意為冷空氣的侵入使各種草木枯萎凋零。如《樂府詩辭·長歌行》:“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4、幾番寒起:番,指次、回,如三番五次。幾番寒起就是指北方的冷空氣一次又一次地南襲我國,造成沿途大範圍的降溫,而且一次比一次降溫大。一般始發於秋末,到達冬至已開始出現大風和雨雪天氣,草木凋零。
5、一陽來: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
6、時光短:冬至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漫長的一日。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開始“進九”。
7、金梅:指臘梅,別名有蠟梅、蠟花、黃梅花等。落葉灌木,常叢生。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等,蠟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季節綻蕾,斗寒傲霜雪。
8、競艷開:指競相開放。蠟梅在冬至日這天已含苞漸放。蠟梅的花期為當年11月~翌年3月。
譯文
七言絕句詩《冬至日》,是一首以科學的語言和形象的筆觸表達在我國“冬至日這一天”的地球現象、氣侯特徵及草木花卉生長狀態的精短作品。全詩四句28字,言簡意明,短小易記,句句緊扣冬至日這一天所存在的本質性特徵。使人們對這一天的地球現象、氣侯特徵及草木生長狀態有一個明晰的認識。全詩可譯釋如下:
西伯利亞的冷空氣襲擊我國的地面,造成百花凋零,萬木萎衰;
隨著冷空氣三番五次地進入並一路南下到達冬至日,陰去陽來。
這一天北半球的陽光斜照極甚,使白天的時間最短,黑夜最長;
但人們卻在日光短暫、萬物蕭索之時見到臘梅芬芳,傲雪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