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出德波林主義是中共黨內教條主義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再次提出德波林主義是中共黨內教條主義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是由毛澤東的秘書張如心於1941年9月18日寫的一篇思想論斷作品。

毛澤東的秘書張如心於1941年9月18日寫的《清算德波林主義,開展反主觀主義的鬥爭》一文(發表於1942年3月17日延安《解放日報》)披露:“毛澤東同志在最近一次會議上明確地指出:德波林主義是我黨近十年來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德波林是蘇聯哲學家。十月革命前曾參加孟什維克派,1929年後任蘇聯科學院院士。他否認矛盾的普遍性,否認差異就是矛盾,認為矛盾不是一開始就在過程中出現,鼓吹用對立面的“互相調和”來解決矛盾,反對對立面的鬥爭。德波林學派在蘇聯有一定的影響,但在30年代初就受到批判,認為他們犯了理論脫離實踐、哲學脫離政治等唯心主義性質的錯誤。德波林主義無疑給中國思想界和中共黨內過去的政治領導以重大的影響。毛澤東在1937年8月寫的《矛盾論》中已經提出:“蘇聯哲學界在最近數年中批判了德波林學派的唯心論,這件事引起了我們的極大的興趣。德波林的唯心論在中國共產黨內發生了極壞的影響,我們黨內的教條主義思想不能說和這個學派的作風沒有關係。”張如心在文章中以自己為例:“我在蘇聯的學習就受了德波林派的強烈影響,回國之後,也曾經在出版界宣揚過德波林派哲學思想。不僅如此,德波林主義的思想及工作方法,支配著我長時期的活動,使我犯了不容許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的錯誤。”張如心同時指出:蘇維埃運動後期“左”傾機會主義的領導者,不管他們口頭上文字上如何宣揚,實質上他們的思想和領導方法正是德波林主義的再版。他們把我黨真正的創造性馬克思主義代表毛澤東同志稱之為“狹隘經驗主義者”,稱之為“實行家而不是理論家”,然而實際上把1929年底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的全部理論與實踐,與五中全會以前及五中全會本身的決議檔案比較研究一下,則代表真正徹底的馬列主義的正是前者而不是後者。現在我黨中央雖然已經對這種德波林式的主觀主義政治領導有了根本上的糾正,然而德波林主義的餘毒,在我黨思想上遠還沒有肅清,老的傳統影響頑固地阻止著黨的前進。張如心的文章點明了毛澤東在9月的一次會議上再次提出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提出了準備在黨內要徹底開展反對主觀主義的思想鬥爭的艱巨任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