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克隆

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之後代的過程。

個體克隆(英語:Organism cloning)即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之後代的過程。克隆在園藝學上是指通過營養生殖產生的單一植株的後代。很多植物都是通過克隆這樣的無性生殖方式從單一植株獲得大量的子代個體。
克隆一個生物體意味著創造一個與原先的生物體具有完全一樣的遺傳信息的新生物體。目前,現代生物學背景下,這通常包括了體細胞核移植。在體細胞核移植中,卵母細胞核被除去,取而代之的是從被克隆生物體細胞中取出的細胞核,通常卵母細胞和它移入的細胞核均應來自同一物種。由於,細胞核幾乎含有生命的全部遺傳信息,宿主卵母細胞將發育成為在遺傳上與核供體相同的生物體。線粒體DNA這裡雖然沒有被移植,但相對來講線粒體DNA還是很少的,通常可以忽略其對生物體的影響。
克隆進展
包括細胞核移植在內的現代克隆技術已經成功地在一些物種上進行實驗(依時間排序):
蛙:1962年,未成功
鯉魚: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DNA插入來自雌性鯉魚的卵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1]。
綿羊:1996年,多利羊(Dolly
小鼠:1998年,Cumulina;夏威夷大學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兔: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2003年,Dewey
馬: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1][2]
灰狼:2007年,韓國首爾大學動物克隆研究組,Snuwolf和Snuwolffy,雄性[3][4]
儘管動物的克隆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的成功率還是相當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員經歷了276次失敗的嘗試;70隻小牛的出生則是在9000次嘗試後才獲得成功,並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就死了;Prometea 也是花費了328次嘗試才成功出生。而對於某些物種,例如猩猩,目前還沒有成功克隆的報導。而狗的克隆實驗,也是經過數百次反覆試驗再得來的成果。
克隆結果
多利出生後的年齡檢測表明其出生的時候就上了年紀。她6歲的時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時才得的關節炎。這樣的衰老被認為是端粒的磨損造成的。端粒位於染色體的末端。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在複製過程中不斷磨損,這通常認為是衰老的一個原因。然而,研究人員在克隆成功牛後卻發現它們實際上更年輕。分析它們的端粒表明它們不僅是回到了出生的長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時候的端粒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長的壽命,但是由於過度生長,它們當中很多都過早夭折了。研究人員相信相關的研究最終可以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