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余振華 (1988-),廣東清遠人,專職畫家。2011年畢業於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校期間自學了古今中外繪畫大師的繪畫風格與技法。齊白石的對蝦、徐悲鴻的奔馬、劉海栗的人體素描、關山月與黎雄才的山水畫、達·芬奇《蒙娜麗莎》永恆的微笑、凡·高的向日葵、畢卡索的和平鴿等都給了我不少有益的啟迪。2013年7月結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施雲翔彩墨山水班。2013年9月就讀石齊新中國山水畫班。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主辦的畫展中獲獎並被大多企業家收藏。
榮譽與成就
2005年《江畔綠韻》在第三屆全國師生優秀美 術作品評選活動中獲銅獎。
2007年《高山流水》在國際書畫大賽中榮獲青年組三等獎。
2009年《江川雲煙圖》在“首屆羊城高校書畫藝術節暨第四屆廣州高校書畫聯展”獲非專業組三等獎。
2009年《秋山泉韻圖》在廣東大學生繪畫和書法比賽中獲二等獎。
2012年《鄉村古韻》入選清遠市文聯、清遠市美協主辦的書畫大賽並展出。
2012年《溪趣》在法國羅浮宮展出。
2013年《王維詩意圖》獲清遠市美術作品創作大賽一等獎。
2014年《林深泉幽》入選清遠建市26周年書畫攝影作品展覽活動。
2014年《空山鳴鳥》入選“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全國名家邀請展”。
2014年《王維詩意圖》入選嶺南名家邀請展。
2014年公益廣告《築夢丹青》獲清遠市公益廣告徵集活動特別獎。
2014年《風景(一)》獲“清遠'好山好水'硬筆寫生大賽二等獎”。
2014年《葉落知秋意》入選清遠洛陽聯展。
2015年《峽谷泉聲》入選清遠花都聯展。
2015年《山水》 入選建市27周年書畫小品展。
繪畫特色
余振華的繪畫特色:“大膽用筆,細心收拾”,正如“下筆如有神”, 余振華的山水畫作品用墨凝重渾厚,行筆流暢,畫面有傳統技法的蒼潤嚴謹,又有西畫的質感和新意。大膽墨、大膽留白,形成了強烈的黑白對比,這往往可以體現出他紮實的素描基礎,更藉助了中國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的側光來處理畫面;讓人有一種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作品深邃的靜美和氣勢恢弘的景觀,常給人一種強悍的感染力和無限的遐想。
人物評價
媒體評說
小荷才露尖尖角 ——鄧玉貴(詩人、作家)
我與余振華從年齡上說來,是爺孫輩了,雖未達到
余振華是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人,生於1988年10月份。小時候,因為家貧發夢也不敢想學繪畫,只能從一本本小人書那裡“望梅止渴。”而自小與大自然接觸的他,對大自然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有著特殊的感情,常常情滿于山,情溢於水,家鄉詩意般的風光常進入他的夢境,令他銘心刻骨,這給他往後學習繪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也許天公不負有心人,2004年秋天,16歲的他,開始迷上了中國山水畫,心熱手癢,躍躍欲試,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他拿起畫筆,一筆一鉤的勾勒心中憧憬許久的天地,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中國畫藝術之路,從實踐中他逐步體會到張大千的心得:“有人認為畫畫是很難的,又說要生來有繪畫的天才,我覺得不然。我認為只要自己有興趣,找到一條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會成功。”
2008年,他以美術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這給他在美術造詣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和環境。在大學的幾年時間裡。除了跟著老師學畫外,自學、獨創,是他主要的學習方法。羅曼、羅蘭說過:“一個人只能為別人指路,不能代替他們去走路。”為了走好自己的路,一有空閒時間,他就儘量蒐集世界名家名畫金星學習、觀摩,慢慢潛移默化,融會貫通。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大膽探索、創新,不拘一體一個與派別。狠下工夫,力求溶古今中外於一爐,自成蹊徑,達到“我在畫中,畫中有我”的境界。同時他儘量尋找機會到外寫生,擁抱山山水水,“搜盡奇峰打草稿,”一筆一划,無不意在筆先,寫下了一幅比一幅有明顯進步的山水畫。這幾年來,年僅二十出頭的他頻頻在各種比賽中獲獎,引起有關方面的垂青、關注。
我是搞文學創作的,對繪畫是一名門外漢。但我認為,文學藝術都是相同的,尤其是中國的山水畫與古體詩詞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意境方面息息相通的,藝術是感情的流露,是作者人格的表現,筆墨技巧,只不過是表達感情的手段。因此,作者平日必須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風骨節操,如果只是徒研技巧,必然即落下乘。人品高,畫品亦高。
古人說,作文章要多看,多寫,多改,作畫也是如此。多看書,以股俗氣,洗浮氣,除匠氣。“夜班寒生夢醒初,枕邊得句未遑書;侵晨研墨披衣坐,提起筆來一字無。” 故此,我只是以長輩的身份,套用陸游“汝欲學寫詩,功夫在詩外”那句話提醒余振華:“汝欲學繪畫,功夫在畫外。”人品決定畫品。作畫欲股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地選擇讀書。余振華頗有悟性,注意在日常中提高心性,培養正氣浩氣,並在讀書、寫字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數月後,他拿來作給我看,令我大為吃驚、興奮,他的作品起了質的變化,逐步臻向於成熟,無論在構圖、筆劃、色彩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其人惠中秀外,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看來他進一步領會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中國傳統文化奧妙,注入了畫中的詩意,表達了真美。
“路慢慢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余振華畢竟還年輕,初試鋒芒,小露尖角,往後的路還很長,期待他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攀登藝術高峰。(文:鄧玉貴(作家、詩人,2012年7月2日清遠日報發表)
社會評說
高個子、五官端正、目光敏銳、思維敏捷、衣著樸素,很有藝術氣質和繪畫天份,這就是余振華給人的第一印象。
余振華於1988年10月出生在廣東清遠北江河畔一個美麗的小鎮———石角鎮。日月的精華、山川的靈秀孕育了他的藝術氣質、繪畫天賦。鄉風民俗陶冶了他艱苦樸素、勤學苦練的性格。從他呱呱墜地誕生之日起,他的父母給他起了一個寓意深刻的名字——“振華”,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他將來長大成人能夠“振興中華”,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為社會做出貢獻。
據余振華回憶說“國小的時候,我最怕期末考試,因為每當學期結束,學校都會頒發獎狀,我每年都拿不到,哈哈,我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極少違反學校紀律,但老師就不給我獎狀。有一次,學校要選同學去培訓繪畫,因為要參加一個繪畫比賽,那時候我就特別的羨慕那些被選中的人。”可能就是那一次的羨慕就有了今天的余振華。從他拿起筆開始繪畫,到他從清華大學美院學習出來,這有近十年的時間了,“十年磨一劍”,在這十年期間他受了不少苦。余振華說:“非經過不知難。”他的繪畫之路坎坎坷坷、布滿荊棘,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自始至終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對荊棘叢生的繪畫之路無所畏懼,奮勇向前、執著追求、熱情求索,笑到最後。正所謂天道酬勤。歷經十年寒窗苦練、十年辛勤耕耘,余振華得了不少的獎,這也是對他十年來付出的血汗是一種鼓勵。
在這十年里,有在事業上取得很好成績的,有在婚姻上取得幸福快樂的,而他卻獨自在藝術的路子裡打滾著。我問他:“你後悔嗎?什麼力量讓你支持了十年?”他笑了笑說:“沒什麼後悔不後悔的,一黑一白為之道,凡事都有好和壞的。什麼力量讓我支持了十年?我想,應該是我愛山水畫。”他說的回答不得不讓我感動。
都說“看一個人的畫,就可以去了解一個人的性格,”但余振華的性格往往很難觸摸,他的作品很大氣,用筆很老練,有他自己思想,也有一些哲學的東西在裡面。跟他相處後,才知道他是一個感性的人、一個很孤獨的人。他平時除了畫畫、教學、外出寫生外,好像沒別的事了,然後我問他:“為什麼你不找朋友玩?”他就回答了一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難怪人人都說藝術是孤獨的。
2012年,余振華成立了余振華美術工作室,這標誌著他研究和學習山水畫開始新的一頁,也多了一份責任去為祖國培養更多美術愛好者。
余振華現在才25歲,他的繪畫之路會越走越寬,但他非常年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可以邁向更加輝煌的藝術聖殿,繪出更加精彩的藝術人生。(文:2012年8月於清遠)
媒體報導
2007年清遠日報記者採訪我的一篇通訊《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清遠日報登出。
2010年清遠日報記者採訪我的一篇通訊《雛鳳清於老鳳聲》在清遠日報登出。
2014年接受清遠電視台公共頻道《周末大廣場》欄目採訪。
2014年在清遠當地發動一場“大愛連山——關愛山區留守兒童”公益活動。
2014年接受清遠電視台《北江紀實》欄目專訪——《築夢丹青》。
論繪畫
1:繪畫是要用心去畫的,要專心致志、精益求精才能畫好每一幅畫。繪畫還需要眼到、手到、心到,簡單來說就是多留意觀察老師的示範,多用筆去畫,多用腦去思考,不要因為暫時畫不出來就輕言放棄。正如我國山水畫大師黎雄才在他書中說過:“不學則已,越學越難,知難就能提高,因有追求才覺難,覺易乃落後之兆。”
2:在繪畫的的道路上,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只幫助我們指路,不能代替我們走路,正所謂“老師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3:藝術是寂寞的,只要你耐得住寂寞,將來必成大器,寂寞——它是一種清純高遠的境界,古今中外最有成就的藝術家也是最寂寞的人,正如“八大、石濤、徐謂、梵谷、貝多芬、等等。所以,我們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必須耐得住寂寞。
個人簡歷
余振華,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法學碩士,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博士,歷任台灣警察大學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真理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副教授等職。現為日本明治大學客座教授、警察大學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研究所專任教授、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並為台灣地區刑事法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