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人類加以 開墾、搬運和堆積的速度已經逐漸相等於 自然地質作用的速度,對 生物圈和 生態系改造有時也會超過了自然 生物作用規模。 人類活動已成為 地球上一項巨大的 地質營力,迅速而劇烈地改變著 自然界,反過來又影響到自身的 福祉。
導致危害
人的因素而造成的災害,包括各種污染和全球性環境變遷(如全球增溫、 臭氧層耗損)。
人類活動常可使得 環境不斷惡化,一方面使環境的脆弱性變得顯著,自我調整能力轉趨薄弱,一方面使人類自身抗災的能力亦日益下降,再一方面許多人類破壞環境的過程本身就是 自然災害形成的過程。在這些多重因素的效應下,自然災害的層出不窮和快速增長當然成為意料中事。
各地長期開發下, 森林飽受破壞, 生態逐漸失衡、土層裸露,控水能力變差,一經大雨就可導致山洪暴發、旱季則缺少基流(base flow)補註,以致無論旱澇均與時俱增。
總而言之,隨著 人口的惡性 膨脹,隨著 經濟的超限 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 環境越來越被破壞,並且直接或間接引起 災害的發生,或加劇災情,增高成災的頻率。而環境的惡化亦造成對生產力的削弱,成為 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
平原區和海岸地帶的地層下陷是由於過量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 礦區的塌陷是由於采空後失穩造成的,山崩和 土石流是人類為了開墾或搬動土石而破壞了天然岩土平衡而發生的。
上游築堤,減少了蓄水面積,使下游流量增大;在行水區人為設障,使河道防洪能力降低;超抽地下水,引致都市地層下陷;都市的發展,使處於洪氾區的人口和財產迅速增加;植被的砍伐和破壞,降低了集水區的水源涵養能力,並導致 水土流失,河沙遽增,不但增加了 洪峰流量,又造成河床淤積;人類的不少行為,更可影響氣候,使大洪水的出現機率倍增。
森林濫伐嚴重森林銳減一方面在暴雨後不能蓄水于山,使洪峰來勢兇猛,增加了水災頻率;另方面則加重了水土流失,使庫容大減、河床抬升,行水剖面縮小,降低了調洪防洪的能力。開發河川資源:沿著各大河川,常可看見濫采砂石和亂倒垃圾的景象,皆代表了民眾對 土地的不珍惜和唯利是圖,這種短視的行為使河川的水文特性趨於不穩定和不明確,洪水來時也因而更難控制。
移動土石是人類活動中很重要的一環,無論修路、採礦、建築、運河、開隧道、興建都市、開發 能源等各種活動都需要搬動大量土石,從而引致山崩、地滑、走山、塌陷和土石流等災害。
影響
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幾百年來人類社會非理性超速發展,已經使人類活動成了影響地球上各圈層自然環境穩定的主導負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樣性的減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劇、大氣的溫室效應突顯及臭氧層的破壞,這一切無不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必須善待自然,對自己的發展和活動有所控制,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就成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
例如:濕地被稱為地球的腎,應該嚴格保護,但相當數量已經開墾為耕地,特別是水稻田——人工濕地( 如在黑龍江三江平原)。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應該嚴格保護的。但森林同時又是以木材為主的一系列林產品的生產基地,這些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是可以也應該合理經營利用的,而且應該通過科學的培育措施,越用越好。除了少數需嚴格保存的自然保護區之外,合理的採伐利用,仍是必要的森林經營措施,要把森林的保護和經營利用更好地協調起來,否則的話,森林的調節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嚴重,會加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危害。在一些江河上(特別是西南地區)修建水電站,這是我國能源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有利於改善能源結構,減少CO2排放,但水電站的建設也必然帶來一些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有可能破壞某地區的生態環境。
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據聯合國報告:稱人類活動嚴重影響生態系統
聯合國在倫敦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過去50年間世界人口的持續增加和經濟活動的不斷擴展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嚴重影響了國際社會為削減貧困和抵抗疾病所做的努力。人類活動已給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農耕地、河流和湖泊帶來了消極影響。近幾十年中,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紅樹林遭到破壞,動物和植物多樣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種瀕臨滅絕。另外,疾病、洪水和火災的發生也更為頻繁,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2002年9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提出“到2015年使未能飲用衛生水和無基本衛生保障人口數量減少一半”的發展目標。報告稱,如果各國政府不採取更有利於環境的政策,人口增加所帶來的對衛生飲用水、食品和燃料的需求將對該目標的實現形成巨大障礙。
所以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規律,不要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來搞發展。這就要適度限制發展的行為,選好發展的領域,改變發展的方式,充實發展的科技含量,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來取得最大的效益。實際上,要充分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事,但面對我國自然資源緊缺,生態環境惡化的現實,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實際上,如果按許多不可持續的方式搞發展,連當代人的生存也會受到嚴重威脅。各級主持發展工作的決策者實在應該在作出決策之前為此而三思。
對氣候的影響
最初,主要表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影響了陸面的面貌,改變了陸面的粗糙度、反射率和水熱平衡等方面,從而引起局部地區氣候的變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日益增加,人類活動的影響就日益重要。
人類的各種各樣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增加了全球大氣的污染,影響了地球大氣對太陽輻射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減弱了入射的太陽輻射數量,從而導致氣溫的降低。
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交通和生活上各種燃料的燃燒,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加,據計算,從1860-197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約增加了10%。二氧化碳能透過太陽的短波輻射,強烈地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所以,它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大氣的“溫室效應”的強弱與二氧化碳的濃度有密切的關係。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溫室效應”的作用也增強,低層大氣-對流層的溫度將升高。到2009年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達400ppm。據此計算,全球大氣的平均溫度將升高近l℃,到2040年,將升高約2℃。
燃料燃燒後排出的煙塵微粒和自然植被被人類破壞後為大風所颳起的塵埃,以及其它人為原因所造成的塵埃,增加了大氣中的煙塵、微粒的數量。其中有許多半徑小於2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懸浮在大氣中,猶如一把陽傘遮住了陽光,減弱了太陽輻射,導致地面氣溫降低。同時,大氣中的煙塵微粒又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凝結核,創造了降水形成的有利條件,增多了降水的機會。降水的增加,對地面的氣溫也起到了冷卻作用。
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的廢油排入海洋,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散布在海洋上。這層油膜能抑制海面的蒸發,阻礙潛熱的釋放,引起海水溫度和海面氣溫的升高,加劇氣溫的日、年變化。同時,由於蒸發作用減弱,海面上的空氣變得乾燥,減弱了海洋對氣候的調節作用,使海面上出現類似於沙漠的氣候。因而,有人將這種影響稱為“海洋沙漠化效應”。
總之,人為因子對氣候的影響是複雜的。但其影響主要是通過以下三條途徑進行的:一是改變下墊面的性質;二是改變大氣中的某些成份(二氧化碳和塵埃);三是人為地釋放熱量。這些影響的效果又互相不同,有的增暖,有的冷卻,有的變乾。而這些影響又是疊加在自然原因之上一起對氣候產生影響,且各個因子之間又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因此,人類活動影響氣候變化的過程更加複雜化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還不能了解人為影響所可能產生的淨效果。故為了掌握氣候變化的規律和進行氣候預測,弄清人為因子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人類誕生幾百萬年以來,一直和自然界相安無事。因為人類的活動能力,也就是破壞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地小氣候的改變。但是工業革命以來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工業化意味著大量燃燒煤和石油,意味著向地球大氣排放巨量的廢氣。其中二氧化碳氣體造成大氣溫室效應,使全球變暖,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烴氣體能破壞高空臭氧層,造成南極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層減薄。此外,工業化排放的污染氣體也使人類聚居的城市成了濃度特高的大氣污染島……人類在發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無形中闖下了彌天大禍。這些彌天大禍看起來似乎是天災,實際上卻不折不扣是人類自己造成的人禍。這也就是地球大氣對人類進行的可怕的報復,大自然是決不會因為人類的無知而原諒人類的。
1992年6月,世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雲集巴西里約熱內盧,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上籤字。為什麼氣候變化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科學問題,會變得如此令人關注?
原來,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和毀滅森林,使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CO2)含量在百年內增加了25%。如果按CO2濃度的增加速度,到2100年大氣中CO2含量將比工業革命前增加一倍。科學家們預測,那時全球平均氣溫將會上升1.0℃-3.5℃,將引起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厘米,淹沒大片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另外還會引起其他一系列問題,事關重大。因此世界各國領導人才坐到一起,共同商討削減CO2的排放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