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簡介
中國奉獻於聖母瑪利亞的堂特別多,如河北的東閭,遼寧的黑山,山西的孫家園,江蘇的狼山、青陽,上海的崇明、唐墓橋,安徽的巒峰尖,廣東的北海,雲南的黃家坪,貴州的黃慕樹等皆奉聖母為主保。上海的佘山,山東的尖山、牛心關幫、王幫,安徽的水東等,都奉聖母進教之佑作主保。其餘奉聖母無染原罪始胎作主保者有內蒙古的磨子
山、南京、香港等。奉玫瑰聖母作主保的有浙江的沈家門,上海的傅家,福建的平海和廈門等處。奉聖家之母作主保者有河南的洛陽和河北的大名。奉聖母聖衣作主保的有河南的田家井。奉聖母升天作主保的有吉林。以上只是略舉大概而已,上述各地也有奉聖母為他們整個教區的主保或成為教友們朝聖地的。我國的朝聖地中,首屈一指的要算上海的佘山。。每年聖母月——陽曆五月——到佘山朝聖的信徒和教外人都絡繹不絕。中國的佘山真有如法國的露德,雖然在價值上不能與它比,然而佘山聖母的靈跡亦屢見不鮮。凡認識佘山的人都覺得它是一個美麗而可愛的地方。
在上海郊區松江平原上,矗立著幾個小山峰,諸峰中最俊秀、風景最佳、最引人入勝的便是佘山。在它的峰頂上建有一座宏偉雅典的教堂,堂後有半球形的星象台,四周林木茂盛,在曲徑的山道上有十四處苦路聖像。每處有一座磚亭,裡面雕有耶穌苦難的事跡。十四處苦路的末處,便是佘山聖母大殿。巍峨的建築物莊嚴宏偉,雄峙山巔,不愧為一個天下聞名的朝聖中心地。山麓下有幾處清流相映環繞,流水潺潺,周圍是廣闊的平原。登山遠矚,頓使人心曠神怡,塵襟盡滌,真不愧為名勝之區。
佘山在教外人士的眼中是清靜美麗的遊覽勝地:在教友眼裡,不但有其自然的美景,更有無限的意義。因為佘山是一座“聖母山”,山上有我們仁慈的母親,她是天上的母皇,諸寵的中保。在這座山上聖母的無數子女領受了神形的各樣恩寵;在這座山上,大能的童貞女,把她的恩澤廣施給她的子女們。
聖殿的起源
十九世紀時我國人尚多不明了天主教的真相,直以為她是個洋教,便興起了仇教的運動,上海的代理主教耶穌會谷振聲會士,召集全體司鐸會議,許願於佘山聖母,倘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將要在佘山上建設一座美麗的聖母大堂,以謝洪恩。這個提議立刻獲得一致通過,谷振聲神父一離開會議便直奔到聖母像前,向慈母許下這個誓願。7月4日穀神父再次虔誠地跪在佘山六角亭前,祈求天上仁慈的母皇,護佑上海教區,並許願為她蓋一所華麗的大殿。
慈母不能拒絕她愛子們熱切的禱聲,數日後,按察司親臨教會公署拜訪谷會長,說他要保護聖教,因此上海各大小官吏也改弦易轍,仇教浪潮便因此而得平靜,在這奇妙的慈母蔭庇下的谷會長與眾神父,不能不感激聖母童貞瑪利亞,並向聖母還願,這就是佘山聖母大殿的起因。
教友們得了聖母的大恩後,熱心捐款協助建築聖堂,不論貧富。有力出力,萬眾一心,慷慨捐助。1871年5月24日,聖母進教之佑節日舉行了奠基典禮,1873年聖母月的首日,郎主教舉行祝聖大禮,參加典禮者不遠千里而來,數省的教友都齊集聖堂內,盛況空前。
從那年起每年的五月,教友便紛紛到佘山朝聖,或求恩,或謝恩,朝聖的人數每年增加;有些人為朝聖而找不到住所,竟在船上一住數天,為得參與敬禮聖母的盛典。
佘山山腰,稱作中山,中山有一聖堂,建在1894年,後續有增加建築,如西面有耶穌聖心亭,東面有聖若瑟亭,點綴了中山的美景;到1907年,在十四處苦路的開端建造了耶穌山園祈禱聖像一座。
佘山的聖母亦博施各種神形的恩寵,到山上敬禮她的人與日俱增。由於朝聖教友人數的激增,所以中山上的小聖堂就不足容納,山頂應該有一所更宏偉和更現代化的聖堂。1925年5月24日在舊聖堂的原址再行新奠基禮,由姚主教親臨主持。新堂的工程異常浩大,由葉肇昌神父設計和建造,經過十年之久才落成;新堂的容量較老堂大一倍余,能容納三千多人,這實是一座巍峨聳立的偉大建築物,為建築師們所稱讚。姚主教曾描寫佘山聖殿說:在遠處平地遙望佘山,宛如一道長而明麗的背景,被高高的鐘樓壓住。鐘樓的頂端屹立著全身的聖母像,雙手捧著聖嬰耶穌,高舉在她的頭頂,聖嬰耶穌伸開他的雙手作十字形,似乎在召喚我們,接納我們,聖母的足下踏著毒蛇,是因著聖子的功勳,而戰勝了魔鬼的象徵。
新堂在1935年11月16日舉行開幕典禮,由姚主教親臨主持,次日在堂內舉行了首次的大禮彌撒。
抗戰時期
1937年的8月13日,日本軍閥發動侵華戰爭,11月初旬,日寇登陸金山衛,衝過松江到達佘山;11月9日夜,佘山附近發生劇戰,村民紛紛避難佘山,佘山聖堂竟成了臨時的難民營;山下當時有遺屍一千六百餘具,而山上難民只有一人受傷,其餘眾人皆獲平安;眾人互相稱讚這真是佘山聖母的特佑。由於佘山屢受日寇和汪偽漢奸的騷擾,山上經教會數十年載植的樹木被斬伐殆盡。
1945年春,日寇自知勢窮,準備死守,六月初,日寇強迫神父遷移,封閉聖堂;但不及三月,於8月15日,日寇已無條件投降了。聖堂得以絲毫無損,此亦顯明有賴聖母的保佑。
中華聖母和佘山聖地有不解之緣,因此談及中華聖母不能不提及佘山。佘山聖母猶如海上燈塔,照耀著整個的中華聖教會。1924年6月12日,中華全國教會首次大會閉幕日,宗座駐華代表剛恆毅主教在上海徐家匯大堂與列位出席會議的主教,以壯嚴的典禮把中華全國,奉獻給童貞瑪利亞。
1935年9月12日,第二位宗座代表蔡寧總主教率領眾多主教和公教進行會的指導司鐸與會員再舉行復獻典禮。
1942年正當我國艱苦抗戰的時候,教宗庇護十二世為鼓勵我國教友依賴佘山聖母而奮發,特封佘山聖母堂為宗座乙等大聖殿,和法國露德大殿同銜,在遠東這還是宗座首次敕封的聖殿。
1946年5月8日,羅馬教廷又加給佘山一項特恩,就是恩準上海主教惠濟良,給佘山聖母舉行加冕大禮。1947年5月18日,教廷駐華公使黎培里總主教主持典禮,由於斌總主教和上海惠主教舉行加冕儀式。到場參與典禮的主教和司鐸、教友約六萬餘人,記者和攝影記者都忙於攝取這富有歷史價值的鏡頭。加冕典禮完成後,黎公使總主教代表全國教會鄭重地舉行復獻典禮,朗誦奉獻中國於聖母誦。
是日佘山萬頭攢動,經聲、歌聲、樂聲,繚繞空際,震撼了整個的佘山,情況之盛,空前未有;此後佘山的聖母已成為中華的聖母了。
瑪利亞正式成為中國之母后是在1941年2月5日,中國當時正在艱苦抗戰的時候,教宗庇護十二世為鼓勵我國教友對天上慈母的愛戴和依靠心,特採納了中華全體主教的請求,
欽定諸寵中保為中華之母后。
聖禮部批准的公文如下:
致宗座駐華代表公署
宗座駐華代表羅多伯地方脫拉讓城總主教,瑪利奧•蔡寧,久仰至聖童貞瑪利亞以慈母情懷,屢施恩佑於熱切祈禱者,致使中華信友多蒙恩惠,無不以特殊信賴熱誠敬禮之;今特採納中國眾主教之提議,呈懇至聖聖父教宗庇護第十二世,欽定諸寵中保童貞瑪利亞為中國之母后。每年5月31日舉行慶節節日,但為便利信友慶祝此項節日,上述眾主教更懇請將此中國之後童貞瑪利亞節日隆重之慶典,得準於5月內任何一主日上舉行。並於大日課第六誦文之後加念此項恩準紀念之文字。
宗座代表之上項呈請,經下列署名之聖禮部部長樞機主教代為呈遞,已御覽,恩準施行,且蒙欽定諸寵中保童貞聖母瑪利亞為中國之母后,每年節日在5月31日,按雙重慶典之首等節日,舉行附加8日紀念,並得採用已經批准之本瞻禮節日彌撒經文,及日課第六誦文後得加念恩準之紀念文字;此外聖父更恩準在五月各主日內凡不遇雙重慶典之第一或第二等瞻禮日,可由各地方主教任擇一日舉行此天主聖母之隆重慶祝,在此日中,可作上述節日之大禮彌撒一台,公開敬禮一台,其餘禮儀,悉依禮典規程行之,其有與上述規定不合者,概作無效。
一九四一年二月五日
聖禮部長喜嘉撒勞弟樞機簽署
聖禮部秘書長賈林希署
聖禮部公文一九四一年第四十四號
紀念文如下
“教宗庇護第十二世為助長信友對至聖童貞聖母之熱忱,以便廣施吾主麥田良果,特準中國眾主教之呈請公布至聖童貞聖母瑪利亞諸寵中保為中華之後。”教延批准我國眾主教選擇諸寵中保聖母為國後,自有其深長的意義。統計我國全國教友約有四百萬之譜*,合我國人口百分之一弱,為能認識天主接受信德的真光,是天主的一項大恩典,瑪利亞既為諸寵之後,又作中華之母,在天上必定特別眷顧中華全國來認識天主,為未接受信德真光的同胞轉求信德的真光,賜祖國未奉教的弟兄能早日認識天主。從奉獻中華於聖母所誦的一端經文內,我們就能領會到這種深長的意義。
瑪利亞已是世人之母,現今既特別地成了中華之母后,真是我國人的榮幸,“母以子為貴,子以母為榮”,這句話真堪我們去回味無窮。
我國有一句古語:“飲水思源”,我之能成為天主的子女,領受信德的真光,乃來自瑪利亞的轉求和分施的恩寵,是她給與我們超性的生命,也養育了我們超性的生命,因此,我們的感恩之情,應油然而生!詩經上蓼莪篇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養我,顧我覆我,出入覆我,欲報之恩,吳天罔極。”這是我中華教友對聖母應有的心情。
5月31日,經中國主教團申請,聖座批准,(自1970年始,在春節日慶祝此節日)全中華教會熱烈地慶祝中國之後節日,我們教友於是日應異常興奮,參與堂中各樣慶典和禮儀,同祈天上母皇,賞賜中華國民安泰,未奉教者早日奉教。奉獻中國於聖母誦是河北獻縣代牧劉欽明(Mgr.Decroat)所撰,由1924年在上海的首次全國公議會通過,定於每年在中國之後節日或聖母升天或聖母無染原罪大慶日上,各堂口應在聖體前公開誦念,該奉獻經文如下:
吁瑪利亞,天主之母,亦為我等之母。今將我等神形,我等能力,我等言行,我等所有,並中華全國人民,以孝愛之真情,全獻於爾至甘至愛之聖心。求爾為眾司鐸及諸傳教者之母,使之皆能恆心熱愛,廣揚天主聖教;又求爾為教友之母,使之皆能日進於德,時見增廣;並求爾為教外者之母,使之皆能出離暗冥而得信德之光;懇求憐視中國億兆人民,皆爾聖子聖血所贖,賴爾大功之轉求,賜之同歸耶穌聖心,以得生命聖德之源,而共成一牧一棧。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瑪利亞聖寵之母,為我等祈
在天中國之後,為我等祈。
* 此數不是近年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