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灣風光帶

仙鶴灣風光帶

仙鶴灣園林風光帶地處泰興市區中心,南北狹長,綿延數里。明末清初的嘉樹園、原廣福寺洗缽池、奎閣、泮池、大成殿、古延令村、原泰興人民公園、朱東潤故居、小南海等景點均在區內;亭廊台閣交錯在綠樹青竹、鮮花叢中;仙鶴風光,具有迷人的魅力。

基本信息

由來

2001年6月,泰興市建設局因時而動,建議保留修繕奎文閣及其周邊景觀,並南伸北延,建設仙鶴灣風光帶。此建議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討論,很快下達檔案批准拆除原泰興人民公園,建設仙鶴灣風光帶,同時易地建設新的泰興公園。2002年1月,仙鶴灣風光帶設計方案經公示修改後付諸實施。2003年2月1日(農曆羊年春節),仙鶴灣風光帶基本建成並局部對外開放。
仙鶴灣因鶴得名,鶴聚水灣,喻意吉祥。 仙鶴灣風光帶北起鼓樓東路“筆字架”古牌樓,南止國慶東路,南北長約290米,東西最寬處約110米,以內城河為中軸線,呈狹長帶狀,總用地面積約2?7萬平方米。仙鶴灣風光帶在設計上充分考慮現代市民的行為特點,滿足市民對現代城市景觀多方位休閒遊覽功能的要求;充分利用水體特性,再造自然景觀,滿足市民親近自然、親近水體的天性;尊重歷史人文風貌,強化歷史人文內涵,滿足市民對本地人文懷舊的心理。

分布

仙鶴灣風光帶總體上分為四區一帶一線,即歷史人文區、中心功能造景區、濱河休閒過渡區、人口集散區,以及外環休閒景觀步行帶和水上遊覽線。四個景區沿水上遊覽線串聯而成。信步仙鶴灣,可以享受移步換景的樂趣。
仙鶴勝跡。仙鶴勝跡牌樓位於風光帶最南端,高10?68米,基部、斗拱料質分別為花崗岩塊石和楠木,整體設計採用蘇揚古典園林風格。樓頂為仿古灰筒瓦,古樸自然、端莊秀麗;牌樓上部雕刻有“二龍戲珠”、“松鶴祥雲”、“鯉魚跳龍門”等圖案,做工考究。牌樓立楹聯一副,由泰興籍書法家、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陳仲明書寫,上聯“仙鶴勝跡知是何年圖畫”,下聯“延令佳境盡歸此處樓台”。橫匾“仙鶴勝跡”四字是市建設局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擷選的,獻名者為泰州市規劃局局長丁亞(時任泰興市政府辦公室主任),書寫者是中國著名書法家巴根汝。“仙鶴勝跡”四字堪稱巴老的絕筆之作,對泰興人民而言,彌足珍貴。
湖石假山。位於風光帶入口處,合“開門見山”之意。假山由來自安徽巢湖的湖石堆積而成,用石料500噸。山上建一亭,端坐亭中,環視四周,盡攬風景;假山垂一幕瀑布,取意“高山流水”;山下有蜿蜒山洞和臨水觀景平台,山清水秀,山水相連,構思精妙;山前立石一塊,上書毛體“江山如此多嬌”,題寫者為江蘇省國畫院院長趙緒成。
噴霧廣場。位於湖石假山對岸。噴霧池面積100平方米,含100個噴頭,噴出的霧氣富含氧氣和負離子,在陽光照射下,可見彩虹高掛,若隱若現,煞是好看。廣場周圍有圓亭、迴廊,供遊人小憩。
百鶴字碑。碑廊位於風光帶中部,下沉朝東,傍水而建。碑體採用印度紅花崗岩石料,基部用蘑菇石襯托,高94厘米,南北總長36米。碑名題寫者為江蘇省省長助理陳寶田(時任中共泰州市委書記),100個不同風格的“鶴”字由12位泰興籍或曾在泰興工作過的獲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資格的書法家潑墨揮寫而成。碑跋由市建設局立。
古牌樓、奎文閣、鯤化池。據《泰興縣誌》載,古牌樓始建於南宋文宗紹興年間,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故址重建。古牌樓又稱“筆字架”,概其形似一筆擱於架上;橫批“金聲玉振”,題寫者為泰興籍書法家、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長、浙江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冬齡;東西兩側牌坊分別叫“禮門”、“義路”。奎文閣又名文昌閣,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後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十八年(1763年)兩次修繕。閣基甚高,共兩層,外呈六角形,中祀魁星,故又稱魁星閣。鯤化池建於明代隆慶元年(1567年),半圓形水池,直徑38?57米,塊石砌築,池周圍裝有石欄,雕有精美圖案。此次仙鶴灣風光帶建設將這些歷史文物一併修繕,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基本恢復了歷史原貌。夕陽西下,遠觀一樓一閣一池,真不由讓人頓生“雕欄玉砌今猶在”的感慨。
隆盛拱橋。隆盛橋古已有之,具體建於何年、毀於何年不詳,原址大體位於今隆盛巷東盡頭。重建隆盛拱橋,祁願泰興昌隆盛達。拱橋造型設計借鑑於揚州瘦西湖二十四橋的風格,鋼筋混凝土結構,上部用磚石砌築,外輪廓舒展流暢、古樸典雅。明月夜,站在橋上,欄桿拍遍,恰似置身詩畫境界。
洗缽池。泰興城內古時有座廣福寺,遺址在今泰興國際大酒店東部。始建於唐光化二年(899年),為著名禪林。因寺舊有彌勒、慈氏、文殊、大悲、普賢、釋迦、地藏、觀音、羅漢、吉祥等十院,故又名十院寺。寺後有池曰洗缽池,為神僧法響洗缽處。傳說他能將齋缽翻轉洗滌,法響又稱伏虎禪師。唐時泰興地界尚有虎害。法響設齋召虎,虎至而順伏不動,法響以杖擊其背和腿。虎受到懲罰,從此虎患絕跡。如今,洗缽池之名尚在,但其池已經湮沒。2003年3月12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程允賢、李念祖(泰興籍)聯合創作的伏虎禪師塑像由北京運抵泰興。洗缽池作為風光帶的後續工程將於近期重建,屆時,泰興人可以在仙鶴灣追尋這一神奇傳說。
古典建築。仙鶴灣風光帶建設過程中,設計者工於謀劃,將房地產開發融入園林建設,使得古典建築成為仙鶴灣風光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典建築群的建設者也沒有因為工程造價高而降低對建築品位的要求,在建築的立面、進退、配色等方面嚴格把關,精益求精,細化每一個節點,力求不落俗套,使得古典建築群成為仙鶴灣風光帶精緻的襯景。而住在古典建築里的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他們在充分享受推窗看景的同時,有時又可能一不小心成為“看風景人”詩句里的主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