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諾夫·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維奇

伊萬諾夫·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維奇

伊萬諾夫·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維奇,俄羅斯哲學家、學者及詩人。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國外,特別是在義大利,他在該地改信奉天主教。第一部抒情詩集《舵手之星》(1903),使他立刻成為俄國象徵主義運動的主要人物。後續各卷為《透明度》(1904)、《厄洛斯》(1907)和《科阿登斯》(1911),後者是他最重要的詩作成就,加強了他在這個運動中的地位。他還寫了詩劇、論文集、評傳以及翻譯著作。

基本信息

簡介

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ИвановВячеславИванович,1866-1949)哲學家、古典派學者和俄國象徵主義運動的主要詩人

生平

伊萬諾夫·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維奇
曾在莫斯科大學歷史語言學系學習哲學,兩年後中止學業前往柏林學習羅馬史。從1890-1905年幾乎一直居住在國外,起初在義大利繼續研究和創作詩歌。他在尼采諾瓦利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洛維約夫等人的影響下,引伸出一種在綜合狄俄尼索斯和耶穌學說的基礎上,並具有強烈美學神秘主義色彩的極端個人宗教哲學。他的第一部抒情詩集《星辰舵手》(Кормчиезвезды,1903)出版後立刻成為俄國象徵主義派的主要人物。後續各卷為《透明》(Прозрачность,1904),《科·阿登斯》(Corardens1911),後者是他最重要的詩作,加強了他在這個運動中的地位。
自1905-1910,每逢星期三,他都要在聖彼得堡的“塔”中渡過,“塔”遂成為俄國文人學者的重要聚會場所。1912年他出版靈一部詩作《溫柔的秘密》(Нежнаятайна,)。1913年伊萬諾夫遷居到莫斯科,同年發表長詩《幼年》(Младенчество)。1916年發表文集《田溝與地界》(Бороздыимежи),1917年發表《故國的與宇宙的》(Родноеивселенское)。十月革命後伊萬諾夫與蘇維埃政權合作,在人民委員會戲劇小組工作,寫作長詩《普羅米修斯》(Прометей,1919)。1921年他的《冬天的十四行詩》由伊利亞·愛倫堡在柏林出版。1924年伊萬諾夫前往羅馬出差,從此一去不返,成為僑民。1926年該奉天主教,在義大利他創作了《羅馬十四行詩》(Римскиесонеты)就是他對這一宗教體驗的韻文報導。以後的詩作有抒情·哲學組詩《》(1939)和《夕之光》(1944)。除抒情作品外,他還寫了兩部歌劇、幾部論文集和研究萊蒙托夫的評傳。他的翻譯作品包括薩福、埃斯庫羅斯和但丁的作品。伊萬諾夫是年輕一代象徵主義作家中的理論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