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貌
五大連池系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爆發時噴發的玄武岩流堵塞白河而形成的5個堰塞湖,清代流人西清所著《黑龍江外記》記載:“墨爾根(今嫩江鎮)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越數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
五個池子大多是天然的熔岩嵌底。五大連池為火山爆發之熔岩流,流向河底,堵塞小白河(訥謨爾河的一條支流)河床,擠壓而形成五個串珠狀熔岩堰塞湖泊,在火山群窪地之處遂成池沼。自南而北分列為頭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地勢北高南低,故水的流向由北而南,五個池子之間,有一條狹長彎曲的“石龍河”貫通,其寬窄不一,窄處幾米,寬處數十米不等。就二、三池子連線處(通稱口門子)其寬度約30米左右,一、二池子連線處,水面更寬一些,正常水位有 50米左右,最高水位時,可達百米以上。“石龍河”之功能,用以調節池面水位,水流南下,最終注入訥謨爾河。
五大連池水域面積,五大連池的五個湖泊縱長20餘公里,容水約1.7億立方米,五大連池是中國第二大火山堰塞湖,五個池子總面積達40多平方公里(一說18.47平方公里 )。 據1971年黑龍江省水文部門實測為29,105畝,由於21世紀初,雨水量大,水浪衝激,池岸坍塌,水域面積可達32,000餘畝。池水基本穩定。經查閱1953年至現在的水文資料表明:最高水位海拔778.26米,最低水位276.8米,池面水位升降變化穩定在 1.46米之間。池水收水量大,蒸發量少,故池水常年不枯。一般水深(岸邊除外)在 4—14米之間,池水來源有二,一是山間溪流,二是“石龍”斷層湧泉。“石龍”裡面有數不清的湧泉,分分秒秒都在不間斷的湧出新水。所以,五大連池在乾旱年份,水位也不見降低,更不會幹枯。有利於漁業資源的發展。
湖泊組成
頭池子,又叫蓮花湖,是五大連池唯一有睡蓮的天然湖泊。位於五個池子最南邊,水域面積最小,竭水期0.117平方公里,盛水期0.187平方公里;水深竭水期1.3米,盛水期2~4米,為砂礫、熔岩底。頭池形狀好像《西遊記》里唐僧的頭像。池子東岸和南岸是肥沃的田野;西岸是石龍,新期火山噴發流淌過來的熔岩流一條條蜿蜒伸入湖中。池水的顏色為淡綠中夾帶著棕色。
二池子,又名大雷池,是遠近聞名的天然養殖場,由於緊緊環抱著燕山期古島,所以被稱為“燕山湖”。燕山湖,位於頭池子北面、三池子南面,水域面積竭水期2.544平方公里,盛水期7.5平方公里;水深竭水期4.2米,盛水期7~10米,大部分為熔岩底。二池子形狀酷似一個碩大的牛頭,比頭池子壯觀了許多。二池子池岸曲折,西岸和西北岸皆為雄奇的熔岩台地。池水淡綠帶棕色,時有捕魚人泛舟穿梭於水面上。
三池子,又叫白龍湖,位於五個池子的中間地帶,南連二池子,北接四池子。三池子水域面積最大,竭水期8.208平方公里,盛水期21.5平方公里;水深竭水期4米,盛水期7~10米。三池池岸更為迂迴曲折,多由火山熔岩台地構成。一座座石丘,一條條石龍,一幅幅石幔、一朵朵石花在岸邊置入水中,像一件件盆景,玲瓏俏麗,十分精美。在五大連池農場北部的橋壩上,東望可見遠方龍門山,西望是火燒山和老黑山;在三池子和二池子的連線處,北望是雄偉壯觀的尾山。三處都是山水相連,博大壯闊。三池水呈棕色,棕色中又蘊含著淺黃,兩種顏色時而相交,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群山倒影”是三池的一絕,每當盛夏的早8時前和晚4時後,湖水靜影沉碧,遠方的14座火山一齊倒映在湖水中,隱隱綽綽,似海市蜃樓,故有詩讚日:“五池浩瀚環翠巒,好似明鏡照九天,輕舟緩緩碧波遠,十四名山眼底懸。”
白龍湖是重要的“地質界湖”,湖區西岸是新期火山熔岩地貌,東岸是遠古泥沙岩地貌,兩岸穿越億萬年時光隧道,風光各異,可謂是“一湖二景”。白龍湖是民間的“傳奇湖泊”:有湖怪之迷、暗河之迷、冰斷之迷、湖底金沙之迷,有黑龍白龍的傳說、蛤蜊城的故事、連池仙子的神話。
四池子,又名靜波池、鶴鳴湖,位於三池子西北,五池子東南,形狀奇特,像一顆大人參橫臥在群山碧水之間,四池子水域面積僅比頭池子略大一些,竭水期0.311平方公里,盛水期0.525平方公里;水深竭水期2.8米,盛水期3~5米。池岸岩石突兀,綠草如茵。池水黃中泛綠,隨著天氣變化而變化,晴天發黃,陰天發綠。四池子池岸與水面高差甚大,環境優美、幽靜;池中魚類豐富,是理想的釣魚區。
五池子,站在黑龍山上遠看像一支“玉如意”,又叫如意湖,位於五個池子的最西北部,是五大連池第二大湖,僅次於三池子。水域面積竭水期為5.339平方公里,盛水期10.5平方公里;水深竭水期3.6米,盛水期4~6米。五池子像一個碩大的鴛鴦鳥,頭西尾東,背北足南,面對著火山。以五池為中心,包括北部小山,地處地勢起伏,湖面開闊,湖岸曲折,沙底平緩,是天然水上活動場。九曲灣是良好的水上體育訓練及娛樂活動中心,夏季游泳,冬季可以滑冰。五池水域面積較大,水質好,魚類資源豐富。它是五大連池整個水系的源頭匯集地。
湖泊水系
五大連池白河(石龍河)幹流湖泊。白河,是貫穿五大連池的通道,發源於格拉球山以北的沼澤地,經五地、四池、三池、二池、頭池後,向南沿石龍熔岩流東側注入訥謨爾河。
白河(石龍河)的主要支流有:
藥泉河,從藥泉湖出發。沿石龍西側南流,,沿石龍台地西側南流,途經益身園,長壽園、南洗泉,在石龍台地南端,注入石龍河。
張世通溝,發源於尾山以北的山谷,流量不大,注入二池,是五大連池的一條重要支流。
藥泉湖,是白河支流藥泉河的支流,位於北飲泉北部。藥泉湖南北長900餘米,東西寬300多米,水深2.5米。藥泉湖南端有湖水瀉出口,形成瀑布和藥泉河。
漁業資源
五大連池漁業資源豐富,有9科35種之多,其中鯉科魚類有25種,占73%,其它8種共占27%。除草鰱,白鰱等魚類是從長江水系引進外,其餘近30種魚類都是坐塘魚類。主要有鯽魚、鯉魚,鯿花,熬花、鴨羅、哲羅、黑魚、白魚、撅嘴島子、鮎魚、山鮎魚、狗魚、嗄呀子、紅尾、草根、柳根、川丁子、七星魚、青凌子、山胖頭、油鯉子、泥鰍魚等。還有草蝦,拉咕蝦,蝸牛、池蚌等。
旅遊開發
1964年前,到五大連池旅遊的人很少。1965年後,遊人逐漸增多。20世紀70年代,隨著五大連池火山風光和礦泉水療效知名度的提高,五大連池風景區先後建起一批療養院,全國各地的療養人員慕名而至。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黨和國家的關懷重視,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的旅遊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接待能力迅速提高,到這裡旅遊療養的人數逐年增多。20世紀90年代,五大連池風景區的吃、住、行、游、購、娛條件有了更大改善,國際旅遊、國內旅遊和區域性旅遊同步發展。
2000年五大連池共有各類療養院30家,有床位4000餘張,既接待療養人員又接待各類旅遊團組。設施完備、條件較好的賓館11家,五大連池各接待單位最多年接待111330人,港、澳、台同胞最多達百人,外賓最多達2148人。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黑大(黑河—大連)公路、鶴嫩(鶴崗至嫩江)公路縱貫全市,哈—黑、龍—沈、黑—齊鐵路穿境而過。景區內道路實現網路化、標準化,車輛出入方便自如。郵電通訊事業實現了現代化管理,加入了全球電信網路。商業網點逐年增多,購物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五大連池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積極開展飲水節等各種旅遊活動,提高了五大連池的知名度。除接待大批旅遊、療養人員外,還接待了各界知名人士,其中有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原國防部長張愛萍等一大批黨、政、軍領導人;接待了張抗抗、靳羽西、凌峰、于洋、葛存壯等文化藝術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