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八旗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誤稱“滿洲八旗”。是八旗的核心部分,清代的“滿洲”也包括索倫、錫伯等族(今鄂溫克、鄂倫春、錫伯族)[1]。1601年(明朝萬曆二十九年),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將女真族內原來牛錄這一臨時性的生產和軍事組織,根據戰爭的需要,改編成長期的正式組織。規定每三百人設一牛錄額真(亦稱“佐領”),每五牛錄設一甲喇額真(亦稱“參領”),每五甲喇設一固山(gusa,即旗)額真,每固山額真左右設兩梅勒額真。設有四旗,各旗以純色作區分,分別是:黃、紅、藍、白。故稱為“正黃旗”等。十四年後又增設四旗,並在原純色周圍嵌上其它顏色,稱為鑲黃、鑲紅、鑲藍、鑲白。故合稱八旗滿洲。正白(在順治年間,正白旗本來隸屬於下五旗,之後多爾袞將自己所統領的正白旗升格為上三旗之一,而在順治年間本來隸屬於上三旗的正藍旗就隨著正白旗的升格而降格為下五旗之一)、正黃、鑲黃為上三旗(亦稱內府三旗),隸屬親軍,其餘五旗為下五旗。日本學者中山八郎認為,“八旗成立當時是五六萬乃至十萬內外;入關前後的兵力為二十五萬。”
相關詞條
-
滿洲八旗制度
滿洲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1614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
-
八旗
八旗,又稱八旗制度,是清代旗人(後演變為滿族)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有清一代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創立。...
歷史沿革 組織形式 分類 兵制 人口 -
滿洲八旗
詳情見:八旗制度 ...
-
八旗制度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八旗是將軍事、政治、財政、司法、行政...
歷史沿革 組織形式 分類 兵制 人口 -
漢八旗
漢軍八旗的主要來源是明末主動投降或在之後的戰爭中被後金及其後身清朝擄掠於遼東的人丁,以漢人為主,也有少部分漢化女真人和曾入明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
簡介 名詞解釋 漢軍八旗衰落 漢軍八旗影響 區別 -
滿清八旗
八旗制度是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女真人以射獵為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立黃、...
建立 特點 興亡 分布 分類 -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清代弘晝、鄂爾泰、福敏、徐元夢等奉清高宗弘曆之敕而編纂。全書80卷,始纂於雍正十三年(1735),編竣於乾隆九年(1744)。書中...
-
滿洲八旗兵
禁旅八旗兵以滿洲八旗為主,留守京城,保衛皇室,稱為京旗。 駐防八旗兵,分駐全國各軍事重鎮,總數約數萬人,後漸有增加。 八旗兵丁的“生計問題”,越來越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