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萼溲疏(原變種)

光萼溲疏(原變種)

萼溲疏 植物。灌木,高約3米;老枝灰褐色,表皮常脫落;花枝長6-8厘米,常具4-6葉,紅褐色,無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嶗山、崑嵛山)、河南(晉川、西峽)。生於海拔300-600米的山地石隙間或山坡林下。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亦產。模式標本采自西伯利亞東部。

基本信息

光萼溲疏(原變種)灌木,高約3米;老枝灰褐色,表皮常脫落;花枝長6-8厘米,常具4-6葉,紅褐色,無毛。葉薄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無毛或疏被3-4(-5)輻線星狀毛,下面無毛;側脈每邊3-4條;葉柄長2-4毫米,花枝上葉近無柄或葉柄長1-2毫米。傘房花序直徑3-8厘米,有花5-20(-30)朵,花序軸無毛;花蕾球形或倒卵形;花冠直徑1-1.2厘米;花梗長10-15毫米;萼筒杯狀,高約2.5毫米,直徑約3毫米,無毛;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稍鈍;花瓣白色,圓形或闊倒卵形,長約6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圓,基部收狹,兩面被細毛,花蕾時覆瓦狀排列;雄蕊長4-5毫米,花絲鑽形,基部寬扁;花柱3,約與雄蕊等長。蒴果球形,直徑4-5毫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嶗山、崑嵛山)、河南(晉川、西峽)。生於海拔300-600米的山地石隙間或山坡林下。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亦產。模式標本采自西伯利亞東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