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文化

休閒文化

休閒文化,是指人類通過休閒活動過程所形成的價值觀念、語言、思維模式、藝術等物質成果和杜會關係的總和。包括休閒主體文化、休閒客體(休閒場所、設施)文化和休閒中介文化。休閒文化概念的提出,不僅意味著現代休閒活動已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而且表明休閒活動的展開與人類文化的交融又生成了新的文化層面,休閒文化成為現代社會高效的社會生活和優質的個人生活的重要標誌。

文化表述

據專家的研究預測,到2015年,已開發國家將全面進入“休閒時代”。我國雖然是開發中國家,但改革發展的飛速變化,休閒與休閒產業的發展勢頭趨勢也超乎人的想像。面對即將到來的休閒時代,對一些傳統意義上的旅遊城市的整體發展和形象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具有全球意義的大眾化休閒時代正在到來。因此,積極地引導人們文明、健康、科學的休閒度假,已成為中國社會現實急迫需要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眾所周知,我國在1995年就提前5年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又在1997年提前實現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到2000年我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現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從1995年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發國務院令,宣布從5月1日起,全國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普遍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又實行春節、“五一”、“十一”三個長假日,人們開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閒暇中度過,休閒成為一種時尚,並由此導致了人的日常生活結構、社會結構、產業結構以及人的行為方式和社會建制的變化,它意味著人的三分之一的時間將在閒暇中度過。整個社會休閒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社會的全面進步,影響人能否完整、全面、健康地發展自己。特別是在1996年黨的14屆6次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提出了有關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中的若干重要問題,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對於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經濟發展的社會全面進步,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但是面對休閒,這樣一個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如此龐大的一個社會空間,如何充分認識它潛在的文化含量和教育含量,依然存在著不少差距;一些地區法定時間尚難得以保障;或對雙休日缺少文化思考出現的困惑,乃至進入某些誤區的現象也還嚴重存在。

休閒概念的提出:“休閒”,可以引申出很多相關的概念,如:休養、休暇、休息、休假等。都是指生產者在勞動過程、活動過程中生理、心理的間歇,以達到恢復體力的、心理平衡的一種手段。中、西古代閒暇概念的提出是從農業視角提出的,具有季節性;近現代休閒文化的提出是從大工業角度提出,具有時代性、制度化的特點,主要是對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提高生產力自身的綜合素質的全面關注。

我國實行的五天工作制,早在漢代官員中已推行。《漢律》規定,政府官員“五日一休沐”;至唐高宗永徽二年,又改為按旬休假,也即十日休假一次(王勃《滕王閣序》中有“十旬休暇”句)。不過那時的休假是採取輪休的方式洗頭和沐浴,而且僅僅是對士階層的規定。布衣百姓的休閒是無足論的。

產生歷史

西方新工時改革是大工業發展的產物。在資本主義初期,資本家主要靠延長勞動工時的剝削而獲取超額利潤,但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人們逐步認識到,提高勞動生產率,不能僅靠延長工時。正像馬克思所說的:“實現財富的創造較小地取決於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於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動因的力量,而這種動因自身——它們的巨大效率—— 生產它們所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相反取決於科學在生產上的動用。”即是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提高的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以及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只有如此,才能使生產者逐步縮短工時,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在世界上,最早提出新工時改革的美國,早在1933年就將全國標準工作時間改為每周40小時;本世紀40年代起,西歐的已開發國家相繼在不同程度地縮短工時。平均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7小時;原蘇聯及東歐各國60年代也相繼將原每周工作48小時減少到40小時。一些已開發國家又在開始推行四天工作制。比如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宣布,從1993年11月起,把36小時工作周改為28.8小時工作周;比利時政府宣布,從1995年4月起,有8萬名聯邦政府雇員有權享受每周工作4天、32小時的新工時制。世界上175個國家中,已有144個國家已經實行了五天工作制,其中包括所有已開發國家和絕大多數開發中國家。我國是世界上第145個實現五天工作制的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