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介紹
亭久村是一個寧靜的小山村,四周青山環繞,溪水曲折蜿蜒,流水潺潺,古香古色的民房,勾勒出一處迷人靜謐的“仙源之地”。
亭久村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蹟:盧文台墓、祖墎殿、金釵井
亭久村分布著眾多的文物古蹟,如白沙老爺盧文台墓、祖墎殿、金釵井和盧文台率領部將36人當年興建的停久堰等。
文物古蹟
盧文台古墓
白沙老爺盧文台古墓就在亭久村原村小旁邊,墓碑上刻著《敕封昭利侯盧公之墓》的碑文。墓左右有“創開圳道,馳名東漢”“隱退輔蒼,施澤吳邦”等對聯。該墓在清道光四年甲申(1842年)曾經捐修,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刊碑銘云:“漢故將軍盧公之墓,琅岩徐清臣建。”現墓為大清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896)仲冬吉日所立。
盧文台死後就葬在亭久村,也叫昭利侯盧公墓,原名“隱聖丘”,大概與盧文台隱姓埋名有關。當地鄉民尊重他的意願,故把真情隱去。當地流傳的《隱真祠記》,都可查到以上緣由。其墓葬已經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點。常有當地百姓去墳前祭拜。
祖墎殿
祖墎殿坐落於亭久村邊,是白沙溪流域(當時為上游段)村民,為盧文台創建三十六堰治水有功,知恩圖報而建的廟宇。
祖墎殿原名隱真祠,祠即祖廟的意思,是白沙溪流域第一個追念盧文台功德的廟宇。
祖墎殿建立至今,經過多次重修重建,已經無從查考。現今的祖墎殿為前後兩進,每進各三間,占地500平方米。開八字大門,中間置穿廊。後進中間塑白沙老爺神像,下面站立兩神像:為盧侯左右虎臣靈助將軍茅太尉,協應將軍蔡令公。左間右間為白沙娘娘等神像的壁畫。殿上檐懸“白沙大帝”“昭利侯”“武威侯”匾額。廟柱有對聯,其中一副為“東漢豐功堰開三十六,南虞勝境會逢甲子年”。意思是當地村民有虞姓,殿建於甲子年。
查《中國歷史紀元表》甲子年應為東漢中平元年(184),早建於白沙昭利廟75年,有的資料認定祖墎殿下有“三國潭殿”,建於三國孫吳初年,早於白沙廟20年。祖墎殿2004年公布為金華市文物保護點。
關於祖墎廟也有一個故事。該鄉白沙盧村的白沙廟文脈歷史悠久,源於祖墎廟。三國吳黃武四年(225)三月,白沙溪上游發洪,祖墎廟香爐飄到白沙盧村。
當地百姓感受盧文台創建三十六堰後歲歲豐收的恩德,奏請吳王孫權建白沙廟,孫權準奏。村民遂於赤烏元年(238)大旱反而大豐收的次年,即赤烏二年(239),在白村盧村邊始建白沙廟,是為金華最早的廟宇。
在今年80歲的老人童三奶陪同下,記者來到村邊的金釵井,井為石泉兩穴。童三奶說,這口井的井水冬暖夏涼,除了供村民飲水,還可灌溉良田三十餘畝。其上首山後為白沙娘娘的“幽宮”。
在亭久,還有盧文台興建三十六堰之一的停久堰:俗稱新路下堰,位亭久東南,引六苟潭水入小溪,流百餘米,築堰引水入渠,注溪西灌田500餘畝。
白沙溪堰
史載:“盧文台,字高明,幽州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人,漢成帝末,為步兵尉,後授驃騎將軍。”王莽篡漢,盧謝病,免歸順;建武三年(公元27年)率部將36人從宜陽退隱到輔蒼停久(今婺城沙畈鄉亭久村),墾田盧畈,首築白沙溪堰,引水灌田,其後數百年,經百姓共力,築起36堰,沿岸120多村受益。鄉民懷其惠,立廟以祭,敬稱“白沙老爺”。
由於盧文台是隱姓埋名來到婺南括蒼輔蒼的,以後年代當地百姓追感他的功德立祠祭祀,就名為“隱真祠”。隱真祠建在他的墓冢前,墓名“隱聖丘”,坐三台對五峰,左右兩臂之山各離祠二里,作為龍虎衛護。山下有二潭,上名“麓渚潭”,下名“三國潭”,因祖廟建於三國初,故名。廟前有大松挺秀,東北有石山,常年雲霧飄渺,瑞霞蒸蒸上升,遂為“香爐山”。祠左有洞,廣深各三丈許,水聲潺潺,又橋名“通仙橋”,右百餘步為停久,盧文台久住而得名。
據記載,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曾經扶持東漢光武帝劉秀討赤眉屢建戰功,官拜輔國大將軍的盧文台,率部將36人,出宜陽,下江南,韜跡到達婺州括蒼輔蒼之後,覺得停久這個地方,有夕陽西照的日夕嶺,有山清水秀的三台山和五峰岩,又有一片土地可以耕種。於是就久停下來,在此安家落戶,開荒種地。
盧文台隱退輔蒼後,身著布衣,腳踏草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看當地林木蔥蔥,水清石潔,土壤肥沃,適宜墾荒種地。於是,屯墾以居,開闢田疇,自食其力,號稱盧畈。
當時,白沙溪水流急,落差大,兩岸農田晴則旱,雨則澇,兩岸百姓深受其害,不得安寧。
盧文台眼看豐富的水資源白白流失,不能為民造福,效仿夏禹王治水、秦蜀郡守李冰父子興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之舉,根據白沙溪的地勢,流水湍急,有落差,治理水旱以攔水築堰為上策。於是盧文台決定帶領士兵和附近村民興建白沙堰。
盧文台建堰計畫決定以後,部將36人分工,分別監司,實施築堰攔水灌溉農田的治理計畫。他率部將上山砍來毛竹、藤條編成竹排,順流而下,並根據水勢落差,確定建堰地址。先建停久堰之上的沙畈堰,之後在嶺腳建大墳頭堰,引六苟潭水建停久堰,嶺下建涉濟堰……青草巒建裴家堰,下塢潭下建崖頭堰,豬頭潭下建豬頭潭堰……皂里潭下建皂里堰……大岩後金村邊建第一堰,琅峰山下建第二堰,新殿下南建第三堰,款下盧頭村邊建風爐堰(又稱風流堰),爐里建第四堰,幽欄里西建華山堰,古方村邊建第五堰,洞山腳建洞山堰,雙崗頂下新昌橋村東建岸龍堰,過新昌橋建馬壇堰(萬潭堰)……經玉山建玉山堰……一直匯入金華婺江。盧文台率部將和當地百姓利用河流水勢落差攔水築堰,堰壩呈一字形,開渠引水灌田,先後築成三十六堰,成為全國稀有、我省最早興建的水利工程之一。
盧文台築壩建堰,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將毛竹剖成九、八、十股,再將鵝卵石裝進剖開的毛竹篾籠里,裝滿後,用篾條箍紮實,再將一條條裝滿卵石的篾籠連線起來,從溪這頭壘到對岸,直至壘成一堵篾籠牆壩,再用柴草將篾籠與篾籠之間的縫隙塞緊堵實,後以粘性極強的黃泥土反覆塗抹,以夯實堰壩,後改用粘性更強的石灰,堰壩基礎工程完成後,再建泄水閘。子孫承其技藝,直至築起白沙溪三十六堰。
盧文台在建堰過程中,依靠當地百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捐物,殷富帶頭,分擔“頭首”。至三國吳赤烏元年(238年),前後178年,經過了幾代人的艱苦努力,最後一堰建成後,三十六堰全面開堰引水灌田。使原來易淤易決易旱的白沙溪流域農田,成為自流灌溉,旱澇保收、沃野數百里的糧倉。
尤其是三國吳赤烏元年(238年)大旱,周邊許多地方禾田枯焦,顆粒無收,而白沙溪流域由於三十六堰堰水灌溉,反而獲得大豐收,倉稟充實。當地百姓對盧文台感恩戴德,無限崇敬,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在白沙溪始建“白沙廟”,祀奉紀念。
由於盧文台興建三十六堰治水灌溉,政績突出,歷代朝廷對其功績封誥頗豐。先後七次加封,其中四次封侯,三次封王。唐廣明元年(880年)封武威侯。制曰:“乾旱為憂,禱雨必應,災蝗肆戾,入境俱消。”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吳越 錢鏐天寶一年封保寧王,書曰:“屏漢室作之奸宄,救吳田之乾旱。”宋政和三年(1113年)封昭利侯,賜廟額昭利,宋淳熙十年(1183年)封靈貺侯。宋嘉泰元年(1201年)封孚應侯。嘉定十年(1217年)加封廣濟王,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封忠烈王。
歷代官員詩人,為盧文台題詩紀念者頗多。南宋右丞相王淮是金華人,就曾題七律《白沙溪遺興》:“白沙三十有六堰,春水平分夜長流。每歲田禾無旱日,此鄉農事有餘秋。”感懷其功績,也描述了當時人們有序利用三十六堰的景象。
民間傳說
白沙老爺
白沙老爺替金華南山特別是白沙溪兩岸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划算造一座廟來報答他的恩德。這件事被白沙老爺知道了,他就尋來一根扁擔,回到祖處幽州范陽去挑石灰給金華百姓用。
白沙老爺來到幽州,那些窯上的人看見親人歸祖處挑石灰,就客客氣氣地招待。白沙老爺問窯上人有多少石灰,窯上人料他挑不了多少,說:“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挑得動,喏,這一窯正燒好,都讓你挑去!”白沙老爺聽後可開心了,一雙鐵簍“噔”地落在窯門口,窯上的人把石灰搬到鐵簍里。講來也稀奇,十擔廿擔,一百擔兩百擔,那雙鐵簍總儲不滿,一窯石灰統統都儲到了鐵簍里。窯上人看得發獃,腸子悔青,都悔當初不該輕口薄皮。白沙老爺呢,捋起扁擔,把兩隻鐵簍一套,“噔噔噔”挑走了。
一窯石灰,至少有幾百擔,到底勿大好挑。白沙老爺連夜趕路,挑過金華北山,正想一步邁過金華江,“呯”,鐵扁擔斷了,一擔石灰倒落山上,鐵簍里只剩一點點。白沙老爺想:“少點就少點,不夠用再到北山來挑。”從這時節起,北山就出產石灰,南山人只好到北山買石灰了。
金釵井
關於金釵井也有一個故事。傳說盧文台隱退南山輔蒼。到一地,見山有三台五峰,景觀很好,就久停下來,停久之名由此而來。當年正逢乾旱之年,不但田中禾苗乾枯,山上樹木也枯萎半死。當時“斗米珍珠”“水比油貴”,日子很是難過,百姓度日如年,叫苦連天。一日早晨,白沙娘娘在五峰樓上梳妝,看見又是東山日出,又是一個驕陽似火天。愛民如子的白沙娘娘心想老天爺如能賜我一口清泉,百姓豈不是歡天喜地了。於是,她拔下髮髻上的金釵,走到樓下,在平地上用釵刨井。一天到晚不停地刨呀刨,人也累了,口也幹了,手中刨出了鮮血,洞刨大了,突然冒出一股清泉,常溢不止。村民有了這口井,田不怕曬,喝不怕乾,生活有了保障。由於這是白沙娘娘用金釵刨出的井,故名“金釵井”。以後白沙娘娘常年累月用這口井水梳妝打扮,時間長了,泉水便成了“香粉潭”。
村莊今貌
沙畈鄉亭久村原名停久,據村中老人介紹,村中最早的原住民姓蔡,現在已沒有人了,後來的原住民姓虞,現占全村村民的60%左右。
據記載,公元一世紀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王莽建立新朝、西漢的滅亡,綠林軍農民大起義以及劉秀建立東漢等,這一系列歷史大事件的發生,都在短短的數十年間。當時虞氏家族還生活在離政治統治中心很近的中原(現河南省),為了躲避戰亂,保全族人,虞氏一門在族長的帶領下,扶老攜幼渡過黃河,來到江南,在餘姚定居下來。
虞氏宗譜記載,輔倉系第一代虞氏太公虞曾,為會五公,曾任五代(五代907年~960年,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後周時太學(太學是古代的最高學府,隸國子監)助教。他遨遊山水時,來到輔倉,見到這裡有五峰、鷲峰,又有白沙溪,林木蔥蔥,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適宜居住。於是由余姚遷居輔蒼桃源,之後的第五代虞鳴鶴為停久村太公,自遷居停久等處以來,迄今已千餘年了。在村中走訪時,村中老人說,虞氏太公原先在東山,第五代搬到停久,這也和虞氏宗譜的記載相吻合。
據了解,多年來,該村村兩委班子與村民團結一致,精心組織謀劃,為改善村莊生活條件共同努力。2002年,村中籌資18000餘元修建進村道路,2005年,展開村莊整治工作,2011年至2012年,村中投入60多萬元建起亭久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投入45萬元用於污水治理工程,2014年再次提升污水改造,並新建一所公廁。為了讓老人過上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2013年,亭久村辦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目前村中70歲以上的村民有30多人。”據鄭樹根介紹,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0歲以上老人就餐一天收費2元,一餐一元,80歲以上則免費就餐。
2015年,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亭久村展開村莊道路綠化工程,並建立起太陽能垃圾無害化處理房,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
2016年2月7日除夕,沒有絢麗奢華的舞台,也沒有偶像明星、職業歌手,亭久村在村文化大禮堂舉辦了首屆春晚,引起了較大反響。
說起辦春晚的初衷,村支書鄭樹根說,辦一場亭久村春晚是在外創業的亭久村民提議的,目的是為了讓村民齊聚一堂,過個熱熱鬧鬧的春節。有了想法,在晚會開始的一個月以前,沙畈鄉分管宣傳文化的副鄉長戴增榮與亭久村村主任虞志文及亭久村在金從事文化的村賢能人便共同商議籌辦春晚。據了解,此次春晚村中共集資25600餘元,村民們自發學習相聲小品等節目在家排練,經過一個月的緊張籌備,亭久村首屆春晚於除夕夜正式開演。
據了解,整台春晚共有演職人員70多人,晚會由28個節目組成,廣場舞、樂器表演、農民小品、歌曲獨唱等,每一個節目都由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晚會當天,除了本村村民,還有來自高儒、周村等鄰村的村民,整個村文化大禮堂共有六七百名觀眾,座無虛席,當四位男女村民主持人首次登台亮相時,就迎來了村民觀眾的陣陣喝彩。“當天,觀眾席正中間擺放了一張壽星桌,80歲以上的村民可以入座,還擺放著20張圓桌,桌上放有乾果、糕點、茶水等小食品,觀眾可以邊吃邊看,很愜意。”鄭樹根告訴記者,晚會現場還有大螢幕滾動抽獎等多個互動環節,現場歡聲笑語,得到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鄭樹根表示,現在的村民也不像以前那樣只追求物資豐富了,如今也注重文化生活。春晚推動了鄉村文化的繁榮與發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與生活,非常有意義,以後爭取年年辦,給大家呈現更好的視覺盛宴。
接下來,亭久村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步伐,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挖掘人文底蘊,理清村史脈絡,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禮堂,致力打造白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