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的起源與進化

價值的起源與進化

價值現象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而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價值,消除價值理論界存在的諸多爭議,就必須了解價值的起源。人類是由低等動物進化過來的,價值現象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它有自己的起源,並隨著人類的進化而進化。

人類的進化大致經歷了從無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有機高分子、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低等動物、高等動物等具體過程。價值現象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而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價值,消除價值理論界存在的諸多爭議,就必須了解價值的起源。人類是由低等動物進化過來的,價值現象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它有自己的起源,並隨著人類的進化而進化。
一、價值的起源
世界萬物是不斷運動著的,在物質的一切屬性中,運動是最基本的屬性,其他屬性都是運動屬性的具體表現。例如:空間屬性是物質運動的廣延性體現;時間屬性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體現。物質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對於每一個具體的物質運動形式存在相應的能量形式,例如:與巨觀物體的機械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動能;與分子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熱能;與原子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化學能;與帶電粒子的定向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電能;與光子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當運動形式相同時,兩個物體的運動特性可以採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學量來描述和比較。例如,兩個作機械運動的物體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動量等物理量來描述和比較;兩股作定向運動的電流可以用電流強度、電壓、功率等物理量來描述和比較。但是,當運動形式不相同時,兩個物質的運動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即能量特性是一切運動著的物質的共同特性,能量尺度是衡量一切運動形式的通用尺度。因此,可以對能量做出全新的哲學定義。
能量:是用以衡量所有物質運動規模的統一的客觀尺度。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的大腦及機體也是物質世界高度進化的產物,也是物質的特殊的、複雜的表現形式,人類社會的一切經濟的、政治的與文化的運動是一般物質運動特殊的、複雜的表現形式,因此用以衡量人類一切社會運動的運動規模的統一客觀尺度也必然是能量。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作用力(如管理能力、綜合國力、戰鬥力、權力等)最終都是自然力量特殊的、複雜的表現形式;維持和推動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動力源——價值,必然也是能量特殊的、複雜的表現形式。
事實上,人類的發展過程在本質上是價值的創造與價值的消費過程,其物理學意義就是直接或間接的能量有序化過程,它需要以直接或間接的有序化能量為動力源。
總之,一切價值起源於能量,都是能量的具體表現。
二、生物的價值關係與反應方式的進化
生物的價值關係是一個逐漸進化的過程,生物對於價值關係的反應方式也是一個逐漸進化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價值關係與反應方式的進化是同步進行的,共分為五個具體的進化階段。
(一)單因素價值與趨性
對於單因素價值的反應方式是趨性。趨性是指生物對單一環境因素的刺激所產生的選擇傾向性,是生物對外部刺激的定向反應形式,包括趨向性與避離性兩種基本形式。趨向性有趨光性、趨熱性、趨濕性趨地性、喜氧性等。避離性有避光性、避熱性、避濕性、厭氧性等。如草履蟲的趨酸性、臭蟲的趨熱性和昆蟲的趨光性等。趨性是低等生物細胞、生物組織和原生動物常見的反應方式。趨性是生物體內一連串的內部感應性按一定的方向有機地組合起來,以形成有序化結構,並對外部單一環境因素形成單一的反應,使生物機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產生功能上的相干作用,以加快機體的有序化發展。當這一連串的感應性按正向的方式組合起來,就形成正趨性——趨向性。當這一連串的感應性按反向的方式組合起來,就形成負趨性——避離性。總之,趨性是低等生物對單因素價值的外界事物最初級的有序化反應方式。
(二)多因素價值與剛性本能
對於多因素價值的反應方式是剛性本能。剛性本能(又稱非條件反射)是指若干不同的趨性按一定的方向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形成完整反射弧的反應模式,它是低等動物先天形成的、對確定外部刺激所產生的相對固定的反應形式。剛性本能是生物體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逐步形成的被動適應環境的一種低等生存方式,它是生來就有的、由遺傳因素所決定的、無需後天訓練即可出現的反應。例如,腔腸動物和節肢動物的機械刺激反射;新生兒的抓握反射、吮吸反射及成人的膝跳反射、抓癢反射等。剛性本能是趨性的發展形式,是對來自某一具體事物的複合刺激的綜合性反應,它使生物體與外部環境產生更高層次的相干性,形成更高級的有序結構。總之,剛性本能是較低等生物對多因素價值的外界事物較初級的有序化反應方式,是對趨性所作的修正、擴展和綜合,使趨性具有更多的目的性,是得到升華的趨性。
(三)可變性價值與彈性本能
對於可變性價值的反應方式是彈性本能。彈性本能(又稱條件反射)是有機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隨條件而變化的反射,是在一定條件下無關刺激成為非條件刺激物的信號所引起的反射。它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機體在生存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建立於非條件反射基礎之上的反射。條件反射可以使動物學習和記憶與非條件反射有關的、但又完全不同的新的反射活動。條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大腦皮層在機能上暫時聯繫的建立或接通,它建立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之上。有了條件反射,動物不僅能反映具有直接生理學意義的事物,而且能反映那些具有間接生理學意義的事物。彈性本能使動物能夠針對變化了的事物來調整自己的本能行為,使之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比剛性本能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目的性,而且機體通過條件反射可以在刺激本身未到來之前即做出相應反應,使機體活動具有更多的預見性和主動性。總之,彈性本能是較高等生物對可變性價值的外界事物較高級的有序化反應方式,是對剛性本能所作的修正、擴展和綜合,使剛性本能具有更多的目的性和靈活性。
(四)多樣性價值與知性
對於多樣性價值的反應方式是知性。知性(包括概念與形象)是高等動物在眾多條件反射基礎上形成的更為普遍、更為抽象的條件反射,它是人對事物的內部聯繫和外部聯繫所產生的抽象認識。其中,人對事物內部聯繫的抽象認識就形成了概念,人對事物外部聯繫的抽象認識就形成了形象。概念與形象是對學習得來的東西所做的歸納與總結,使人的行為模式具有更多的系統性和目的性,使人不僅能夠適應複雜的生存環境,而且還能主動地選擇環境。由於學習得來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往往是零碎的、無規律的和盲目的,人們經常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無法自覺地運用,只有形成概念和形象以後,才會從中理出一條“主線”來,並按照這條“主線”所確定的邏輯方向將學習得來的東西排列起來。通過抽象與形象,人既可以對不同刺激事物採取相同的反應方式,也可以對同一刺激事物採取不同的反應方式,使人的反應方式多樣化、靈活化和目的化。例如,同樣是有害物,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用逃避、攻擊或防護等多種反應方式。總之,知性是很高等生物(如猿猴、猩猩等)對多樣性價值的外界事物很高級的有序化反應方式,是對彈性本能所作的修正、擴展和綜合,使彈性本能具有更多的目的性。
(五)多層性價值與理性
對於多層性價值的反應方式是理性。理性(包括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高等動物在知性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反應方式,它藉助於語言、文字或圖像將知性所形成的各種基本概念或基本形象以第二信號系統形式固定在人的大腦之中,並在大腦內部對其進行更為複雜的、更長系列的、更深層次的“趨性”、“剛性本能”、“彈性本能”和“知性”等形式的反應。其中,人對各個基本概念之間聯繫的認識就形成了抽象思維,人對各個基本形象之間聯繫的認識就形成了形象思維。理性是人類對第二信號系統所進行的“反射”式的反應活動,它能找出各個基本概念或基本形象之間更普遍的內在聯繫與本質區別,從而發現事物之間更普遍、更抽象的運動與變化規律。例如,人們通過生產與生活的實踐,形成了“水”、“向……去”、“低處”、“流動”等名詞、介詞、形容詞、動詞的概念,這些概念之間通過某種特定形式的條件反射建立了一種相互聯繫,從而得出了“水往低處流”這么一條邏輯法則。抽象思維就是人類大腦通過對各個基本概念進行深層次的條件反射活動,以建立新的邏輯聯繫,形成相應的判斷、推理、定律、假說等邏輯法則,而這些邏輯法則又可作為一種新的概念,投入下一步的抽象思維,以形成更高層次的邏輯法則;形象思維就是人類大腦通過對各個基本形象進行深層次的條件反射活動,以建立各種基本形象之間新的邏輯聯繫,從而形成相應的形象法則,而這些形象法則又可作為一種新的形象,投入下一步的形象思維,以形成更高層次的形象法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人類理性思維活動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它們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抽象思維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形象思維以抽象思維為導向。理性的發展是無限的,人類也因此具有無限發展的能力。由於理性使各個概念或形象之間建立了辯證的邏輯聯繫,人類才能對不同層次的刺激產生不同層次的反應。例如,人有時為了維護或追求高層次的利益,自覺地犧牲低層次的利益;人有時為了有效地消滅某一事物,暫時地故意放任該事物的發展。總之,理性是最高等生物(即人類)對多層性價值的外界事物最高級的有序化反應方式,是對知性所作的修正、擴展和綜合,使知性具有更多的目的性。
綜上所述,從生物角度來看,價值起源於能量,經歷了單因素價值、多因素價值、可變性價值、多樣性價值和多層次價值等五個具體的進化階段。
三、人類的價值關係與反應方式的進化
人類價值關係的發展過程既有緩慢的量變,也有快速的質變,它是一個漫長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層次、分階段的進化過程,人類對於價值關係的反應方式就是情感,那么人類情感的發展過程也必然既有緩慢的量變,也有快速的質變,也是一個漫長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層次、分階段的進化過程。把情感看成是人類的獨有物是不科學的、唯心的,把情感簡單地分為本能式情感和能動式情感兩大類也是機械的、教條的。一般來說,人類的價值關係與反應方式的進化過程是同步進行的,共分為五個具體的進化階段。
(一)食物能量和食慾
對於動物來說,最原始的價值就是食物能量,即食物中所含有的、可以被生物體所吸收、所利用的生物化學能。
動物在其生存與發展過程中,不斷從外界攝入食物,這些食物之中蘊藏著化學能量,通過合成代謝來吸收能量作為能量儲備,通過分解代謝過程來釋放能量,人體所進行的各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於糖、脂肪、蛋白質的氧化分解,通常是在恆定的體溫條件下,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進行的,此氧化過程所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直接以熱量的形式散發,另一部分以化學能形式貯存,提供機體維持體溫所需熱能,肌肉收縮所需機械能,神經衝動傳導所需電能,吸收與分泌所需化學能等。
食物中所蘊藏的能量是一種有序化能量,因為動物機體可以通過相應的生物化學反應,按照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來進行充分的吸收與利用。食物主要包括澱粉、糖、脂肪和蛋白質等,其能量的利用是人體在呼吸過程中的有氧代謝,其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水,並以某種或某幾種有機磷酸脂形式來貯存化學能,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磷酸腺苷(ATP),這些有機磷酸脂通過全身的細胞線粒體中的呼吸作用,為各種機體組織的正常運行提供能量。
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機體,都是典型的耗散結構。對於動物來說,維持其生存與發展的價值主要來源於食物。對於植物來說,維持其生存與發展的價值主要來源於陽光。
生物系統中的食物鏈就是生態系統中貯存於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係,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繫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係彼此聯繫起來的序列。一般來說,動物之間的競爭在根本上是對於食物能量之間的競爭,雖然,有時也圍繞其它生態要素(如陽光、水與空氣等)來進行競爭,但對於食物能量的競爭是最根本的、最持久的。
總之,價值的原始胚胎就是食物能量,其它高級形式的價值都是以食物能量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對於食物能量的反應方式就是食慾、餓等。
(二)溫飽類價值和溫飽類情感
除食物能量之外,生命機體還需要水份、空氣、陽光、無機鹽等生態元素,這些生態元素雖然不含有能量,卻是生命機體不可缺少的。在正常情況下,這些生態元素構成生命機體的基本生存環境,既不缺乏,也不多餘,它們構成了生命機體的基本生存環境。
當這些生態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短缺時,生命機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期內通過調整生理機制和行為機制來逐漸適應這種短缺。例如,駱駝能在水源貧乏、晝夜溫差無常的浩瀚沙漠裡長途跋涉,而獲得了“沙漠之舟”的稱號,它的耐旱能力主要依靠以下手段:駝峰中的大量脂肪可以氧化成水;通常不出汗,體溫也不上升,排尿少,肝臟能把大部分尿素再循環,而不會造成尿中毒;得天獨厚的鼻子能降低呼氣的濕潤度,從而節約水分;血液中有一種特殊的高濃縮的蛋白質,這種血漿蛋白仍能維持血液中的水分,保證血液循環的正常運行,保證體核向體表的熱擴散,增加了高溫脫水狀態下的存活力。企鵝能在非常寒冷的北極中生存,主要是依靠濃密的、帶有油脂的羽毛和厚厚的皮下脂肪層保暖;它們常常彼此緊緊地擠在一起,背部向外,外部的企鵝會輪流轉到較溫暖的中間去,企鵝這種團結一致的做法保留了自身大量的熱量。不過,為了適應生態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所出現的短缺,生命機體所進行的這些生理機制和行為機制的調整必然會耗費更多的食物能量,即以食物能量的額外消耗為代價的,從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數量的食物能量。也就是說,某一生態元素的缺乏對於生命機體的負價值等於它所額外消耗的食物能量。
當這些生態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富餘時,生命機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期內節約相應的食物能量,即某一生態元素的富餘對於生命機體的價值等於它所節約的食物能量;
由此可見,除了食物能量,生命機體所需要的基本的生態元素(水份、空氣、陽光、無機鹽等)都屬於溫飽類價值,它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食物能量產生替代和補償等作用,其使用價值量等於它們所替代和補償的標準食物能量。
對於溫飽類價值的反應方式就是溫飽類情感,主要有:痛、癢、苦、渴、熱等。
(三)安全與健康類價值和安全與健康類情感
隨著動物的不斷進化,生命機體(較低等動物)就會逐漸產生對於安全與健康的價值需要,這是因為安全與健康價值可以產生兩個方面的作用:
1、為個人勞動能力(尤其是腦力勞動)的發展提供和諧而優良的內部機體環境和外部生活環境,從而減少個人勞動能力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遭受的內部機體阻力和外部環境阻力。如果沒有安全與健康類價值,人就只能停留在溫飽類價值的消費階段和生產階段,多餘的勞動能力只能用於生產更多溫飽類價值的產品,其結果是不斷增加低素質的人口數量,而無法提高人口的質量。
2、由於任何生命機體都有可能因為內部的健康原因和外部的安全原因而喪失其生命或喪失其勞動能力,使勞動潛能在轉化為個體的勞動量時存在一定的失效機率,安全與健康價值可以降低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量過程中的失效機率。
安全與健康類情感主要有不舒服、不安心、擔心、恐懼、頭暈、耳鳴、肚子脹等。
(四)人尊與自尊類價值和人尊與自尊類情感
隨著生物的不斷進化,較高等動物(如猴子、猩猩等)還會逐漸產生對於人尊與自尊的價值需要,這是因為人尊與自尊類價值可以產生兩個方面的作用:
1、為個人勞動能力(尤其是腦力勞動)的發展提供和諧而優良的內部心理環境和外部社會環境,從而減少個人社會化勞動能力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遭受的內部心理阻力和外部社會阻力。如果沒有人尊與自尊類價值,人就只能停留在安全與健康類價值的消費階段和生產階段,就不能形成強大的社會關係,就不能組成具有很高價值效率的社會分工與合作,就不可能創造大量的勞動工具和發明先進的勞動手段,多餘的勞動能力只能用於生產更多安全與健康類、溫飽類價值的產品,其結果是不斷增加低素質的人口數量,而無法進一步提高人口的質量。
2、由於任何個人都有可能因為個人的特長與願望與社會的現實需要不相符合,他所提高的產品與服務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從而喪失其社會生命或社會化勞動能力,使個人所付出的勞動量在轉化為社會所需要的勞動價值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失效機率,人尊與自尊價值可以降低勞動量轉化為勞動價值過程中的失效機率。
對於人尊與自尊類價值的反應方式就是人尊與自尊類情感,主要有自豪、自卑、輕蔑、謙虛、歸屬感等。
(五)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價值和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情感
隨著生物的不斷進化,人類就會逐漸產生對於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的價值需要,這是因為人尊與自尊類價值可以產生兩個方面的作用:
1、為個人勞動能力(尤其是腦力勞動)的發展提供和諧而優良的內部精神環境和外部人文環境,從而減少個人的理想化勞動能力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遭受的內部精神阻力和外部人文阻力。
2、由於社會腐敗、人性弱點、社會的不公平與不合理等原因,許多得到社會認可的產品和服務(如假冒偽劣產品、毒品、黃性製品等)並不利於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即許多社會的現實需要並不與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客觀需要相符合,使社會認可的勞動價值在轉化為人類生存與發展實際所需要的產品使用價值時存在一定的失效機率,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價值可以降低勞動價值轉化為產品使用價值過程中的失效機率。
對於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價值的反應方式就是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情感,主要有抱負感、超越感、成就感、失落感、使命感等。
綜上所述,從人類角度來看,價值起源於能量,經歷了食物能量、溫飽類價值、安全與健康類價值、人尊與自尊類價值、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價值等五個具體進化階段。所有形式的價值都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漸發展起來的,高層次價值的客觀目的在於在更大範圍、更持久、更可靠地維護和更有效地利用低層次價值,但高層次價值也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

參考文獻:
①仇德輝著,《統一價值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輝著,《數理情感學

價值的起源與進化價值的起源與進化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價值世界網 http://www.worldvalue.org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