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度嶺位於內丘縣境內,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鶴度嶺又名仙人台,月牙城。位於河北山西的交界之處的太行山腹地,面積80平方公里。西臨山西昔陽縣,北接石家莊嶂石岩旅遊區,東距內丘縣城70公里,距邢台市30公里,從縣城內昔公路乘車可直達鶴度嶺。
《太平寰宇記》記:“鵲山西有龍騰溪、鶴度嶺。”
《方輿紀要》記:“嶺最高,唯鶴可度,故名。”
鶴度嶺是明長城著名的險關口隘,修建已久,具體時間無考。在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04年)曾進行過大的修整,並立《內丘縣蒿都嶺城記》碑。然碑文殘缺,交代了修整的因由。碑文中有“鵲嶺名蒿都,蓬山故郡險要地,古□□城關……”和“門有勤石,白鶴度仙蹤……”的簡要記載,但何以將“鶴度嶺口”稱之“蒿都嶺城”,卻未作詳解,分析,可能是“鶴度”、“蒿都”音近而混用的結果,
大修整後的明長城沿太行峻岭,其北起懷來縣,南至沙河縣。我縣境內總長12.5千米,分設隘口三處,一是鶴度嶺(蒿都嶺)口,二是錦繡堂口(鶴度嶺北),三是燒梁關。
鶴度嶺歷代作為軍事要塞,是通往山西的重要關口,古縣誌稱:“山峰巉峻,唯鶴可度。”鶴度嶺城樓北側崖石上刻有“鶴度仙蹤”和“萬年天險”八個大字,實為表達堅固之意。
明萬曆間內丘知縣郝學詩為其賦詩:“宋莊兩□夢崴巍,險絕接天無鳥飛,素羽乘風從此過,千年鶴鳥□□關。”雖為一首殘詩,但卻能清晰看出所表達出的險固境地。
鶴度嶺隘口充當防禦山西之敵東出太行之險關,也有不與苟同之人。因為鶴度嶺口不是居高臨下之守,而是居下仰高設防。故明崇禎間主修《內丘縣誌》的邑人喬中和對此提出了質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十二百二昔淡尚矣。錦秀堂,鶴度嶺二口西平東峻,人曰此山之西之守也,余曰不然。自高臨下曰險,自下仰高曰阻,其為要守一也,憑高之守,因高而高之築堞壘而伺焉;依深之守,因深而深之鑿池鏨而需焉,守要之兵用土著,習則玩,玩則□,用差遣遠必擾,擾必廢良法,在良有司用之耳,故自古有治人無治法。"正如他所說,自古有治人無治法,既然鶴度嶺歷代設口,還是憑一個"險"字,可能是天險,也可能是風險。
就在喬中和高談闊論的同時,鶴度嶺口又被順德府官兵作為抵抗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東出太行的軍事要塞之一了。然而,再堅固的天險也阻擋不了歷史的進程,因為這絕非是一個鶴度嶺口所能改變的。1644年,明朝滅亡了。
清朝時期,長城失去了軍事防禦的作用,再無修整。鶴度嶺隘口仍作為軍事要塞設定,照樣肩負著交通要充的重責,直至清末。
廢棄邢台境內的明長城多為毛石粗砌,牆體又薄,結構鬆散。邢台境內的明長城歷經350餘年的風雨滄桑,多數關隘城牆殘破嚴重,而我縣的鶴度嶺關隘相對完整。
鶴度嶺是一座美麗的山,神聖的山,神秘的山。
鶴度嶺關隘是著名的“太行八徑”之一,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她好像鶴立雞群,巍巍群峰,高聳入雲,直插藍天。仰望成藍天一線,上看懸崖峭壁,下臨萬丈深淵,令人驚心動魄。
鶴度嶺十多里的山澗,峽谷深長,山泉細流,樹木茂盛。石壁岩縫芳草倒掛,青苔浸露,老樹探爪,葛藤、葡萄藤等各種野藤與樹木相互纏繞,誘人的葡萄和各種鮮果,倒掛其中,形成一道天然綠色長廊。
鶴度嶺的土質為山地草原草甸土,主要植被為天然林和天然草地。山頂以牡羊草、苔草、蘭花棘豆、鐵竿蒿和部分灌木黃刺梅、荊條等為主,組成了茂密的高山草甸。這裡的草甸寬闊平坦,鮮花百種,野草豐茂,積葉沉厚,仿佛來到內蒙古大草原。
鶴度嶺山坡為黃土質山地棕壤,自然植被為繁茂的針闊混交林和闊葉林,有白樺、柞、山柏、白皮松、落葉松、山楊等原始森林。這裡古樹名木,奇花異草、色彩繽紛。在這繁茂的山林中,還有野豬、野鹿、野兔、野獾、松鼠、山雞、山鴿等野生動物棲息繁衍,自成天趣,構成一幅奇特的大自然生態圖。
鶴度嶺是座神秘的山。傳說,在這個世外桃源的地方,人類和仙鶴和睦相處,親如一家。人類在山澗墾荒種地,仙鶴在藍天自由翱翔。人們想翻越鶴度嶺,一招手,仙鶴就想現代的計程車那樣停在你的面前,人們乘上仙鶴很快就翻越鶴度嶺天險了。後來,人間出現了好人和壞人,出現了富人和窮人。那些壞人和為富不仁的富人,屢屢欺騙打殺仙鶴。仙鶴憤然離開人群,飛到鶴度嶺的頂峰,再也不馱人們飛越鶴度嶺了。世間的人們,在鶴度嶺山腳下,為仙鶴神蓋起了仙鶴廟,焚香禱告仙鶴神還象過去那樣與人們和睦相處,還像過去那樣馱著人們跨越鶴度嶺天險。可仙鶴神再也回不來了。人們望山興嘆,再也翻越不了鶴度嶺了!
在鶴度嶺山腳下有一個叫小靈底的山莊。山莊有一位青年後生,聰明絕頂勤奮好學,學富五車。那年,他赴京趕考,紅牆般的萬丈山崖擋住去路,他無法翻越直插藍天的鶴度嶺。考心切的舉子萬般無奈,對著鶴度嶺大哭,祈求仙人保佑。舉子哭了三天三夜,仙鶴深受感動,飛到舉子面前。舉子乘鶴飛越鶴度嶺,進京一舉得中頭名狀元。後來,舉子在鶴度嶺修煉成仙。
山半腰便是舉子修煉的擀杖山。擀杖山如撐天巨柱,聳立山澗,遠遠望去酷似擀麵杖。擀麵杖山的山半腰是平展展的一塊巨石,橫臥在山路上,這就是仙人台,也叫仙人床,傳說是舉子修仙睡覺的地方。緊靠著擀杖山是菜刀山。那山有菜刀把兒,菜刀刃,酷似一把菜刀放在那裡。不遠處還有案板山,山半腰有一塊巨石,像一個案板,緊緊靠在山上。這裡集中了仙人生活用品。從仙人的睡床,到菜刀、擀杖、案板。看來仙人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不吃不喝得道成仙的,也像凡人那樣切菜、擀麵、上床睡覺的。
鶴度嶺山腳下,山坡上一口碗口組的泉水噴漿出來,落下一掛白練似的瀑布,瀑布嘩嘩的墜進山腳,流水在山腳下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湖泊,造就成了仙鶴湖。那碗口粗的山泉,便是聞名遐邇的仙鶴泉了。
傳說仙鶴泉是醫祖扁鵲發掘的。
那年,蓬山赤地千里,瘟疫橫行,連熬藥的水都沒有了。驅瘟必須先尋水。
神醫扁鵲帶領弟子,從蓬山來到鶴度嶺,尋找水源。他們登上擀杖山,爬上菜刀山,來到仙人台,把鶴度嶺尋了個遍,就是找不到水源。
扁鵲無奈只好往回返,他們來到小靈底的村莊,垂頭喪氣地坐在道邊歇息。一隻仙鶴振翅凌空,喁喁啼鳴,從扁鵲頭頂飛過。挺胸昂首站在扁鵲不遠的山坡上。仙鶴羽毛潔白輕柔,披著一層白紗;朱紅色頭頂,好像一頂小紅帽。
仙鶴回步轉頸,展翅作舞,衝著扁鵲引頸高鳴。扁鵲不理睬,仙鶴衝著扁鵲引頸聳翅,“嗝——嗝”叫個不停。
扁鵲一陣驚奇,朝著仙鶴跑去。仙鶴見扁鵲趕來,展翅飛去了。
扁鵲趕到仙鶴剛才落腳的地方,意外的發現,別處寸草不生,一片枯黃,而在仙鶴落腳處,濕漉漉的,青草茂密,一片碧綠。
扁鵲大喜過望,揮鎬刨去。一鎬下去,不想刨出一泉水來。先是涓涓細流從石縫中緩緩地流出,不想,那泉水越來越大,泉水流的越來越猛,不一會兒,竟變得碗口般大小,泉水翻著浪花,突突地往外冒。
扁鵲俯下身子,喝一口,清冽甘甜,乾渴盡消。弟子們更是歡呼雀躍,手舞足蹈,爭相取而飲之。
扁鵲喝著泉水,高興地說:
“這是上天賜給的神水,蓬山人的救命水啊。”
人們傳頌說,仙鶴仙子見神醫扁鵲不顧山高路險,不辭千辛萬苦四處查找水源,動了惻隱。見到扁鵲到來,鑽到山崖下,張口吐起水來,神泉就汩汩地冒出來了。仙鶴泉因此名聲遠播,也為神奇。於是,當地人把扁鵲發現的泉叫仙鶴泉!
仙鶴泉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鶴度嶺山半腰,碗口粗的水柱噴涌而出,恰似從半山腰落下一掛瀑布,在山腳下的匯成一汪水潭,稱之為仙鶴湖。山嶽瀑布,湖水蕩漾,山靜水動,山水倒影倒成了中丘的一大旅遊勝景。
仙鶴泉不因雨澇而水旺,不因大旱而水枯萎。據當地人講,山西人來河北賣山西老陳醋和杏花美酒,挑擔一路顛波,一桶變成了半桶,為逃避東家的斥責懲罰,就用仙鶴泉水將桶添滿.加添了仙鶴泉水的老陳醋更酸,“杏花酒”更純更醉人!化驗證實,仙鶴泉是一種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礦泉水,無怪乎會增添了那么多神氣。
鶴度嶺是座美麗的山。
從仙鶴泉開始,便進入到鶴度嶺的山峰險地。這裡的山全是紅色,紅的山石像一堵堵紅牆。仰望,兀立起的千仞丹崖,壁立如削,其頂莫能仰止。遠遠望去,赤壁丹霞,峰林如劍,峭撥雲天,蔚為壯觀。山形分三層疊在一起,像三層高大的紅塔。一層比一層高,每層之間約1500米。地地人叫做“紅岩岾”。山勢高峻,且三疊拔起,需貼壁而行。
站在鶴度嶺古城樓上,居高鳥敢,晉冀兩地盡收眼底。右手一指是山西,左手一指是河北。真是一腳踏兩省(山西、河北),雙目觀四縣(山西昔陽縣、河北邢台縣、內丘縣、贊皇縣),一腔豪情油然而生。
西瞅,滾滾高原,蜿蜒而上;東瞅,太行群峰如海似濤。遠眺,那噴薄而出的旭日,如斗大的血球冉冉升起,這裡是望日出的絕好去處。
而每到春秋季節,大雨過後,多出現漫山雲霧。站立峰端,頭上藍天如碧,腳下白雲如涌,雲海波濤,勢如萬馬奔騰,氣勢恢弘,形似錢塘江湖,波瀾壯闊,蔚為壯觀。而腳下的群峰都沉浸在霧靄朦朧中,。一會兒雲盡霧散,翠峰林立,歷歷在目,忽又幾片白雲如嵐似煙,從你腳下徐徐飛過,使你如痴如醉恍然身臨夢幻般仙境。
鶴度嶺關隘是明長城著名的關隘,這裡有深厚的雄關文化。
鶴度嶺上的守軍,為便於從山下的仙鶴泉中取來泉水飲用,慢慢地從山上開出一條小路來。到了清朝,便把這條小路進一步拓寬,成了晉冀兩省交通要道,因此,鶴度嶺也有了河北通往山西的“太行八徑”之說了。如今,小靈底村前還立有石碑,記載了這次修路的經歷和捐資者的名單。
鶴度嶺山脈呈階梯狀直通山頂,由下而上分為底棧、二棧、三棧、頂棧共4棧,方能到達鶴度嶺隘口。翻越了十幾里的險路,跨過三級“紅岩岾”,便是鶴度嶺的隘口了。
鶴度嶺隘口由關門、營堡及向兩側延伸的長城組成,附近山頂還有烽火台。關門西向,西側面與南北城牆平行,東側跨出牆體1.7米,門洞平面呈“凸”字形,西窄東闊,窄處寬1.8米,闊處寬2.45米,進深5.7米,門洞坍塌,上原有門樓,鑲嵌“鶴度仙蹤”石匾。《故關志》記:“月牙石城,長五十丈,厚二丈,高二丈五尺。城有樓,樓門勤文曰,鶴度仙跡,蓋溪徑崛崎,岩山巉聳,上千翠霞,下籠丹壑。”
今城門洞南側僅存石台階15級,當原通門樓。關門兩側及南北城牆構成月牙形,即《故關志》所記載的“月牙城”,南、西、北三面城牆長度依次為51、55、35米,牆體底寬4米,殘高5.5米左右,頂寬約3米。由月牙城的東北、東南兩端築城牆與懸崖銜接,長120米,現大部倒塌,殘存高度已不足一米,牆厚1.5米。月牙城內北側現存建築遺址50多平方米,當為營堡,用於屯住守關將士和存放軍械物資。鶴度嶺為河北內丘到對面山西昔陽縣的唯一交通要道。至今還有石門、寨牆、棧道、瞭敵樓、軍帳、營房等遺址。
在關門內側,有《內丘縣蒿都嶺城記》碑一通,青石質,平頂抹角,高2.25米,寬0.71米,厚0.21米,碑陽向上倒於地。刻立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對考證修築鶴度嶺長城的軍事背景及其結構、修建時間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在月牙城北牆內側突起如壁的岩石上有兩處摩崖題記,一處為“萬年天險”,豎行,陰刻,行楷,單字高15厘米,寬12厘米,左下方刻“周恪(明·順德府推官)題”,字型稍小,題刻時間不詳。另一處在“萬年天險”左下方2米處,中間大字為陰刻豎行楷書“鶴度仙蹤”,單字見方,10×10厘米,右刻寸楷“房山縣知縣陸宗龍書”,左下方刻“管工典史楊廷珊立”,後又刻五人姓名,字型細小模糊不辨。陸宗龍,貴陽人,萬曆初年任唐山縣知縣,此題記為當時其在任時偕同時僚到此所書。
鶴度嶺關明長城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隘口。這裡絕大部分地段利用懸崖絕壁和溝塹代牆,而在山勢較緩的交通要道築牆設關,使山險與牆體有機結合。因此,可在鶴度嶺隘口恢復當年雄姿,可在附近山頂修築烽火台,修棧道,築寨牆、瞭敵樓、軍帳、營房等軍事設定,恢復當年鶴度嶺關的雄姿。
明邢台長城是中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龍文化閉關防禦性工程的古代遺存。這裡不僅有深厚的雄關長城文化,還有豐厚的道家文化積澱:在道教中,鶴是長壽的象徵,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鶴或者神鹿為座驥。鶴在中國的文化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關係。 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
這裡有仙鶴泉、仙人台、鶴度嶺,仙鶴的傳說比比皆是。這裡可開發仙鶴泉,營造仙鶴天瀑布;重修仙泉寺,蓋仙鶴廟,開發仙鶴山莊;修建民族民俗村;
鶴度嶺赤壁丹霞,山崖生成許多姿的奇石怪峰,肖人、肖物、肖神,絕妙景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驚異。漫山遍坡的中草藥,秀麗的清泉碧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為鶴度嶺數不盡神奇的洞穴,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有負氧離子含量很高的萬畝原始次生林。這裡山勢雄偉,地貌奇物,景色宜人有各種景觀180餘處;可建野生動物園,狩獵場;設定滑索、滑道等遊樂設施………
鶴度嶺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發展前景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