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客樂二章

基本信息

名稱:《估客樂二章》

年代:南北朝

作者:寶月

體裁:律詩

作品原文

估客樂二章

郎作十里行,儂作九里送①。

拔儂頭上釵,與郎資路用②。

有信數寄書,無信心相憶③。

莫作瓶落井,一去無訊息④。

作品注釋

①儂:吳中方言,意即我。兩句中“石里”、“九里”,意為儂欲送郎送到底,不忍分離。

②釵(chai):婦女常用之頭飾,或金或銀,由兩股合成。資:資助、供給。路用:路費。

③信:訊息、音訊。書:書信。

④瓶落井:瓶落井中必沉於底,比喻音訊斷絕。此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作《井底引銀瓶》中有“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之句,即藉此意。瓶即指銀瓶,古時汲水器具。

作品簡析

南朝齊武帝蕭賾布衣時,曾在今鄂豫兩省的樊、鄧諸地行商謀利。即位後,他便作了《估客樂》歌詞,記敘自己這段商賈生涯,並令寶月為之配樂演奏。後來,月公自己亦作兩曲四章《估客樂》上呈齊武帝,很受稱賞。從此《估客樂》便成為樂府《西曲歌》中一種專門描述商賈生涯和商婦離情的文學作品形式。《估客樂》曲名至梁時改為《商旅行》,北周庾信、唐劉禹錫等所作《賈客詞》及張籍《賈客樂》,皆出於此。這裡選一曲二章。詩寫得通俗淺顯,明白如話,且用方言比喻,頗具民間歌謠的風味。

作者簡介

寶月,南北朝蕭齊時江南詩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貫均不詳,大約公元455年前後在世。月公資質穎悟,能詩善文,且又精通音律,擅長演奏,倍受齊武帝蕭賾(Ze)的賞識保護。鍾嶸於《詩品》中將其與湯惠休相提並論,認為月公與休公不僅詩名相當,詩風亦相仿。的確,月公之詩亦淺近通俗,以情感人,與惠休之詩頗有相通之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