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有令譽
周顗是安東將軍周浚的兒子。少年時便有很高的聲譽,神采俊秀,雖同輩之人相互親昵狎玩,但卻不敢輕慢放肆地對待周顗。同鄉人司徒掾賁嵩有清高的節操,見到周顗,驚嘆道:“汝潁之地本來多生奇士,好久以來雅道不興,今天又見到了周伯仁,將會重振風雅,清我邦族。”廣陵人戴淵是東南名士,有美名,舉秀才後入洛陽,平時聽到周顗的大名,專門去拜見他,相對而坐好久,直到離開時,也不敢顯示自己善辯的口才。周顗的從弟周穆也有較好的聲譽,想超過周顗,周顗毫不介意也不與他計較競比,於是人們更加傾向於周顗。
此後州郡徵召,周顗皆不應命。弱冠之年,承襲了其父武城侯(一作成武侯)的爵位,官拜秘書郎,累遷尚書吏部郎。東海王司馬越之子司馬毗為鎮軍將軍,任命周顗為長史。
兵敗回都
元帝司馬睿初到江東,請周顗為軍諮祭酒,出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假節。剛到州中,建平流民傅密等人叛亂,迎蜀地賊寇杜弢入境,周顗一時無法招架,狼狽不堪。陶侃派遣部將吳寄領兵相救,周顗才得以平安,於是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收留了他。軍司戴邈說:“周顗雖然新遭失敗,但當時他還沒有行使職權,不應承當責任,再說他平素德望很高,還是應恢復他的職位。”王敦不同意。元帝召周顗為揚威將軍、兗州刺史。周顗回到建康,元帝留下他不讓離開,再次任命他為軍諮祭酒,接著轉為右長史。
屢遭劾奏
東晉建立後,補為吏部尚書。不久,因醉酒被有司彈劾,以布衣身份領其職位,後又因門生傷人的牽連,被免去官職。
大興(318年-321年)初年,再拜為太子少傅,仍任吏部尚書。周顗上疏推辭說:“臣退朝時反覆思考,我學不通一經之術,智慧型不勝任一官之職,人知足而止很難做到,未能謹守本分,於是擔負了重任,名位超過了實際才幹。沒想到陛下忘記了我的愚劣過失,又要讓臣內管對官員的評定鑒選,外承教育訓導太子的重任,我自己如蟬翼一般輕微,而負擔千鈞的重任,不能勝任之事,是不須識別就明白的。如果臣將來受到失職的追究,必會使聖朝蒙受用人不當的恥辱,既擔心又慚愧,不知該怎樣辦才好。”朝廷的詔書說:“太子司馬紹年幼便獲得了儲君這樣尊貴的地位,應該依靠良臣以除去蒙蔽。有嚴正的師長,使他望之儼然,即使不言不語也能使他獲得教益,還需要專門讓他學習嗎,正如人言和田蘇一起游處便會忘掉鄙劣之心一樣。你應該接受任命,不必再謙虛推辭了。”後來轉為尚書左僕射,領吏部如故。 不久,接替戴淵為護軍將軍。尚書紀瞻置酒宴請周顗和王導等人,周顗酒醉失態,違背禮儀,又被有司參奏,元帝下詔予以赦免。
不屈遇害
王敦舉兵,劉隗勸元帝將王氏一族滿門抄斬,司空王導入朝請罪,恰好遇見正要進宮的周顗,王導叫住周顗說:“伯仁,我們家這幾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連看都沒看他一下,逕自去了。周顗入宮後向元帝進言,備言王導之忠君愛國,決不可錯殺忠良。晉元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他一高興,又喝多了酒才出來。此時王導還跪在宮門口謝罪,看見周顗出來,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舊不搭理他,只對左右說:“如今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作作。”出宮之後,周顗又上書朝廷,堅持說王導不可殺。而王導卻不知情。王敦的士兵入建康,王氏一族重又得志。王敦問王導:“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沒吱聲。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依舊不答。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還是不說話。
不久,周顗和戴淵果然都被逮捕,路過太廟,周顗大聲說到:“天地先帝之靈;賊臣王敦傾覆社稷,枉殺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靈,當速殺敦,無令縱毒,以傾王室。”話音未落,左右差役便用戟戳其口,血流滿地而周顗面不改色,神情自若,遂被殺,時年五十四歲。 王敦之亂平定後,王導瀏覽以前的宮中奏摺,看到了周顗營救自己的摺子,其中言辭懇切,殷勤備至。王導拿著這封奏摺,痛哭流涕,悲不自勝。回來之後他對他的兒子們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周顗死後,王敦派繆坦抄沒周顗之家,只收得空簍子幾隻,裡面裝著舊棉絮,酒五瓮,米數石,朝臣都嘆服周顗的清正廉潔。王敦死後,追贈周顗為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康,以少牢之禮致祭。
人物評價
賁嵩: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遲,今復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清我邦族矣。
戴邈:顗雖退敗,未有蒞眾之咎,德望素重,宜還復之。
庾亮:① 諸人鹹以君方樂廣。 ② 周侯末年,可謂盛德之衰也!
王敦:周顗、戴淵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呂猗:周顗、戴淵皆有高名,足以惑眾,近者之言曾無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舉之患,為將來之憂耳。
顏含:周伯仁之正,鄧伯道(鄧攸)之清,卞望之(卞壼)之節,余則吾不知也。
何尚之:渡江已來,則王導、周顗、庾亮、王濛、謝尚、郗超、王坦、王恭、王謐、郭文舉、謝敷、戴逵、許詢,及亡高祖兄弟(即何充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孫綽、張玄、殷覬等,或宰輔之冠蓋,或人倫之羽儀,或置情天人之際,或抗跡煙霞之表。
法琳:王導、周顗,宰輔之冠蓋。王濛、謝尚,人倫之羽儀。次則郗超、王謐、劉(闕)、謝容等,並江左英彥,七十餘人。皆學綜九流,才映千古。
房玄齡:①若思閒爽,照理研幽。伯仁凝正,處腴能約。鹹以高才雅道,參豫疇咨。及京室淪胥,抗言無撓,甘赴鼎而全操,蓋事君而盡節者歟!顗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曰‘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② 周戴英爽,忠謨允塞。道屬屯蒙,禍罹凶慝。
李适:昔王蠋守死以全節,周顗正色而抗詞,惟我信臣,無愧前哲。
王世貞:周伯仁吾所不解。過江以後,若使追喪亂之艱難,此身之非有,或散發岩阿,或棲遲冗列,用拙挫名,以酒蔽身,可也;既居九列,參密議而縱飲沉湎,狂僻廢禮,且夫密疏申救始興而不言德,固若長者;夫以元老故交,哀呼求救,了不之盻。而顧左右雲“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寧能不使之飲恨橫發耶?伯仁、若思,即始興救之,久亦必殺,但小緩耳。伯仁死、始興不能無罪。檢表而泣,以情語諸子,猶庶幾哉。
張鳳翔:嗚呼!古忠臣烈士不幸而死於奸臣之手,如伯嚭之殺伍子胥、王鳳之殺王章、曹操之殺孔文舉、王敦之殺周伯仁、李林甫之殺李北海、盧杞之殺顏魯公、秦檜之殺岳武穆者非一,而獨公與武穆,至今英雄之恨未銷。
李光地:自古守節秉義,而才不足以濟者,豈少乎,漢李固、王允,晉周顗、王導之徒是也。
個人作品
周顗著有文集二卷。《全晉文》又收錄有《讓太子少傅疏》、《復肉刑議》。
軼事典故
名士狂傲
一次晉元帝大宴群臣,正是酒酣歌熱之際,元帝高興得說:“眾位愛卿,今日名臣共聚一堂,縱使是堯舜之時也不過如此吧?”忽有一人在堂下朗聲答道:“如今的世道怎么能跟堯舜盛世相比呢?”此人正是周顗。元帝大怒,下詔書將周顗下獄,不日處死。若干天后元帝憤怒平息,才將周顗放出,大家都前去探望,周顗卻說:“我就知道我死不了,沒犯死罪嘛。”
三日僕射
當初,周顗以雅望而享盛名,受海內人士敬慕,後經常因酒而出現過失,任僕射之時,酒醒的時候就不多,當時人們把他稱作“三日僕射”。庾亮說:“周侯晚年,就如同《論語》所言鳳德之衰呀。”周顗在過江之前,飲酒有一石之量,過江後,雖天天沉醉,卻常說飲酒沒有對手。偶然一次有過去飲酒的對手從江北來,周顗遇到後非常高興,於是拿出兩石酒二人對飲,雙雙大醉。周顗酒醒後,看看那位客人,已腐肋而死。
火攻下策
周顗天性寬厚仁愛,弟弟周嵩曾經有一次因為喝醉了酒拿蠟燭擲打他並說:“你的才氣比不上我,為什麼竟然出人意外地獲得了崇高的聲望?”周顗臉上的表情依然如平常一樣,並且語氣平緩地說:“阿奴你實施火攻,這本來是使出了一個下策呀。”周顗並不因這件事而認為他的弟弟對他不敬。
王敦臉熱
大將軍王敦,從小就與周顗相識,卻總是有點怕他。每次遇見周顗,都面熱耳赤,即使是在寒冬臘月,也要用手作扇,扇風不止。
空洞無物
王導曾把頭枕在周顗的腿上。王導指著周顗的肚子,問裡面裝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周顗回答:“這裡面空空洞洞的,不過像你這樣的人足可容納數百個。” 王導也不因此惱恨。又曾在王導座間傲然嘯詠,王導說:“你想學嵇康、阮籍嗎?”周顗回答說:“我怎敢近舍明公,而遠效嵇康阮籍。”
唐突西施
庾亮曾經對周顗說:“大家都把你比作樂廣。”周顗說:“何必要這樣美化醜女無鹽,而唐突了西施呢。”
親屬成員
祖父
周裴,官至少府卿。
父親
周浚,字開林,官至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封成武侯。
兄弟
周嵩,字仲智,官至御史中丞。
周謨,小字阿奴,官至侍中、中護軍,封西平侯。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謚曰貞。
後代
•兒子
周閔,字子騫,周顗長子,官至尚書左僕射、護軍將軍。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謚曰烈。
周恬,周顗次子,歷任朝廷、地方官職。
周頤,周顗三子,歷任朝廷、地方官職。
•孫子
周琳,周頤長子,出繼伯父周閔,官至東陽太守。
•曾孫
周文,周琳少子,官至驃騎諮議參軍。
史料記載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