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二連浩特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於1978年5月,1995年9月11日市委組織部按照程式和組織原則,將教育與科學技術合二為一,稱"教育與科學技術委員會"。為了充分落實科教興市戰略方針,體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2001年7月,科教實行分家,2003年3月更名為"二連浩特市科學技術局",同時對外掛"二連浩特市知識產權局"的牌子。二連浩特市科技局、科協合屬辦公,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定編12人,其中科技局5人,科協2人,內設辦公室、綜合科;下設情報所(2人)和地震台(3人)兩個二級單位。
二連浩特市科技局2001年1月,在科技工作中成績顯著,受到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的表彰;2002年4月和2003年7月分別獲得盟市科技局年度科技工作考核評比二等獎;2003年3月獲二連浩特市對外宣傳先進集體。
二連浩特市科技局充分發揮科技工作者特有的"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團結奮鬥,紮實工作,為全面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把二連浩特市建設成為更加開放、繁榮、富裕、文明的區域性現代化國際自由貿易城而努力奮鬥。
二連浩特市(簡稱二連)位於祖國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與蒙古國扎門烏德市隔界相望,兩市區間距離9公里。轄區面積4015.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1個蘇木:烏蘭街道、錫林街道、東城街道、格日勒敖都蘇木。流動人口及本地人口近10萬人。“二連浩特”是蒙語的漢譯音,“二連”原名“額仁”,沿用市郊“額仁達布散淖爾”(現譯二連鹽池)之名。“額仁”是牧人對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種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樓的意思。