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五代貫休十六羅漢圖
清初,《十六應真像》為浙江錢塘聖因寺所得。 清初,《十六應真像》為浙江錢塘聖因寺所得。 《清乾隆御題像贊》曰:“唐貫休畫《十六應真像》,自廣明至今垂千年...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
貫休
貫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谿市游埠鎮仰天田)人。七歲出家和安寺,日讀經書千字,過目不忘。唐天復間...
簡介 入蜀 詩詞 書畫 軼聞 -
五代貫休羅漢圖
《五代貫休羅漢圖》是200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新。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
《十六羅漢圖》
《十六羅漢圖》為日本裝裱工藝,單條長270厘米,寬86厘米,畫心長147厘米,寬65厘米。內容主要描繪的是佛家羅漢講經布道的場景,無款。山水師法南宋諸家...
基本信息 背景介紹 作品特點 作品賞析 畫家小傳 -
十六羅漢圖
《十六羅漢圖》尺寸,縱92.2厘米,橫45.2厘米,晚唐五代時期貫休所畫。現存的摹本雖然出於一個底本,但材料和技法五花八門,有絹本、紙本、又有石刻本,有...
日本 明代 貫休 -
十六羅漢
十六羅漢,主要依據唐玄奘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他們是:一賓度囉跋羅惰闍、二迦諾迦伐蹉、三迦諾迦跋厘墮闍、四蘇頻陀、五諾距羅、六跋陀羅、...
起源 畫像 雕刻 名稱 十六羅漢 -
佛畫
佛教畫的種類,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圖和像兩大類。所謂像,是指一幅畫中單獨畫一像,或一幅畫中雖畫有多像,其內容都只是側重在表現每一像的儀容形貌,別無其他的意...
佛畫起源 佛畫說明 佛畫內容 名家佛畫 -
十六尊者
十六尊者,又名十六羅漢,主要依據唐玄奘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據經典說,他們受了佛的囑咐,不入涅盤,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
十六尊者 五百羅漢像 -
五百羅漢
,在佛教經典中固然是常見的,但並不意味著是固定的數字。可是隨著十六羅漢的崇奉,五百羅漢像也便在五代時期見於繪畫和雕塑,不久便有許多寺廟建立了五百...的。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
簡介 傳說 來歷 《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名號 -
五百羅漢[佛教用語]
十六羅漢的貫休競美。另外,天台山石橋的五百羅漢也馳名於世。《嘉興續藏經...,五百羅漢像也便在五代時期見於繪畫和雕塑,不久便有許多寺廟建立了五百羅漢堂...:「永嘉長史全億,畫半千羅漢形像。」到五代時,五百羅漢的尊崇特別興盛。吳...
歷史傳說 文化藝術 五百羅漢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