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唐史紀:堯命羲和,敬授人時。羲仲居嵎夷,理東作;羲叔居南交,理南為;和仲居昧谷,理西成,和叔居朔方,理朔易。又訪四岳,興舜登庸。
解釋
唐史上記:帝堯在位,任用賢臣,與圖治理。那時賢臣有羲氏兄弟二人、和氏兄弟二人。帝堯著他四個人敬授人時。使羲仲居於東方嵎夷之地,管理春時耕作的事;使羲叔居於南方交趾之地,管理夏時變化的事;使和仲居於西方昧谷之地,管理秋時收成的事;使和叔居於北方幽都之地,管理冬時更易的事。又訪問四岳之官,著他薦舉天下賢人可用者,於是四岳舉帝舜為相。那時天下賢才,都聚於朝廷之上,百官各舉其職。帝堯垂拱無為,而天下自治。蓋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雖以帝堯之聖,後世莫及,然亦必待賢臣而後能成功。《書》曰:“股肱惟人,良臣惟聖。”言股肱具而後成人,良臣眾而後成聖,意亦為此。其後帝舜為天子,也跟著帝堯行事,任用九官十二牧,天下太平。乃與群臣作歌以記其盛,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所以古今稱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斯任賢圖治之效也。
【注】本則出自《尚書·虞書·堯典》。敬授人時:慎重地教導民眾按季節從事農作。嵎夷、南交、昧谷、朔方:分指東、南、西、北四方邊遠之地。東作、南為、西成、朔易:分指春、夏、秋、冬四季的農事。四岳:分管四方的部落首領。登庸:登基,皇帝即位。這裡指舜被推舉為堯的繼承人。
評價
帝堯是中國上古傳說時代一個傑出的領袖人物。在他的眾多政績中,求賢若渴、任賢圖治表現得尤為突出。他把自己信得過的得力助手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人派到各地指導農業生產,還親自走訪五嶽,尋找德才兼備的接班人。經過慎重的考察和試用,把帝位禪讓給虞舜。虞舜繼承了帝堯的良好作風,任用九官十二牧,也出現了天下太平的景象。
天下事,可以只由一個人說了算,卻不可能只靠一個人治理好。個人的能力再強,即使像堯、舜這樣聖明的君主,也必須依靠賢臣的輔佐才能成功。後人常說堯、舜無為而天下治,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用人得當啊。
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五帝”之一。據說名字叫放勛,因曾為陶唐氏首領,歷史上又稱他為唐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