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村貌
20世紀90年代,在偏橋村不乏手藝人,大多是泥瓦匠、木工。一天三五十元的工資。
在偏橋村,沙土地、半坡地、土板地全算上,每人能分一畝來地。正常年景,最好的土板地一畝也就產七八百斤玉米。
全村一千多口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賺錢,供養家庭。村里留守著老人和孩子。
石板房炊煙四起,街道上凌亂的牲口糞便,路邊堆滿柴禾。這是當初偏橋村過年的景象。
村情改善
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溫家寶三訪河北承德市灤平縣偏橋村,無論村容村貌還是“經濟結構”,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種地、打工過日子,是曾經的偏橋小經濟。在總理到訪後,偏橋村迎來各級單位的扶貧支持,修路築橋搞基建的同時,也開始了村級產業的發展。
2010年,建了80餘套新民居,修了高標準的橋和路。花了數百萬建新村委會,採用了最高標準的電熱地暖。村委會的圖書室里,擺滿了捐贈的書籍。
1200人的偏橋村還投資百萬建了座污水處理廠。村里建了廣場,裝了路燈。舊房子的外牆也都刷了一遍漆。
栽了幾百畝果樹,打了機井。灤平縣從平泉縣招來商家,在偏橋村一下建了103個食用菌大棚。還建了十餘個培訓室,用來培訓村民技術。
承德市商務局籌款在當地新建綜合超市,扶持縣裡的一家超市和蔬菜合作社,對接偏橋村的蔬菜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