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孝道與中國農村養老的價值研究

傳統孝道與中國農村養老的價值研究

《傳統孝道與中國農村養老的價值研究》是2007年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劍鋒。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傳統孝道與中國農村養老的價值研究》主要內容:傳統孝道中包含著養老行孝、以仁為原則、以禮為先的民本主義養老思想,是我國傳統養老的道德準則和基本的行為規範。它促進了家庭和睦,社會穩定,解決了中國歷史上的養老難題。由於歷史的局限,傳統孝道中的養老思想既有積極合理的一面,也有消極腐朽的一面,我們要堅持繼承和批判相結合的原則,根據時代要求賦予孝道文化以時代內容。今天,我國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但由於我國的國情和社會經濟結構及踐行孝道的社會現實基礎等原因,傳統孝道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作者簡介

潘劍鋒,男,漢族,1968年2月出生,湖南永州市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科技學院科技處副處長、副教授,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主要研究成員。1992年6月湖南師範大學政治系本科畢業,2005年6月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畢業,獲法學碩士。 長期從事哲學教學與哲學研究。近年來,積極從事孝道與養老倫理文化以及精神丈明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一項,省部級課題3項,廳級課題3項,參與省部級課題7項,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項,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項,校級教學成果獎三項。在《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中國高教研究》、《求索》、《學術交流》、《船山學刊》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丈40多篇,其中有多篇學術論文被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精神文明導刊》和《社會保障制度》全文轉載。參編著作4部。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關於孝與養老的一般論說

第二章 傳統養老的理論支柱——孝道

第三章 傳統孝道與時代需要——當今孝道存在的合理性

第四章 家庭養老是當代中國農村養老行孝的主要方式

第五章 農村養老的現實必然選擇——建設農村新型孝道文化

第六章 市場經濟與中國農村養老行孝

第七章 孝德與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

第八章 中國農村養老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在我國,養老是與“孝”這一觀念以及“孝”為核心的傳統家庭倫理緊密相連的,支撐養老功能是傳統倫理“孝”的價值取向,孝是“天經地義”的行為的最高準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核心,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

縱觀我國歷史,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詩經》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就是說,人們很早就意識到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樣無邊無際。孝敬老人,奉養老人,乃天經地義。孝的基本含義是子女要善於侍奉和贍養父母。“孝”字,從字形上分析,是“老”與“子”的合二為一。“老”,代表著年老的雙親;“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意味著“做子女的,順承父母,這就是孝”。從行為上看,“子”背著“老”,即父母年老體衰行動不便時,需子女背著代步,蘊涵感恩、報恩、關懷之意。孝是孝敬、孝順、孝養;道是必然、或必經之道。孝道,就是為人子女對其父母,必須恭敬順從,供養侍奉的正道。中國歷代認為,孝道是一種修身做人、理家治國之道,我國有奉養和孝敬父母的優秀文化傳統。無論是君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都以孝為榮,孝子賢孫層出不窮,且流芳百世,為後人所敬仰。古代有虞舜孝感動天,黃香給父暖被,包拯辭官事親。

後記

當我校對完書稿清樣時,已是2007年4月17日了。從選題到蒐集資料,書稿歷經四載終於要付梓了。回顧四年,我在沉思與迷茫中走過,在亢奮與懵懂中爬行。任何喜悅的獲取都伴隨著艱辛,在人生的征途中得失兼有,苦樂相伴。

人大都有自己的理想,可我的追求卻是那樣的不同。按一般常人看來,一個男人,要學而仕,要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男人有了事業才會有一切。可我由於另一樣的嚮往去舍一萬而鍾一。儘管如此,但並不為人所認同、所贊道。四年來,思想不能安定,還常常被攪拌得心亂如麻。我曾多次地想大跳躍,但每當我努力地奮起時,卻被一種捉摸不透的力量反彈回來。然而勇氣通常建立在信服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條件下,外在的因素有時也起關鍵作用。我深深感到心有千萬壓力,心累如鉛,縱有翅膀,也飛不起來。我感覺到心累的可怕,真是萬事雖累不如心累!可雖這樣,但為何還如此般地執著呢?這來自一種獨特的力量。這種獨特,可遇而不可求,神秘而又現實。幸運的人會遇到神奇的數字。這個數字,對於我來說,既尋常卻又十分的獨特:當你不經意時,從你身邊滑過,一次又一次地;當你需要特別紀念時,歡快地向你撲來,精心設計似的。我本不信神,但天地間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這神奇,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來自思想的執著。正由於這種神奇和執著,我為此憧憬,為此夢想。

文摘

三、積極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孝道的養老功能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之一,其思想精華至今仍是社會道德的一部分,它對於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特別是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中國傳統孝道作為倫理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在中國傳統養老中曾起到了保障、凝聚、調控和穩定社會的作用。今天,在我國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之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大力弘揚傳統孝道,積極發揮孝道的養老功能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要大力開展社會主義孝德教育,尤其要加強孝德的示範作用。

道德教育是培養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使道德規範成為社會內在約束力和推動力的重要途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些不孝敬老人的事情時有發生。從道德的角度來講,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是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形成強有力的社會輿論,逐漸使孝德要求由社會規範轉化為人們的自覺意識。過去我們在道德教育中有一個明顯的誤區,就是與人們的具體思想覺悟相脫節,因此在今後的道德教育中必須注意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對象的特點,因人施教,尤其要加強道德的示範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