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介入性診治護理

冠狀動脈介入性診治是通過冠狀動脈介入技術診斷、治療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的技術。包括冠狀動脈造影術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冠狀動脈造影是對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作出解剖學診斷的直接、可靠方法,是進行冠心病血運重建介入治療前後必不可少的診斷及觀察療效的重要手段。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是有效治療冠心病,重建血運的方法。

目的

診斷、治療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用物

造影導管、造影導絲、動脈鞘管。

操作方法

給予患者局部麻醉,通過專用的X線造影機,經股動脈、橈動脈或肱動脈將造影導管送到主動脈根部,分別插入左、右冠狀動脈口,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

護理要點

1.術前護理(1)心理護理:由於患者多數年齡較大、體質較差,又缺乏對此手術的基本認識,從而會產生恐懼、焦慮、失眠、食欲不振等。因此,術前醫護人員應主動耐心地向患者解釋,說明檢查目的及手術過程,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達到配合手術的目的。(2)檢查:遵醫囑完善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線胸片、實驗室等檢查。(3)皮膚準備:清潔皮膚及備皮,備皮應在術前1日進行,備皮範圍為雙側腹股溝區。(4)做碘及青黴素等藥物過敏皮試。(5)術前保證患者有充足睡眠。(6)擇期介入術前一般不需要進食。(7)備好心電監護除顫儀及搶救藥物等,應保證各種儀器處於完好狀態。2.術中護理(1)協助患者取平臥位。(2)嚴密觀察並記錄患者生命體徵。(3)配合醫生完成各項操作。(4)若患者出現病情變化,積極配合完成搶救工作。3.術後護理(1)回病房後,患者取平臥位,術肢制動,注意保暖。術後即可進食,鼓勵飲水,術後4小時內飲水1000~1500ml,觀察術後尿量。(2)經橈動脈或者肱動脈穿刺者術側穿刺部位關節制動。術後2~4小時拔除動脈鞘管,局部加壓包紮,2小時後逐漸降低包紮壓力。經股動脈穿刺者,術側肢體制動,術後4小時拔除鞘管,拔管後局部沙袋壓迫6小時,2小時後再去除彈力繃帶,繼續制動12~24小時。並觀察術側肢體皮膚顏色及動脈搏動情況。(3)應了解術中所使用肝素的時間及劑量,配合醫生做好拔管前的準備:適當加快補液,備好拔管用藥(阿托品、多巴胺、間羥胺等),保持靜脈通路通暢。觀察生命體徵變化觀察迷走反射先兆(打哈欠、表情淡漠等)。(4)注意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心率、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並記錄尿量。(5)心血管病患者,由於長期服用擴管及抗凝藥物,凝血功能減退或動脈硬化,因此,應密切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6)觀察患者下肢動脈搏動及皮膚溫度的變化。(7)遵醫囑給予抗凝劑及抗生素等。

健康宣教

1.行橈動脈穿刺者,可正常飲食;行股動脈穿刺者,臥床期間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2.行橈動脈穿刺者,穿刺處一周內避免術側上肢用力,肢體3個月內儘量避免提重物,負重不超過2.5kg,行股動脈穿刺者,穿刺側肢體制動12小時,12小時後可翻身,無併發症者24小時後可下床活動。術後一周避免騎車、快跑等運動。3.出院後保持穿刺處清潔,如發現有疼痛、腫脹和出血,立即來院複診。4.如需服用抗血小板、他汀類藥物者,應注意以下幾點: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期間應避免飲酒、拔牙及開刀,如服藥後有消化不良、胃部灼燒、皮下淤青出血、牙齦出血、眼結膜出血、胃出血或傷口血流不止等應立即就診;平日使用軟牙刷,避免撞擊硬物;服用氯吡格雷期間若出現皮膚瘙癢、紅疹、心悸、呼吸不暢、面部潮紅等應立即就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