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六斗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7.00公里, 國土面積15.70平方公里,海拔142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558.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4386.80畝,其中人均耕地0.49畝;有林地7799.50畝。全村轄1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75戶,有鄉村人口3039人,其中農業人口3037人,勞動力19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43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11.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6.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外出打工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開順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布於西河,南橋,西莊,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386.80畝(其中:田1499.00畝,地2887.80畝),人均耕地0.49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7799.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49.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4畝,主要種植柑桔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675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675戶通電,有17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7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77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彈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499.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9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9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1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5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73.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0.49萬元,畜牧業收入769.86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746頭,肉牛0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36.8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6.10萬元, 工資性收入6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外出打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2人 ,在省內務工62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37.59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乾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75戶,共鄉村人口3039人,其中男性1530人,女性1507人。其中農業人口3039人,勞動力1968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0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1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4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六斗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屏邊二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10公里,距離中學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66人,中學生9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7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55.2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06萬元,有固定資產10.3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60人,黨員中男黨員46人,女黨員14人。 團員89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部分自然村不通公路、不通有線電視、不通自來水、無公廁、無文化活動室。 2、部分自然村農田基礎設施差。 3、學校需要維修、擴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 發展特色產業:發展桔子2070畝;發展八角776畝;發展杉木1400畝;發展草果真230畝;發展桃子、李子55畝;發展蔬菜1191畝;發展櫻桃20畝;發展油桉10畝。 2、 發展養殖業:發展養豬4656頭;發展養牛718頭;發展養羊城165隻;發展養駱27隻。到“十二五”期未,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到3966元。。
新農村建設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