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式七厘米野戰高射炮

八八式七厘米野戰高射炮

開發的,於(1920),大正11年(1922)制式化之後,雖然持續進行小改造,但威力、機能之提升終有其限界。

簡介

圖片參考 圖片參考

日本陸軍首次開發的正式高射炮.十一年式七珊半野戰高射炮,於大正9年(1920)設計,大正11年(1922)制式化之後,雖然持續進行小改造,但威力、機能之提升終有其限界。另一方面,大正14年(1925)5月陸軍加速近代化的軍備改編項目之一:設立高射炮聯隊,高射炮第1聯隊(高射2大隊、照空1大隊)於豐橋市的野炮兵第21聯隊內創設、野炮兵第26聯隊高射炮隊於朝鮮誕生,為支應部隊需求,有必要增產高射炮 。

起源

日軍使用八八式野戰高射炮 日軍使用八八式野戰高射炮

技術本部考量內外情勢後,擬定新野戰高射炮研究計畫上申陸軍省,大正15年(1926)2月陸普第644號認可開發,研究方針內容:(一)口徑 75mm、(二)最大射高 約8000m、(三)高低射界 0~85度、(四)方向射界 360度、(五)放列布置與撤去所需時間 各20分以內、(六)運動性 與現制野戰高射炮約略同等。符合上述條件之火炮設計製圖於大正14年8月告一段落,翌15年4月陸軍造兵廠迅速完成試製炮,該月於春木射場進行竣工試驗,經必要修正後,同年7月於伊良湖射場實施機能、彈道性實驗,結果機能大致良好,最大射高達約9000m。

接著昭和2年(1927)3月委託野戰炮兵學校進行實用試驗,該校立即自同月10日起至23日,於同校及附近舉行關於操法、運動性等之試驗。然後24日~30日間,經四街道-佐原-銚子-一宮-勝浦-茂原至四街道行軍,全程約340公里,中途於勝浦海岸進行射擊試驗,以及實施各種運用,其間機能維持良好,同時與十一年式七珊半野戰高射炮相較,威力與機能等方面均有許多優點。

綜合以上試驗成績後,陸軍技術本部判定試製高射炮足供實用,可成為制式兵器,昭和2年12月以八七式七糎野戰高射炮之名上申制式化,至昭和3年(1928\皇紀2588年)8月25日仮制式制定,因此稱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

本炮之牽引最初使用九二式牽引自動貨車,其後改用九六式牽引自動貨車,由於移動速度提高,車軸、車輪與避震裝置均有改修的必要。自昭和5年(1930)起展開改修研究,昭和8年(1933)4月決定採用與6輪卡車相同的充氣輪胎,同年5月經野戰炮兵學校實用試驗後,判定適於實用。昭和9年(1934)1月本炮於滿州北部試驗中,發現炮車車軸因低溫影響造成曲軸部抗力低落,經改修後於同年11月上申制式改正,翌10年(1935)4月13日制定。改修試驗中,曾從東海道到本州東北地方,以45km/h高速長距離運行,途中並於兵庫、大阪、奈良縣內特別挑選惡路行駛,確認對車軸、車輪、避震裝置乃至火炮、瞄準器等之影響,以求改修結果無後顧之憂。

歷史發展

本炮之駐退復進機采水氣壓變後座式,射角30度為止屬長後座(後座長1400mm),其後隨仰角增加逐步減少後座長,射角50度至最大射角85度為短後座(後座長600mm)。雖然作動方式精巧,但駐退機卻相當脆弱,射擊中經常故障,令官兵大傷腦筋。因此,為便於部隊替制定時列為分解限制品的駐退復座機,進行分解、保養、調整及補充潤滑油乃新設器具,於昭和9年6月22日制定,但並非每門炮各附1組分解器具,而采裝備部隊各發給若干組的方式。

本炮製作圖於昭和8年3月,使用日本標準規格(JES)螺絲而作圖,可是在此之前已經用陸軍規格螺絲生產100餘門,如果改採JES規格,工廠方面認為無論生產相關機具或預備品、修理品的交換上均相當不便,因此於昭和11年(1936)5月上申制式改正,統一使用陸軍規格螺絲。昭和4年(1929)起JES規格逐漸普及後,陸軍兵器也同步適用,所以只有本炮為特別的例外。

依野戰炮兵學校高射炮部隊操作經驗,只要炮座敷設適當,射角15度以上均可平射。基本上本炮野戰炮座的平射射擊,除非有裝備炮口駐退器、爆風防盾等必要措施,否則均視為危險之舉,不得實施。

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由於生產量大,使用期間長,因此有許多的套用衍生型:

●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

本炮之海岸要塞用固定型,架匡(基塔)以上以螺桿系於固定炮座,稱為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昭和8年開始設計,同年10月試製竣工,翌9年2月28日制式上申,同年6月15日制式化。構造機能上與原型相同,只是追加平射瞄準器,並可俯角7度,之所以不稱為陣地高射炮,是因為只要匡礎(基塔底部)與固定炮座分離,裝上炮腳後就一樣可以當野戰用。

●列車搭載型

陸軍技術本部為強化海岸線的對空防禦,昭和17年(1942)4月進行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搭載於列車之技術研究。於無蓋貨車車台上安置炮座與彈藥庫,射擊時車台下另裝設臨時支桿以吸收衝力之簡易裝備。試驗結果不明,只是列車高射炮並未實際整備,以後也未再進行列車搭載的研究。

●裝甲列車搭載型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陸軍為確保東北地區廣大鐵路網安全,並累積長期使用武裝列車的經驗後,昭和7年(1932)8月18日,以陸滿密六○二號令開始臨時裝甲列車(輕裝甲列車)之設計。為儘量縮短製造時間,火炮與車輛均使用既存品,輕炮車型試用十一年式七珊半野戰高射炮、重炮車(加)型使用十四年式十糎高射炮。火炮和裝甲於日本本土兵器廠整備,完成後運往東北;滿鐵大連沙河口鐵道工場自昭和7年12月開始進行列車改裝,火炮改修與炮塔試製於翌8年2月竣工,同年5月臨時裝甲列車完成。

其後,日本陸軍考慮東亞鐵路作戰需要,昭和8年(1933)10月進行九四式裝甲列車(重裝甲列車)之計畫,其中十加低火炮車、十加高火炮車各搭載十四年式十糎高射炮1門,七加高火炮車則搭載2門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九四式裝甲列車於昭和9年(1934)6月完成,同年8月大阪炮兵工廠完成火炮與炮塔後,運往滿鐵大連沙河口鐵道工場進行組裝,12月16日引渡至關東軍兵器部,昭和10年(1935)起開始運用。

●船舶搭載型

昭和6年(1931)7月,配合陸軍運輸部實施野戰火器船舶裝備和射擊試驗,同步進行十一年式七珊半野戰高射炮臨時裝備於輸送船上之機能、抗力、使用便利性、對輸送船是否造成影響等試驗。接著第12師團於北九州附近進行防空演習時,順便進行海上射擊演習,供部隊進行實用試驗。昭和10年(1935)開始設計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用船載炮座,由運輸部試製,同年6月的試驗結果,判定適於實用,以後太平洋戰爭期間,本炮廣泛裝備於陸軍舟艇母船與徵用輸送船上。

●飛行機搭載型

昭和19年(1944)初,日本陸軍試作以キ67(四式重爆飛龍)改裝,機首搭載75mm高射炮的特殊防空戰鬥機キ109,同年8月下旬完成初號機。本機搭載之高射炮使用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炮的炮身,降低發射時的反動力,每分發射彈數可達20發,攜帶彈數15發,並有自動開閉機構,炮彈發射後藥莢落入炸彈艙,便自動開啟艙門排出。

瞄 準 裝 置

本炮之高射照準器(瞄準系統),採用將十一年式高射照準器之略近式計算原理更精確化的改良型八八式高射照準器,但是該方式依然無法精密瞄準,因此設計上預留裝設電氣式高射照準器的準備。本型高射照準器以電動方式算出修正量等射擊諸元,取代十一年式的機械式,其後進一步研究改良,除瞄準鏡外之主要部分與高射炮分離,而發展成高射算定具(射擊指揮儀)。

昭和9年6月制定九○式三米測高機、昭和10年1月制定九○式航速測定機、同年9月制定九○式高射算定具之後,昭和15年九七式高射算定具制式化,算定具之方向鏡與高低鏡只要直接追蹤瞄準目標,就能連續算出目標捕捉後數秒間的射擊諸元,並加以電傳。可是本算定具之生產趕不上高射炮部隊的增設速度,因此以構造簡單的九○式高射算定具進行修改,而完成改良型二式高射算定具。

本炮最大發射速度每分15發,但經訓練後的熟練分隊可達每分20發;射擊精度水準則可達最大射程附近的射程公算誤差,降至射程的100分之1以下。

布置方法

放 列 布 置 方 法 與 威 力

本炮炮架為鑄鋼製,下部中空圓柱內藏高低瞄準用的平衡器,平衡器藉由彈簧之力使搖架後部拉到下方,保持火炮重心平衡,使高低瞄準更容易。移動中炮身以後座狀態置於炮腳豎起時,則收縮固定以保護彈簧。

炮腳5根,移動時分前方與後方緊閉,前方聯結牽引車,放列布置時5根炮腳展開呈放射線狀形成炮座,放列布置與撤除所需時間各約5分鐘。

本炮操作必要人員與十一年式七珊半野戰高射炮相同,炮車長以下12名炮手,射擊姿勢時各炮手的任務分擔為:一番:方向、二番:信管(調定刻度)扇形板、三番:方向修正(刻度)圓筒、四番:高低、五番:高角(指示刻度)扇形板、六番:高低修正(刻度)圓筒、七番:航路角、八番:發射拉繩、九番:裝填、十番:信管調定、十一番:彈藥補充、十二番:補助高低修正(刻度)圓板。實戰中可能有炮手不足的狀況,射擊最低限度需要4人。

本炮之威力言人人殊,有人說4500m以上就無法連射,有效射高只到4000m;有人說如果是戰鬥機之類的小型機,即使未直擊,只要在炮彈爆炸威力半徑之內就有效,但如果是中型以上的轟炸機,除非直接命中主翼襟翼或引擎部分,否則幾乎沒有效果。

本炮自昭和3年制式化以來,至少生產2000門以上,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為止始終是日本陸軍高射炮兵的主力,從野戰、要地防空到船團護衛等無役不與,日本陸軍戰記中所登場的高射炮,幾乎都是八八式七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