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飛鴻:羅家倫珍藏師友書簡集

丁文江致羅家倫 翁文灝致羅家倫 孫本文致羅家倫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裝: 2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0652389, 9787530652381
條形碼: 9787530652381
尺寸: 22.8 x 16.8 x 2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羅久芳,1934年生於南京,長於重慶。1948年出國,在印度和澳大利亞讀高中,1955年在悉尼大學文科畢業,同年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主修近代史。1956年獲碩士學位,1958年獲得博士候選人資格。曾任密西根大學中文系助教,華盛頓大學遠東學院助理。七十年代起開始整理父親羅家倫遺稿、文物,協助出版《羅家倫文存》。1977年任職於美國西雅圖中央社區學院,講授英語及中國歷史課程。近年出版《羅家倫與張維楨——我的父親母親》、整理校訂毛彥文自傳《往事》。其他研究文字和口述歷史散見於多種報刊、雜誌。

內容簡介

由於《五四飛鴻:羅家倫珍藏師友書簡集》篇幅所限,少數書信僅以釋文呈現於解讀之後,作為正文的補充,旨在於便利讀者進一步的研讀。編校過程中發現書信墨跡中的漏字、衍字和明顯錯誤,都用方括弧[ ]註明;釋文中凡需闡述之處,則用括弧()或底注。此外,父親師友們的大名對我自幼如雷灌耳,留下深刻印象的卻寥寥無幾,這些我稱為“太老師”、“太師母”、“伯伯”或“伯母”的長輩,在我寫的“解讀”中,則統一尊稱為“先生”。
九十年前發生的“五四”運動,無論在政治或文化領域中,早已成為一個廣義名詞,代表的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特定時代與思想主題。雖然持續出現過許多不同的解讀和評價,當年所討論的問題與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所面對的困境相較之下,並沒有多大差異。從《五四飛鴻》的內容里,可以看到兩代知識人的思想醒覺;對文化事業的責任感,以及在革新教育和學術研究方面的努力。另外所凸顯的,是人際間的友誼、坦誠、互助、謙和,師長對後進的提攜、關心、贊助,後輩的尊敬、感恩和圖報。這些高尚、可貴的情操與風範,在當今的中國,仍然應該是人們的榜樣和楷模。
2006年我的書《羅家倫與張維楨——我的父親母親》出版後,百花文藝出版社的責任編輯高艷華女士便向我建議,三年後應該再合作編一本五四時代人物的書信選集,作為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的獻禮。時光飛逝,當我猶豫不決起步緩慢時,她總是鍥而不捨,不斷為我提供新的創意,以期完成這件有時代意義的任務。我們之間電子郵件的往來,大批資料的複印和郵寄,以及頻頻不厭求評的切磋,持續了將近一年之久。在此向她特别致謝外,還要感謝好友梁文薔女士幫我拍攝字畫和書信、汪珏女士為我辨識草字、解讀典故與辭藻。在我寫作的整個過程里,我夫張桂生永遠是嚴格的評審兼熱心的支持者;在《五四飛鴻:羅家倫珍藏師友書簡集》編審的關鍵階段中,責編和總編所表現的認真與耐心,反映了我們共同的心愿——對歷史、對先輩、對讀者的責任感,都令我銘感於心。最後為了破解一些文字上的疑難,高女士先後請教了國內著名書法家田蘊章、陳驤龍、韓嘉祥、李雲光諸位先生。對他們的慨然幫助,在此也表示我由衷的謝意。《五四飛鴻——羅家倫珍藏師友書筒集》的完成,不僅是我對歷史的一點交代,也是我對父親逝世四十周年至誠的追念。

目錄

序言
前輩與師友
吳敬恆(稚暉)致羅家倫
張元濟與羅家倫往還函件
羅家倫與蔡元培往還函件
于右任致羅家倫
陳獨秀致羅家倫
朱希祖致羅家倫
馬衡致羅家倫
蔣夢麟致羅家倫
任鴻雋陳衡哲夫婦致羅家倫夫婦
金毓黻致羅家倫
王星拱致羅家倫
丁文江致羅家倫
黃子通致羅家倫
王雲五致羅家倫
周鯁生致羅家倫
翁文灝致羅家倫
侯德榜致羅家倫
竺可楨致羅家倫
陳寅恪致羅家倫等
羅家倫與胡適往還函件
饒毓泰(樹人)致羅家倫
王世傑致羅家倫
孫本文致羅家倫
趙元任致羅家倫
楊銓致羅家倫
同窗與知己
周炳琳致羅家倫
顧頡剛致羅家倫
許地山致羅家倫
毛子水致羅家倫
袁昌英致羅家倫
馮友蘭致羅家倫
蔣廷黻致羅家倫
林語堂致羅家倫
徐悲鴻致羅家倫
傅斯年與羅家倫往還函件
沈剛伯致羅家倫
李濟致羅家倫
陳源凌叔華夫婦致羅家倫等
何思源致傅斯年、羅家倫等
查良釗致羅家倫
陳寶鍔致羅家倫
宗自華致羅家倫
蘇雪林致羅家倫
方東美致羅家倫
張大千致羅家倫
臺靜農致羅家倫
梁實秋致羅家倫
謝稚柳致羅家倫
親情家書
羅家倫致張薇貞(維楨)
羅家倫致羅久芳、羅久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