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傾杯
離宴殷勤 ,蘭舟凝滯 ,看看送行南浦 。情知道世上 ,難使皓月長圓,彩雲鎮聚 。算人生、悲莫悲於輕別 ,最苦正歡娛,便分鴛侶。淚流瓊臉,梨花一枝春帶雨 。
慘黛蛾、盈盈無緒 。共黯然消魂 ,重攜素手,話別臨行,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頻耳畔低語 。知多少、他日深盟 ,平生丹素 。從今盡把憑鱗羽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傾杯: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古傾杯》、《傾杯樂》等,《樂章集》有七調,此詞為“歇指調”。雙調一百八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韻,下片九句五仄韻。
⑵離宴:餞別的宴席。殷勤:指反覆叮囑。
⑶蘭舟:傳說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這裡用做對船的美稱。
⑷南浦:指水邊的送別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⑸情知道:明明知道。
⑹彩云:本指仙人所駕之雲,後用以借指情人遠去。韋莊《悼亡姬》:“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雲深。”鎮聚:長聚。
⑺輕別:輕易別離,動輒即別離。
⑻“淚流”兩句:眼淚流在瓊玉般鮮嫩的臉上,好像春雨灑在潔白的梨花上一樣。化用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乾,梨花一枝春帶雨”。瓊:瓊玉,形容膚色白嫩。
⑼黛蛾:黛眉。溫庭筠《晚歸曲》:“湖西山淺似相笑,菱刺惹衣攢黛蛾。”盈盈:本謂水之清澈,此處謂淚水晶瑩。張先《臨江仙·自古傷心惟遠別》:“況與佳人分鳳侶,盈盈粉淚難收。”
⑽黯然消魂:即“黯然銷魂”,心懷沮喪得好像丟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傷或愁苦。江淹《別賦》:“黯然銷魂,惟別而已矣。”
⑾“猶自”二句:為“頻耳畔低語,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之倒裝。須,必須,一定。
⑿他日:來日,日後。
⒀丹素:赤誠純潔的心。李白《贈溧陽宋少府陟》:“人生感分義,貴欲呈丹素。”
⒁把憑:“把”後省略“之”,意謂將其託付給。鱗羽:即魚雁。古代有魚雁傳書之說,因此以魚雁代書信。
白話譯文
離別的宴席上彼此更加情深意厚,待發的木蘭舟仍停泊岸邊不忍離去。轉瞬間來到了送別的地方。明知世上難使明月長久圓滿,也知道彩雲不可能常相聚。料想人生最悲傷的莫過於離別的悲傷,最痛苦的莫過於讓一對正在熱戀歡樂的情侶突然分離的痛苦了。她那流著眼淚的玉臉,就像春天裡一枝帶雨的梨花,嬌美而令人憐惜。
她皺著黛眉,心裡盈盈無頭緒。我和她一起沮喪傷心,再次拉著她的玉手,臨行話別時,她還反覆地在我耳邊問道:你真的必須離去嗎?不知有多少過去的深情的盟誓、一生的情書,從今以後全都只能憑藉魚雁來傳遞了。
創作背景
觀詞中景物,與柳永另外一首詞《雨霖鈴·寒蟬淒切》極為相似,應該是同時期創作的,這首詞可以看作是《雨霖鈴·寒蟬淒切》的副歌。若將兩詞放在一起研究,則可知兩詞寫於景德四年(1007年)秋,柳永當時準備離開汴京,親友們前來送行,其中包括柳永的妻子,這兩首詞就是寫給她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與柳詞名篇《雨霖鈴·寒蟬淒切》一樣,都是寫離別之情,藝術成就雖不及前者,但也有其獨到之處。
詞的上片寫離別前的景和情。“離宴殷勤”三句,詞起筆便直入送別的主題,描寫臨別時的場景。從後文“鴛侶”一詞可知,作者是與妻子別離,首句“離宴殷勤”即寫妻子在餞別的宴席上反覆勸酒、叮嚀。分手在即,多情女子的“殷勤”致意,強作歡顏,正寫出了兩人不忍離別又不能不離別的悲哀、無奈。“蘭舟”、“南浦”兩詞說明送別的地點在水邊,在詞人看來,那小舟仿佛也不忍離別,在那裡“凝滯”、徘徊不前。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看看送行南浦”,時間轉瞬即逝,眼看著最後分別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不過,詞接下來並沒有寫“南浦”送別的情景,而是由敘而議,直接抒寫詞人內心的無限感慨。“情知道世上,難使皓月長圓,彩雲鎮聚”,這幾句即通俗易懂,卻又意在言外。就像月不會一直是圓的,彩雲不會一直聚集在一起,人與人總要分手,總有離別。“情知道”三字暗藏曲折,理智上明明知道有聚就有散,感情上卻不能忍受別離的痛苦。上文的種種鋪墊,終於逼出了下面的這句話:“算人生、悲莫悲於輕別”,這句頗似屈原《九歌·少司命》里的“悲莫悲兮生別離”,人生中最悲傷的事莫過於輕易離別。“最苦正歡娛,便分鴛侶”,語意又深一層,“鴛侶”分別已是很苦的事情,然而還有更苦的,那就是“正歡娛”時的“鴛侶”分別,滿心的苦澀溢於言表。
當詞人從沉思中回到現實的時候,他看到自己心愛的女子“淚流瓊臉,梨花一枝春帶雨”,這兩句化用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乾,梨花一枝春帶雨”,清雅又別致,美麗而感傷。作者看到這樣一位多情女子楚楚動人、孤獨無依的情態,必然更加心旌搖盪,黯然神傷。至此,詞的上片就在這樣悽美的情境中結束了,留給讀者的是“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動人形象,是“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江淹《別賦》)的人生悲哀。
詞的下片寫與妻子話別。換頭處“慘黛蛾、盈盈無緒”承上片接著描寫女子的情態。從所寫內容看,上下片的銜接極為緊密,但從詞作表達的感情來看,上下片之間卻有一段令人回味的空白。這段空白中深蘊著詞人看到心愛女子淚流滿面時的情難自禁,以及由此產生的虛妄人生的悲哀。
“共黯然消魂,重攜素手,話別臨行”,分別在即,詞人緊緊握住心愛女子的“素手”,以握手傳達內心依依之情。淚眼相對之時,多情女子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她還抱著最後一絲幻想,“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一遍又一遍地問著:你一定要離開嗎?另一方面,她也意識到離別的難以挽回,所以又“頻耳畔低語”,述說著心中的千般依戀,千種風情。這一番話別,寫的深情款款,動人心弦。
詞的結尾,“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從今盡把憑鱗羽”,宕開一筆,慨嘆從今以後,兩人只能借魚雁傳書,傾述彼此深深的思念之情。以“知多少”領起,作婉轉的疑問,收束全詞,使詞作結尾處化實為虛,搖曳空靈。從表面看,詞人似乎找到了一條派遣今後哀愁、共述戀情的途徑,但其實,此時此刻,詞人已經陷入了深深的悲哀無奈之中,情思綿渺,難以自拔。
這首詞似將《雨霖鈴·寒蟬淒切》中的“都門暢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數句加以鋪衍。雖無前者含蓄蘊藉,卻也顯得更為酣足。同寫離別之情,《雨霖鈴·寒蟬淒切》主要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和豐富想像的連綴,生動地表現了情人惜別的傷感之情;這首詞則融場景描寫、人物刻畫、議論抒情於一體,筆觸騰挪有致,尤以人物情態、動作描寫的刻畫取勝。“梨花一枝春帶雨”、“重攜素手”、“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頻耳畔低語”數句,最是體情入微,體現了柳永多樣的寫作風格。
名家點評
清·陳銳《褒碧齋詞話》:柳詞云:“算人生、悲莫悲於輕別。”……此從古樂府出。美成詞云:“大都世間最苦惟聚散”,乃得此意。”
作者簡介
柳永(984?一1053?),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省崇安縣)人。景祐元年(1034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作慢詞獨多,發展了鋪敘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