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教授]

付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教授]
付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傅貴, 男,1961年生於吉林省,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副院長。首批國家認定的註冊安全工程師。

工作及學術經歷

1984年起在本校從事安全學科的科研、教學工作。曾於2002、2004、2005年平均每年在澳大利亞的兩個機構進行合作研究3個月。1997年以來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進行技術訪問與學術交流。2000-2001年在澳大利亞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安全學系做訪問學者,2002年在澳大利亞Monash University事故預防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講課中的傅貴老師講課中的傅貴老師
作為課題負責人和主要研究者完成國家攻關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及企業諮詢項目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發表論文近100篇。兼任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常務理事、全國安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煤炭工業勞動保護協會理事、北京市應急指揮系統專家組成員等;是國家首批認定註冊安全工程師、高級風險管理師,亞洲風險與危機管理協會(AARCM)顧問及專家認證委員會委員、澳大利亞莫納什(Monash)大學管理系榮譽研究員、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會(ACGIH)會員等。

主要研究方向

安全管理、安全文化、行為安全、礦山安全等。主張以事故的共性原因為基礎,採用綜合策略預防各類事故,開發事故預防管理工具和實用技術,提高企業整體績效。

主要學術兼職

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全國安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理事、中國煤炭工業勞動保護協會理事、北京市應急指揮系統專家組成員、亞洲風險與危機管理學會專家認證委員會委員、澳大利亞莫那什大學榮譽研究員、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會會員等。

主要學術論著

基於行為科學的組織安全管理方案模型
瓦斯爆炸事故的可預防性
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為科學預防策略
中國安全科學學科體系與學歷教育方案研究
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學方案構建
安全工程專業學歷教育方案的中西對比研究
論安全科學技術學科體系的結構與內涵
論安全學科的內涵與本科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安全科學技術的學科內涵與科研策略探討
跨國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傅貴:不安全行為糾正

什麼是不安全行為?
我們日常生產、生活當中有許多不安全行為,比如一個人雙手抱著兩個30cm高的紙盒子,戴著墨鏡下樓梯這個動作中就有三個不安全的行為,第一,兩個盒子60cm高,可能遮擋他看樓梯的視線;第二,雙手抱著東西,沒有空出一隻手用來扶樓梯扶手;第三,戴著墨鏡下樓本身就不安全,看不清樓梯路況。再比如,吸菸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有的人吸菸過後會隨手將菸頭扔掉,這是不安全習慣;也有的人找到垃圾箱後會將菸頭徹底熄滅後再將菸頭扔進垃圾箱,這是安全行為。曾經有過一起火災事故,死亡40多人,事故原因分析結果表明,事故是起因於一名吸菸者,他吸菸過後隨手將菸頭扔到了身旁的易燃物品上面,結果大火一發而不可控,造成了嚴重後果。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名吸菸者沒有養成徹底將菸頭熄滅後就扔掉的行為習慣。再舉一個例子,我們日常走路時,有些人喜歡緊靠建築物(比如樓房)走路,實際這也是一種不安全的行為,因為建築物上容易落下物體而受到傷害。
不安全行為很重要嗎?
上述不安全行為,都能引起事故。從理論上說,安全事故的發生不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而引起就是由於物(設備、設施、生產環境等)的不安全狀態而引起。1931年有一位安全科學叫家海因里希,他分析的結果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了88%的安全事故;著名的杜邦公司的統計結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美國安全理事會NSC得到了90%的安全事故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結論。我國的研究結果說,85%的事故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這些數字表明,人的不安全行為非常重要,必須糾正、使安全的行為習慣變成我們的日常習慣,我們才能在生產、生活中享受安全。
不安全行為的來源是什麼?
不安全行為不是憑空就有的。根據大量的案例(比如有毒有害氣體爆炸事故、沉船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井噴事故等)分析得到,人的不安全習慣來自於人的安全知識不足、安全意識(識別和容忍危險源的能力)不高和安全習慣不佳。當然,這三者的來源是人所在組織的安全管理方案的質量。
那么,怎樣變不安全行為變為安全的行為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安全行為糾正方法"。這種方法的實施,最重要的是識別出事故的可觀察的行為原因,再用觀察法予以糾正、消除。目前識別事故的可觀察的行為原因(即不安全行為)的方法大體有三種方法,一是根據案例識別、二是靠經驗識別,三是對照法規及技術標準識別。例如有毒有害氣體爆炸的可觀察行為原因有吸菸、帶電作業、拆卸設備、金屬工具撞擊等,這些行為都是可以觀察到和可以予以糾正的。對每種類型的事故或生產工藝,識別出N種可觀察的行為原因後,觀察時會發現其中M種是安全的,則N-M種就是不安全的,此時員工行為的安全性就為(M/N)×100,計量單位為%。對每一個員工而言,N和M也可以代表觀察到的他的行為總數和安全行為的數量,此時就可以計算他個人的行為安全性大小。這種方法的實施過程可以用二維計算表來完成。
上述介紹的就是定量化的不安全行為行為糾正方法。當然,實施過程中還要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可到科研單位諮詢。一些專業諮詢公司設計了成套的觀察方法和標準實施過程,目前較為流行的有B-safe、TOFS、ASA、STOP、CarePlus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可以說,一些公司在安全管理過程中重視不安全行為糾正取得了非常好的安全績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