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落腔

內黃落腔

內黃落腔是一種稀有的傳統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中國河南北部安陽、內黃、清豐一帶,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以其曲調輕快歡樂,故名“樂腔”。主要伴奏樂器為皮胡、竹笛等。唱調有平板、二板、三板、流水、懈板、捻板等,游場音樂類似河南曲子。劇目多為家庭生活小戲,如《藍橋會》、《安安送米》等,文詞通俗,表演富有生活氣息。

基本信息

起源

樂腔是河南省的稀有的傳統戲曲劇種。原名“落子腔”,解放後改為“樂腔”。它的淵源和發展,戲劇界傳說不一。據藝人相傳,內黃一名姓趙的藝人喜歌善舞,他把蓮花落和民間小曲溶為一體,時逢佳節,彩扮登台演出,當時民眾稱之為“內黃落子”。據《上黨府志》載“清道光年間,落腔由東而西流於廣陽府”,由此可見,早於1850年前,落腔就登台演出。

現狀

因落腔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以其曲調輕快歡樂,於是,在20世紀50年代改名稱“樂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