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75年,付玉香國中畢業後,回到村林業隊,跟著父親在茶園採茶。她不怕苦,不怕髒,在採茶之餘,還虛心向別人請教茶葉技術。當時茶場需要一名茶葉技術員,場領導看她聰明好學,就決定讓她任墅山茶場的技術員。作為茶葉技術員,她不忘對基層茶場制茶專業人才的培訓。每年都與上級有關部門和研究院所聯繫,辦各類培訓班2-3次,經她培訓出來的制茶骨幹已達20多名,遍布全鎮各個茶場。由於注重科技,重視人員的培訓,上黨茶葉質量和知名度越來越高,生產的茶葉連續在省、市、縣評比中獲得較好名次,目前已蟬聯省第一至第七屆“陸羽杯”獎盃,其中里墅茶場的茶葉更是獲得了全國農業博覽會銀獎和“中茶杯”。付玉香多次獲得上級政府和部門的嘉獎,1993年被授予“江蘇省三八紅旗手”、“雙學雙比”女能手標兵,1994年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2002年被授予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標兵稱號。
人物特寫
1983年7月,場裡派付玉香去宜興茶葉研究所參加為期40天的省烘青綠茶製作培訓班,她在專家的指導下,刻苦學習,又掌握了烘青綠茶和精製茶加工一條龍的技術要領。付玉香並沒有因為掌握基本技術而沾沾自喜,而是把眼光瞄向了更多、更遠的目標。為提高上黨茶葉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提高茶葉生產的經濟效益,付玉香以主創人員的身份,開展了“墅山翠蘿”的研製工作。她認真制訂研究方案,提出“墅山翠蘿”的風格特徵,對“墅山翠蘿”的品質特徵進行技術攻關。通過多次反覆試驗,最後確定此茶葉的品質為:色綠顯毫,緊結捲曲,湯綠明亮,香氣鮮嫩,滋味鮮爽,嫩綠明亮。與此同時,她每年在春茶生產開始時,集中有一定技術、文化基礎的職工,對他們進行理論和操作工藝培訓,培養技術骨幹,按照“墅山翠蘿”的特徵品質要求制茶。
1991年,付玉香把茶葉小樣送給市縣有關部門徵求意見,得到了較好的評價。經過檢測和衛生檢驗,“墅山翠蘿”各項指標均符合高檔綠茶的要求。當年,烘青綠茶“墅山翠蘿”參加江蘇省評比獲第二名,“墅山翠蘿”還獲得全縣名優茶第一名。經過三年的研製和改進,1993年8月,“墅山翠蘿”通過省級專家組的驗收和鑑定,被評定為鎮江市的地方名優茶,並獲得1994年省農林廳科技進步三等獎。付玉香在刻苦鑽研技術的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試驗示範和技術推廣工作。她利用生物激素合成劑,對茶葉葉面進行噴施。試驗結果表明,春茶前20天通過葉面噴施一定濃度的生物激素合成劑,可以提前開採7至10天。為了使春茶開採的時間提前,提高產量,她又開始對傳統修剪方式進行改革試驗,即在春茶開始前修剪改為春茶結束後修剪,同時加大肥料的施用量。改變修剪方法後,平均開採時間可提前10天左右。這一技術在各茶場推廣後,提高產量20%。她在春茶採摘結束後,梅雨季節來到前,對茶園進行耕追肥試驗,使茶樹的營養大大增強,樹勢恢復很快,有效提高了秋茶的質量,同時也有利於下年度春茶的生長。她還加快了優良無性系新品種的引進步伐,為名特優茶葉的生產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她的努力下,上黨鎮先後引進優良無性系品種10多個,良種茶麵積幾年內突破500畝,低產茶園改造也以每年300畝以上的進度推進。
在歷年的婦女“雙學雙比”競賽中,付玉香積極發揮龍頭項目的示範輻射、扶貧解困作用,針對貧困戶的實際狀況,引導他們種植茶葉、炒制茶葉,對銷售困難的扶貧戶,就收取他們的鮮葉,這樣既保證了茶葉炒制的質量,又解決了他們銷售難的問題。她積極回響婦聯開展的結對扶貧活動,與本村八組的村民小林結對幫扶。小林一家五口,父母年邁殘疾,夫妻倆無固定工作,生活極其困難。付玉香無條件地為她提供了5000株無性系良種茶苗,750元苗款,還每年幫助小林管理、炒制、銷售。在付玉香的積極幫助下,小林家現在年收入已達6000元左右,翻建了樓房,生活日漸富裕。每年春季,她還無條件地為鄰近村婦女提供茶葉技術,開展現場茶葉炒制等服務工作。同村的婦女姐妹們在她的帶領下,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自力更生奔小康的道路。
付玉香還經常與位於上黨鎮的支顯宗學校的學生們交流合作,從娃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