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詞目】任人唯賢
【注音】rèn rén wéi xián
【釋義】賢:有德有才的人。唯:只。任用才德兼備的人,而不管他跟自己的關係是否密切(選用人才只考慮他是否真的有才能,可以勝任這個職位,而不看他的其他方面)。
成語典故
齊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糾,另一個叫公子小白,他們各有一個很有才能的師傅。由於襄公荒淫無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糾跟著他的師傅管仲到魯國去避難,公子小白則跟著他的師傅鮑叔牙逃往莒國。
不久,齊國發生大亂,襄公被殺,另外立了國君。第二年,大臣們又殺了新君,派使者到魯國去迎回公子糾當齊國國君,魯莊公親自帶兵護送公子糾回國。
公子糾的師傅管仲,怕逃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因為離齊國近,搶先回國奪到君位。所以經莊公同意,先帶領一支人馬去攔住公子小白。 果然,管仲的隊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時,發現公子小白正在趕往齊國,便上前說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堅持要去。於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應聲倒下,管仲以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魯國去護送公子糾到齊國去。
不料,公子小白並未被射死,鮑叔牙將他救治後,趕在管仲和公子糾之前回到了齊國都城,說服大臣們迎立公子小白為國君。這就是齊桓公。
再說管仲回到魯國後,與公子糾在莊公軍隊的保護下來繼任君位。於是,齊、魯之間發生了戰爭。結果魯軍大敗,只得答應齊國的條件,將公子糾逼死,又把管仲抓起來。齊國的使者表示,管仲射過他們的國君,國君要報一箭之仇,非親手殺了他不可,所以一定要將他押到齊國去。莊公也只好答應。 管仲被捆綁著,從魯國押往齊國。一路上,他又飢又渴,吃了許多苦頭。來到綺烏這個地方時,他去見那裡守衛邊界的官員,請求給點飯吃。
不料,那守邊界的官員竟跪在地上,端飯給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等管仲吃好飯,他私下問道:“如果您到齊國後,僥倖沒有被殺而得封任用,您將怎樣報答我?”
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說的那樣我得到任用,我將要任用賢人,使用能人,評賞有功的人。我能拿什麼報答您呢?” 管仲被押到齊國都城後,鮑叔牙親自前去迎接。後來齊桓公不僅沒有對他報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為相國,而鮑叔牙自願當他的副手。原來,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大於自己,所以說服齊桓公這樣做。
【出處】《尚書·鹹有一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
文言文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1)曰:“南陽無令(2),其(3)誰可而為(4)之(5)?”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6)之仇耶?”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7)用之,國人稱善焉(8)。
居(9)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10),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11)焉。孔子聞(12)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13)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14)矣。”
注釋
(1)祁黃羊:名奚,字黃羊。
(2)令:縣令。
(3) 其:語氣詞。
(4)為:擔任
(5)之:代詞,指代這個職務
(6)子:你
(7)遂:就
(8)焉:用於句末,表示陳述語氣
(9)居:過了
(10)尉:軍事長官。
(11) 善:好
(12)聞:聽說,得知
(13)舉:舉薦。
(14)公:公正;無私
翻譯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這個地方缺個縣令,那么誰適合擔任?”祁黃羊答道:“解狐適合(補這個缺)。”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平公(稱讚)說:“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稱讚(解狐)縣令做得好。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少個軍尉,那么誰合適擔任?”(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平公(又稱讚)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稱讚(任命祁午)好。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話,真好啊!(他)薦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詞語辨析
【用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指選拔人才
【示例】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有獨立的工作能力,積極肯乾,不謀私利為標準,這就是~的路線。”
【近反義詞】
近義詞:量才錄用、知人善用
反義詞:任人唯親、以貌取人
【歇後語】鹽老闆計官——任人唯鹹(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