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促進我國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建立和完善郵輪運輸服務標準體系,全面提升郵輪運輸服務質量。 (八)促進郵輪經濟發展。 研究制定郵輪運輸業發展規劃,引導郵輪運輸業科學發展。

指導意見

交通運輸部關於促進我國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交水發〔2014〕6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廳(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單位: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郵輪旅遊已成為新型消費方式,具有廣闊發展前景。郵輪運輸是郵輪經濟的核心,在郵輪產業發展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發展郵輪運輸業對促進國家海洋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利於適應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有利於有效推動水運轉型升級,拓展港航現代服務功能,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為大力促進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郵輪旅遊需求;以郵輪運輸帶動郵輪經濟發展,將郵輪經濟打造成新的經濟成長點;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不斷開發國內市場;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服務經濟。以郵輪旅客需求為出發點,提供高效、便捷、舒適的服務。積極培育市場,延伸產業鏈,壯大郵輪經濟規模,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市場引導作用,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試點示範,探索創新。鼓勵各地積極利用已有的基礎和發展優勢,開展試點工作,先行先試,以點帶面,創新體制機制,探索適合我國郵輪運輸業發展的模式。
科學發展,安全綠色。建立健全法規體系,規範市場行為,提升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強化安全管理,鼓勵技術創新,促進節能減排,推進平安交通、綠色交通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東北亞東南亞、台灣海峽、南海諸島等郵輪航線、航班顯著增加,沿海郵輪運輸市場初步形成,旅客數量高速增長,預計2020年郵輪旅客數量達到450萬人,與2013年相比年均增長33%,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郵輪市場;郵輪運力適應發展需要,郵輪船隊初具規模;郵輪港口布局合理,設施功能完善,形成2-3個具有影響力的郵輪母港;郵輪旅客服務功能不斷拓展,物流配送等配套功能齊全,服務水平達到國際標準;郵輪產業鏈不斷延伸,郵輪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社會的貢獻顯著增強。

主要任務

(四)積極培育郵輪市場。
大力開發郵輪航線。進一步拓展東北亞、東南亞等郵輪目的地,打造精品航線。結合台灣海峽、南海諸島及其它國內沿海旅遊資源開發,依託各地自然風光、歷史古蹟、民族民俗文化、愛國教育等特色,積極設計和開發內涵豐富、主題鮮明的郵輪產品,打造具有特色的郵輪航線和郵輪目的地。探索開闢無目的地郵輪航線,積極開闢洲際及環球郵輪航線。
大力拓展客源市場。根據我國居民消費理念和水平,研究設計符合我國旅客需求的郵輪旅遊產品。相關部門、企業及行業協會應加強合作,廣泛開展郵輪旅遊宣傳推介、文化推廣和體驗活動,提升居民對郵輪旅遊的認知度,逐步培育海洋文化,倡導文明出遊;積極研究出台吸引國際郵輪訪問的扶持政策,採取“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郵輪市場開發策略,更多的吸引國外郵輪旅客到我國觀光,不斷擴大國內和國際客源市場。
最佳化市場主體結構。鼓勵多元資本進入郵輪運輸業,通過中資與外資企業開展合資合作等方式,扶持中資郵輪企業起步發展;鼓勵通過新建、購置或租賃船舶等多種方式,逐步發展中資郵輪運力,積極發展郵輪船隊,優先發展中資郵輪從事沿海運輸;支持外資郵輪公司在我國開闢國際航線,經批准可開展我國沿海港口多點掛靠業務。引導外資郵輪公司與我國企業加強合作,鼓勵我國企業為其提供郵輪維修、船供、物流配送等相關服務,提高對中國郵輪經濟的貢獻度。
(五)完善郵輪港口功能。
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完善郵輪港口布局規劃,形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母港、始發港、訪問港郵輪港口體系。將具有廣闊的客源腹地,豐富的郵輪始發航線,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能夠同時靠泊多艘大型郵輪,並能吸引郵輪公司設立亞太地區總部或中國地區總部的港口,逐步建成區域性郵輪母港。
有序推進港口設施建設。突出港口的功能性、實用性和服務性。按照運輸需求,有序推進郵輪碼頭建設,合理控制建設標準和規模;鼓勵通過老港區功能調整、改造現有設施以滿足郵輪靠泊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應加大郵輪碼頭及周邊地區公共運輸設施建設,為旅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務。
提高港口運營效率。借鑑國際經驗,研究探索方便旅客出入境的管理模式。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旅客出行、通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支持郵輪碼頭在非郵輪停靠期拓展其它港口業務,提高碼頭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六)加強郵輪運輸行業監管。
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市場壟斷,防止惡性競爭,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郵輪運輸市場監督管理,建立監督機制,依法查處違規行為,維護旅客權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服務標準建立、誠信體系建設、信息發布、行業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七)提升郵輪服務水平。
提升郵輪運輸服務水平。建立和完善郵輪運輸服務標準體系,全面提升郵輪運輸服務質量。根據中外旅客文化習慣、消費特徵,最佳化郵輪休閒、娛樂、運動等服務功能,提供個性化、差異化和多元化的旅遊休閒服務。
提高郵輪配套服務質量。構建集郵輪航線、產品銷售、教育培訓、諮詢服務等於一體的郵輪信息網路,實現信息共享。完善城市配套服務體系,並結合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為旅客創造環境優美、衛生安全、誠信規範的舒適旅遊環境。為郵輪合理配備和使用拖輪,並優先引航。
(八)促進郵輪經濟發展。
做大做強核心產業。郵輪運輸是郵輪經濟的核心和支撐,應當大力發展郵輪公司和船隊,支持發展中資方便旗郵輪,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提升郵輪供給配送能力,壯大郵輪物流產業規模。大力提升郵輪供油、供水等配套服務能力;吸引國際郵輪公司擴大對中國食品、酒店用品及其它商品等採購規模;積極發展郵輪保稅倉儲,吸引郵輪全球採購商品在我國港口集中配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郵輪維修保養、設計建造等業務。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大力推動郵輪港口城市服務業發展,提升城市商貿、餐飲、娛樂、休閒及購物等配套服務能力,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促進郵輪運輸與航空、鐵路、公路等其它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擴大輻射範圍,拉動運輸需求增長,提升運輸服務能力。鼓勵有條件的省市發展郵輪相關金融、法律、保險、理賠、培訓、諮詢等業務,拓展郵輪增值服務。完善我國郵輪產業鏈,壯大郵輪經濟規模,提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九)推動平安綠色發展。
不斷加強安全保障能力。港航企業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員工培訓,切實落實安全責任。有關部門應加強安全監管,不斷完善安全監管、搜救和防污染設施裝備建設,提升大規模人命救助、防污應急等保障能力。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港航企業應建立郵輪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促進節能環保和技術創新。港航企業應優先選用技術先進、能耗低、安全環保的設施設備;鼓勵使用清潔燃料;新建郵輪碼頭、船舶宜使用岸電,鼓勵改造現有郵輪碼頭、船舶使用岸電。依託科技創新,不斷改善和提升港口、船舶及配套設施的技術水平,提升港口、船舶的污水、垃圾處理能力。
(十)加快郵輪人才培養。
通過引進、合作交流、聯合辦學、教育培訓等方式加大培養郵輪運輸業發展所亟需的郵輪設計、檢驗、海員、海乘、郵輪經營管理、郵輪旅遊銷售、法律諮詢服務等多種類、多層面專業人才,為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制定相關培訓標準,完善考核體系,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組織協調。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充分認識郵輪運輸業在郵輪產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重視和加強組織協調工作,推動建立口岸管理部門間的協調機制,形成合力,強化服務,共同推進郵輪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十二)創新政策法規。
各有關單位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重點是完善與國際接軌的口岸管理、財稅政策。與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推廣國際郵輪補給出口退稅政策。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爭取國際旅客的“過境免簽”政策,吸引國際郵輪訪問我國。在市場培育期,經批准,港澳地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其他試驗區註冊的內地資本郵輪企業所屬的方便旗郵輪,可從事兩岸四地運輸和其他國內運輸。調整進口二手郵輪和進出中國港口郵輪的船齡限制條件。提出調整郵輪碼頭收費政策意見。制定郵輪運營、郵輪統計以及郵輪運輸安全監督等管理辦法。
(十三)制定規劃標準。
研究制定郵輪運輸業發展規劃,引導郵輪運輸業科學發展。建立郵輪運輸和港口服務標準,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制定郵輪碼頭設計規範和郵輪設計、建造和檢驗規範,保證郵輪碼頭和船舶的質量,從源頭保障郵輪運輸的平安發展。
(十四)開展試點示範。
通過試點,研究制定經營沿海、無目的地和兩岸四地郵輪航線的市場準入條件;按照國際慣例,推進郵輪船票銷售和憑票上船制度的建立。鼓勵企業探索建立郵輪產業發展基金,創新郵輪運輸業發展融資模式。建立郵輪運輸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體系。
(十五)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
加強國內沿海港口的交流合作,實現信息共享,建立區域互動、優勢互補的聯動機制。積極搭建國內外郵輪運輸交流合作平台,引導港航企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拓展合作領域,學習、借鑑已開發國家郵輪運輸業的發展經驗,積極推動我國郵輪運輸業走向國際。
交通運輸部
2014年3月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