侜張

侜張,漢語辭彙。發 音〗 zhōuzhāng    〖出 處〗《尚書·無逸》:周公曰:“嗚呼!我聞曰:‘古之人猶胥訓告,胥保惠,胥教誨,民無或胥譸張為幻。’此厥不聽,人乃訓之,乃變亂先王之正刑,至於小大。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 〖釋 義〗   侜張,又作譸(譸)張。

基本信息

〖發 音〗 zhōuzhāng 

〖出 處〗《尚書·無逸》:周公曰:“嗚呼!我聞曰:‘古之人猶胥訓告,胥保惠,胥教誨,民無或胥譸張為幻。’此厥不聽,人乃訓之,乃變亂先王之正刑,至於小大。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

〖釋 義〗

侜張,又作譸(譸)張。
1.欺誑 [deceive]
漢 ·仲長統 《昌言》:“於是淫厲亂神之禮興焉,侜張變怪之言起焉。”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其論詩力表 程孟陽 ,用 遺山 《中州集·溪南詩老》例,謚之曰‘松圓 詩老’,讚嘆投地,若不容口,過情之論,迨近侜張。”
2.囂張;強橫
北齊·魏收《魏書·陽平王熙傳》:“賊眾侜張,所在強盛。”又《魏書·邢巒傳》:“賊 衍 此舉,實為傾國。比者 宿豫 陷沒, 淮陽 嬰城,凶狡侜張,規抗王旅。”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任胥役之需索,奸匪之侜張,而不出十日之期。” 。
3.驚懼貌。 (great fear; dread; fright; terror)
唐· 李白 《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伏惟陛下因萬人之盪析,乘六合之譸張,去 扶風 萬有一危之近邦,就 金陵 太山 必安之成策。” 王琦 註:“ 劉琨 《答盧諶書》:‘自頃輈張,困於逆亂。’ 李善 註:‘侜張,驚懼之貌。’舊說侜、譸通同。是 李太白 所用譸張字,當作驚懼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